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湾海战结束后的第二天,日军在几个方向的进攻都停了下来,激烈战斗的营口前线和大虎山前线突然停火,苦战多日的绿脚兵终于缓了一口气。
海军打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败仗,日本上下都是震惊不已,不得不停下来重新审视肖林这个对手,没了包抄敌后的登陆战,硬着头皮往绿脚兵坚固的工事上撞,会变成一场残酷的消耗战,还没有做好全面战争的日本无法承受。
日军转攻为守,绿脚兵暂时也攻不出去,面对6、7个师团的强大敌人,继续坚守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不过国人对这个结果已经非常满意。辽东湾海战之后,社会各界纷纷对东北军和绿脚兵极力赞扬,肖林也走上舆论前台,威望急剧上升,已成为东北军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二号人物,风头甚至隐隐盖过了张学良。
不过中日双方虽然停火,却没有签署和平协议,战场上并未分出胜负,大家都在积蓄力量。
胜利的欢呼渐渐散去,东北抗战前线暂时恢复了平静。
在战役层面上,东北军和绿脚兵是“九一八事变”的胜利者,陆地海上连番取胜,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在战略层面上,日本却是这场战争的胜利者,虽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却占领了富饶的东北平原,吉林辽宁两省大半国土沦丧,中*队暂时无力收复。
但是日军也受到重创,第2师团大半被歼,第6师团几乎全部葬身鱼腹,尤其是辽东湾一场海战,半个第三舰队被送入海底,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
经过战争的实践考验,巨舰大炮被更加灵活机动的航空兵击败,传统的海战思想受到革命性的颠覆。航空兵制胜论占据了上风。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未来的海上霸主属于航空母舰。列强随即发现,轻视航空兵的《华盛顿海军条约》和《伦敦海军条约》已经过时,海军假日时期结束了。
避开条约的限制规定,美日英法的海军部门几乎在同一时间开始建造各种大型货轮。但是明眼人看一眼图纸就会知道。这些造型古怪的滚装货轮在战时稍加改造,就是一艘标准的航空母舰。
世界海军的发展历史因辽东湾海战而改变,这是肖林没有料到的。
但是有些历史事件却具有顽强的惯性。日军在1932年1月28日还是如期挑起了淞沪抗战。
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日本在东北碰了个头破血流,本该休养生息隐忍寻找机会。日本军方少壮派却信奉“巧克力的滋味,只有尝一尝才知道”的真理,在上海又一次大打出手,逼得南京政府一度迁都洛阳,最后在美英列强的调停下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
历数日本发起的侵略战争,背后总能找到权力斗争的影子,这其中既有军方和民选政府的斗争。也有陆军和海军之间的斗争,还有陆军内部统治派和皇道派的斗争。
在1889年颁布的日本宪法中第11、12条明确规定,天皇统帅日本国陆海军,并决定陆海军的编制和常备兵额。
这种制度确立了日本军方拥有独立的统帅权,使得日军参谋总局成为和内阁平行的天皇直属机构,负责军中的所有事物。同时由民选政府控制军费预算。以制衡军方。
但是军方还有要挟政府的法宝——现役武官制,既陆相和海相必须由现役军人担任,一旦政府和军方发生重大矛盾,海相陆相集体辞职,内阁就只好倒台。
自明治维新到二十世纪20年代初期。日本军方高层都被藩阀把持,内部实行严格的按资排辈,以至于一些平庸之辈进入上层,随着陆军大学毕业的少壮派军官渐渐成熟,中级参谋军官成为主要的决策力量,日军课一级单位共同商定的事情,上面是不能轻易反对的,这也是“下克上”最初的由来。
最极端的例子就是“九一八事变”,宇恒一成等高级军官都是幕后导演,前台主角却是板垣征四郎、石原莞尔、土肥原贤二等佐级军官,一小撮人将整个国家拖入战争深渊,这种事情在日军二战历史上屡见不鲜。
(在真实的历史上,有一件小事可以证明“九一八事变”并非准备周全之举。打仗就得有钱,为了筹集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军费,板垣征四郎等人向实业家藤田勇借款10万日元充当经费,并允诺事成之后十倍偿还,后来藤田勇来要钱,板垣找到本庄繁申请100万日元,本庄繁勃然大怒:“事变是中*队破坏铁路引起的,为什么还要向那些追逐利润之徒借债呢?”。板垣只好请出已经下台的河本大作,向本庄繁吐露了真相,最后由陆相荒木贞夫出面,动用陆军机密费还上了这笔亏空。
日军上下明知板垣征四郎等人在违反军令,却在狭隘的爱国主义的影响下,对他们报以同情和支持的态度,将天皇和政府蒙在鼓里,板垣后来作为有功之臣受到重用,在军中担任要职,最后作为战犯被远东军事法庭绞死。)
不能忽略的是,裕仁天皇知道真相后,对事变采取了纵容和支持的态度,并利用此事在军中玩弄权术,趁机打压藩阀势力,扶植陆大少壮派上台。
与尚武的天皇不同,民选政府还保持着最后一丝理智,因为挑起淞沪抗战,直接侵犯了美英在中国的利益根本,以至于日本在国际上陷入被动。新任首相犬养毅出于日本的国家利益,要求日军退出东北,以东北形式上的主权换取实际利益,以及外交上的主动。
犬养毅
喜欢欢乐土匪闹民国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