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骁跟着李俨一行出发了,他们走的是官道,晚上就在驿站或城池休息。
林翮一路上似乎没什么事做,整天就是盯着林骁读书。李俨有时也会把林骁叫况,给他讲解一些疑难之处,偶尔还会叫他写篇文章,亲自给他批改。
林骁:……这种假期补课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
秦国读书人想要做官,除了少数公侯之家的子弟可以通过恩荫这一渠道外,其余的都要参加科举。先要通过县试成为童生,再通过郡试成为秀才,之后再通过州试,即成举人,最后参加殿试,若得中就是进士了。
中举之后就有资格做官,不过要想真正青云直上,非得考中进士不可。目前秦国朝堂上的高官,尤其是文官,几乎都是进士出身。
显然,李俨和林家人都是希望林骁能够走科举这条路的,并且坚信他考中进士只是个时间问题。不过,对现在的林骁来说,进士什么的还远得很,他先得成为童生才行。
县试一共有三门:一是“明经”,这个平行世界有四本古代经书被誉为经典,称为“四经”,每个读书人都要熟记,“明经”其实就是考默写,因此相对简单;二是“明义”,就是从“四经”里抽一句话出来,让考生以此为题写篇文章,阐释经义,有点类似八股,不过没有严格规定格式;三是“律诗”,就是出个题目,让考生写一首律诗,不能走题,格律也不能错。
试卷呈交后,立刻糊名,再将同一人的三份试卷标以同样的号码,然后三门分开阅卷,一共分为甲乙丙丁四等,每一等里又有上中下三个等级,最后根据号码合在一起,综合考量。大部分较好的试卷都是“甲下”或“乙上”,“甲中”就是极好的了,而“甲上”卷是要主考官署名并公开张贴的,因此若不是毫无争议的大才之作,是很难被评为“甲上”的。不过,若三门中有一门是丙等或丁等,那么其他两门即使都是“甲上”,也不能入选了,当然这种情况极少,若真的出现,需要主考官再次阅卷,以确保没有出现疏失。
这不是过关考试,而是选拔考试,各县每年也就那么多名额,若是遇到一堆矮子,高一点,那就能被当成将军拔|出来,要是遇到一堆才子,稍逊一点,那就没了机会,因此也是要看运气的。
林骁天资聪颖,又有成年人的理解能力,且从启蒙开始,就有名师指导,因此进益很快,远超一般读书人。哪怕现在就叫他去考童生试,大约也能考上,当然,毕竟功夫还没下够,成绩不一定很好就是了。
“四经”字数不算很多,但每本都有大量的注书,光是被视为经典的注书加起来恐怕就有十几种,要想获得好成绩,就得连着这些注书一起读。当然,若有名师,在讲经时,自然就会将历代经典注书里的精华融入到讲解中。若没有名师,那么就只能自己研读那些注书,靠悟性来钻研了。
林骁记性过人,“明经”自然不在话下,这一门只要不出错,字写得不差,取个“乙上”是不难的。在“明义”一门上,林骁一向被先生赞许,他五六岁就开始作文,当时他的文章有许多毛病,但格局已经具备。几年书读下来,他的文章结构越来越谨严整饬,遣词造句也越来越考究,每一篇都会被先生当范文拿给三个同窗看。
“律诗”却是林骁的短板,上辈子的记忆成就了他,在某些方面也妨碍了他。要作出好诗,需要一点天真,孩童在这点上可谓得天独厚,从天真未凿时开始学诗跟心理年龄一大把才开始学,效果完全不同。
因此林骁的诗总少那么一点“性灵”,也实在是没办法。好在律诗是最不需要才气的一种诗体,努力弥补一下,也还有救。
郡试、州试也是这三门,只是对手更强,要求更高。殿试则陡然难了一个级别。殿试没有“明经”,但多了一门必考科目“策论”,还有可以选考的“明法”和“明算”。
“策论”是要就一条政策写篇文章,发表议论,既要有见解,又不能把话说得太过,对文采也有要求,因此很难。
“明法”和“明算”,顾名思义,就是要考律法、算术。按照规定,若要进刑部和大理寺,要通过“明法”科;若要进工部,则要通过“明算”科。不过这条规定差不多是作废的,譬如皇帝或宰相想调动一个官员进刑部或大理寺,有没有考过“明法”科根本不是问题,如果这个官员想要万无一失,那么补考一次就可以了,据说也不难。
林骁对“明法”和“明算”充满了兴趣,对此先生很不解,不过只要不耽误正常学习,先生也不会干涉。
***
李俨对经书颇有心得,而且比起陆绎和蒋弼,李俨或许钻研没那么深,讲解起来却更能循循善诱。不过,虽然李俨很和气,但总是被他用充满期待的眼光看着,林骁压力有点大。
这日,林骁作文发挥不错,李俨阅后很高兴:“如此,再过两三年,一个童生是手到擒来的了,便是秀才也不难。”他沉吟一下,又道,“不过,太过早成,恐不成重器,即使火候到了,也可再等几年。”
林骁笑道:“所以我才要跟王爷到凉州啊,以后王爷再带我多跑几个地方,几年不就过去了吗?”
李俨摸摸他的脑袋,笑道:“淘气。”又玩笑道,“你这些天可学到什么经世致用的学问了吗?”
林骁:……这一路基本就是在官道上颠
喜欢走马灯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