我打算过一段时期就向上级请求调往抗日前线,真刀真枪地杀日本强盗,为惨死的同胞们报仇。
最后,祝你及家人安好!
梓琴写于一九三九年六月二十八日重庆
看完信,翠民流下了伤心的泪水。这泪水,为惨死的同胞们而流,为思念与牵挂远方的丈夫而流。
二
丈夫的来信,勾起翠民对梓琴人身安全的牵挂。一连几夜,她都作梦。有时梦见天上几十架飞机追着一群奔跑的人轰炸、扫射,这群人中就有梓琴在内。有时梦见梓琴浑身血肉模糊,被人用单架抬着进了医院……
翠民考虑再三,觉得唯一的办法就是要常给梓琴写信。在信中常提醒她提高战场防护与人身安全的意识。在通信全靠纸质信封的战争年代,分居异地的亲人只能通过写信而互叙近况、互诉衷肠。
翠民在信中这样写道:“梓琴:我当年在娘家只读了年半书,嫁到你们毛家后,搭帮你天天手把手教我读书识字,现在还真能有模有样的提笔写信,太感谢你了。俗话说得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你远在重庆,我不能跟着你,你平常千万要多留神天上,把眼睛放高些看,把耳朵放远些听。为妻要是能像孙悟空一样会变就好了,变成一只力大无穷的大鹏鸟,飞上天去,把日本鬼子的飞机撞个稀巴烂……”
丈夫也偶尔回信。有一次在信中这样说:“翠民:为了请求调到抗日前线,我专门向上级打了报告,但领导一直不批,说我的毛笔字、钢版字都写得好,搞宣传少不得我。说要我培养出一个有我这样写字水平的人后,才考虑放我到前线去打鬼子。
另外,听说吾妹英早嫁到了长沙,不知男家情况如何?我们姊妹如今是爹死娘不在,幸亏二妈贤惠、能干,有她作主,我就放心了。生逢战乱年代,诸多不便,不能为亲妹送行,深为憾事。战争结束后,定当专赴省城看望……”
除了要操心远在重庆的丈夫,还要操心身处湘阴乡下的鹏飞、奶奶和自己。看似平静的毛家塅,其实每个人的心弦都没有完全松弛过,一旦看见天上有飞机过身,一旦听见远处传来飞机声,不管是什么飞机,全村男女老幼都会迅速集中到事先挖好的防空洞中“躲飞机”。要等到飞机完全走远了,天上看不见影子了,洞里的人才能出来。
平时,淘气的鹏飞喜欢跟其他小孩打架,有时,他被别人打了,翠英总是“趁热打铁,”训斥、开导儿子:“要想不被别人打,自己就不要去打别人。”有时,他打伤了别人,翠民也是“趁热打铁”,带着儿子上别人门赔礼道歉。
夏季,翠民最怕的是鹏飞背地里下到池塘打“枹秋”(游泳)。毛家男丁艰贵,若是鹏飞遭到什么不测那怎么得了?白天,翠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不动声色;到徬晚给鹏飞洗澡时,便狠狠的用手揪大腿和屁股上的肉皮,虽然不会伤筋骨,但皮肉之痛难当,痛得鹏飞哇哇大叫。听到曾孙子的哭声,奶奶心痛了,于是出来阻扰和干涉,对此,翠民总会顺势转弯,对奶奶说:“今天是看在奶奶的面子上,就算了,下次你还背了大人去洗‘枹秋’,我就冒得饭你吃,饿得你告饶。”
翠民深知,作孙媳妇的决不能与奶奶争吵。奶奶是心痛孙子,同时,奶奶一生,心头拥有不能生育的遗憾与痛楚,丈夫逝世后,她守寡守节,坚守毛家,视鹏飞如掌上明珠。像这样的祖辈是应当尊敬的。
翠民是个贤惠好客之人,全村的大娘大婶大姐大嫂大姑娘们,甚至小姑娘小男孩都喜欢来翠民家里串门坐人家。年长的不论自己姓什么,都喜欢以长辈身份叫她翠民,直呼其名。年少者如果不姓毛的,都喜欢称呼她为翠大嫂或翠姐;而毛姓者却因毛梓琴在毛氏家族中辈份最小,所以按长幼排序,毛姓中的小姑娘,翠民还应当喊姑,毛姓中的小男孩,翠民应当喊叔。所以这些小姑娘、小男孩干脆不喊翠民,而往往是翠民先喊某某姑、某某叔,然后她(他)们大大方方的答应一声:“嗯”。
客人们来了,总会受到翠民的热情接待,煎豆子芝麻茶、开纸烟,有时还会遇饭吃饭,翠民总是那么慷慨。如果有谁因经济困难而求助,她总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一把。
翠民已完全融入到毛家塅这个群体之中,成为受人欢迎、讨人喜欢的毛家塅人。与村里乡亲加强交往,还能冲淡自己对梓琴的思念之情。
几个月后,梓琴来信了,说是军情紧急,来不及多写,只写了短短几行字。梓琴从信中得知:梓琴的报告终于获得了上级批准,他已于写这封信的当天调往抗日前线陆军某部。
三
光阴荏苒,岁月匆匆,时间已进入一九四一年的阳历十二月初。眼看没多少日子又要过年了。
难得有冬季的小阳春气候,午后的太阳暖洋洋地照着,没有一点风。江南山乡的冬季,放眼望去,仍然给人青山绿水的感觉。
奶奶与翠民都坐在自家屋檐下晒太阳。翠民一边纳着鞋底一边说:“梓琴是一九三九年阳历六月出门的,如今已有两年零六个月了。”奶奶屈指数道:“我记得梓琴是民国二十八年老历五月底去的,嗯,已有两年半了,也该告假回来看看。”翠民把纳鞋底的手停下,茫然地望着前方,眼中含着忧愁:“自从他调到前线陆军部队后,就经常走动,居无定所。他没时间写信回,我要写
喜欢城南碧翠--吴翠民和她的儿孙们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