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我们终于在子思老师的口中找到了一个用人的基本道理“取其所长,弃其所短”。读者一看是不是觉得,尼玛又在坑人了,就这道理,纯属废话,哥们10岁玩cs的时候就懂这个道理了:什么时候用ak47、什么时候用手榴弹、甚至有时候还可以用小刀、总之特定环境选特定的武器,不管什么装备,能爆头的就是好武器;有必要看什么几千页的《资治通鉴》吗?就这个,地球人都知道的。
实际上人的选择要比武器的选择要复杂很多,具体怎么情况下选什么类型的人是很有学问的。子思作为一个儒家的大思想家在讲的这个道理其实是很深刻的。
第一,儒家是把一个人的仁和德放到高于一切的地位,同时儒家也认识到如果去要求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做到道德完美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古代还有一句格言叫做“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它的意思是如果水彻底清澈没有任何杂质,则鱼儿无法生存;人如果过于精明,过于明察则没有朋友和伙伴。人过于精明往往就眼里容不得沙子,对别人要求过分严格,反而会没有同伴,发挥不了个人的价值。这在句话出自《汉书?东方朔传》,东方朔在向汉武帝提自己的治国理念的时候,用这个比喻来告诫汉武帝要“举大德,赦小过。”不要过分苛刻的要求一个人的道德完美,对待别人的小小过错要有容忍的雅量,要勇于给别人机会,要勇于启用各种人才。
比方说我们看《明朝这点事》里讲到的清官海瑞,海瑞的确可以称得上是道德上的完人了,可是他由于过分苛刻每个细节反而得不到整体政治上的支持,结果是他的完美道德只能影响一个比较小环境,只能作为一个清官偶像来供养,无法起到更广阔的作用。
回到苟变的例子,我们如何看待苟变拿两个鸡子是大过还是小过呢,我们要把他的情况放到当时的环境中去。由于当时的环境已经不存在了,我们就模拟一下不同的可能性。虽然我们提倡不拿百姓一针一线,但是如果苟变因为工作认真,错过了吃饭的时间,一个家境不算太差的百姓如果这时候为了讨好苟变,送了他两个鸡子,那么这种情况下苟变只能算是犯了个小过。
另外一种情况,如果苟变在处理税务的过程中,借着自己手上小小的权力,挨家挨户的搜刮,连贫苦百姓家最后的两个鸡子儿都不放过的话,那么他就是个十恶不赦的贪官恶吏,不要说不给他升职加薪,甚至给他下狱杀头都不为过了。我相信当时的历史环境应该是第一种的可能性更大,不然我们的子思夫子也不会大力的推举苟变了。
我们今天的社会也一样,我们很难彻底要求每一个人都是完美无瑕的,关键时候我们要看如何“举大德,赦小过”了。
除了“举大德,赦小过”,子思还提到了另一个比较深刻的用人策略:“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这个论断也非常有意思。我们这个民族自古以来只要一进入社会动荡和混乱的时候,几乎所有的领导者都看不上儒家和儒生,他们往往会更加看重权谋家、兵家、甚至法家;只有到了统一王朝的稳定期,统治者为了让所有的民众都忠于现存的统治,所以往往会大力提倡儒家的“忠孝仁义”。子思虽然没有看到后世儒学的成功,但是他至少是看到在当时虽然各国国君在表面上都很尊重他,可是真正他的政治观点被采纳的也没有多少,这个他自己心里也有数。他知道在乱世,儒家那一套理论不受待见,所以他会和卫侯说在战国纷争的乱世,需要选拔爪牙锋利、够凶猛、能打仗的人。
如何在当今社会来看待这个问题呢?如果我们把今天的商场理解为战场的话,那么我们可以根据每个行业划分为无数的小战场。对于那些创业的,或者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和市场来说,我们需要那些有特殊才能的,专业技能强的人:他们有良好的嗅觉和敏锐度,他们不拘泥于现状,他们适合推陈出新,虽然他们在个人问题上有些小瑕疵,但是他们适合冲锋陷阵,可以闯出一个新的天空。
而对于那些已经占领的市场的成功企业来说,就需要更多的选拔那些道德比较高尚,对企业、对国家、对社会比较忠诚的人,并且建立良好的监督和教育体系。因为对于成功企业来说更重要的是展现企业良好的社会和人文的形象,这样才能保证成功企业不因为垄断市场而给社会带来反感,这样才能使企业的成功可以更加的长久。
在一个企业的内部,我们需要在新产品设计、研发部门选用更多的爪牙之士;在企业内部管理的行政、人事、财务部门多选用道德高尚,严格自律的人。
以上这是企业对于人才选拔的一些策略,那么对于我们每个职场的普通员工来说,我们就需要以苟变这个例子为戒,我们千万不能把自己的领导假设成子思这样的圣人,我们必须把我们的领导当成卫侯这样的糊涂人。领导是不一定有能力来区别我们的错误是大过还是小过的,所以第一我们不能犯大过,因为大过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不能被原谅的。第二小过尽量也不要犯,假设我们是苟变,即使是两个鸡子我们也不能收,而且要巧妙地让领导知道我们连两个鸡子都不收;如果是收了绝对不能让领导知道;如果领导
喜欢<资治通鉴>那些道儿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