洎朝鲜东学党变起(疑有脱漏),隶学者,起于崔福成,刺取儒家佛老论说,转相衍授。当同治四年,朝鲜禁天主教,捕治教徒,并捕东学党乔某戮之,其党卒不衰。至光绪十九年,党人诣王宫讼乔冤,乞昭雪,不许。请急益,乃捕治其魁数人,愤益思逞。民久怨政府,思暴发,党人乘机煽之。光绪二十年春,乃倡乱于全罗道之古阜县。朝主以洪启勋为招讨使,假中国平远兵舰、苍龙运船,自乃川渡兵至长山浦,击乱党于全州。初战甚利,乱党逃入白山,朝兵蹑之,中伏大败,几覆师。乱党由全罗犯忠清,两道兵皆溃,城陷。扬言直捣王京,朝鲜大震,来乞援师。鸿章派直隶提督叶志超、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率芦榆防兵东援,屯牙山县。按光绪十一年条约,电谕驻日公使汪凤藻,告日本外部,以朝鲜请兵,中国顾念藩服,遣兵代平其乱。日本外务卿陆奥宗光复凤藻书,谓贵国虽指朝鲜为藩服,而朝鲜从未自承为属于贵国。凤藻以闻。日本既闻中国出师援朝,亦以兵北渡。其驻朝公使大鸟圭介适归国,因命其以兵八百先入王京,大队继至,前后八千余人。命其驻京公使小村寿太郎,以出师平朝鲜乱,照约告于中国。总署复书,谓我朝抚绥藩服,因其请兵,故命将平其内乱,贵国不必特派重兵。且朝鲜并未向贵国请兵,贵国之兵,亦不必入其内地。日使复书,谓接本国复电,本国尚未认朝鲜为中国藩属。今照日朝两国济物浦条约及中日两国天津条约,派兵至朝鲜,兵入朝鲜内地,亦无定限。朝鲜乱党,闻中国兵至,弃全州遁。朝兵收会城,乱平。而日兵至大已,中国约日本退兵。日人要改朝鲜内政,约两国各简大臣至朝,代其更革。驻日使臣汪凤藻复书,谓整顿内治,任朝鲜自为之,我中国不愿干预。贵国既认朝鲜为自主之国,尤不应预其内政。至彼此撤兵,请稽和约专条行之。中国屡以朝鲜自主之文彰诸公牍,而又屡称朝鲜为藩服,背驰已极。而总署以及外交官,不悟其大谬,至启大争,以迄丧败,国中尚鲜明此义者。日本坚不肯撤兵,复书谓:“中日两国,同心预其内治,则朝鲜足以安全,万不料中国概置不讲,而但要我国之退兵。英政府善意调停,而中国谬执殊甚。若因此而启兵端,实惟贵国执其咎。”盖其意已决用兵矣。日本以朝鲜请兵中国,皆闵族所为,恶其执政闵泳骏,遂恶王妃。以执政亲中国,疑朝鲜拒日,皆中国驻朝总办袁世凯所为,殊怨袁公。欲藉兵力改革其内政,去泳骏等,收其国权,以遏中国,故坚不肯撤兵。日兵皆据王京要隘,而中国屯牙山兵甚单。袁公屡约志超,电请北洋发战舰至仁川,并增陆军驻马坡以备日本。鸿章始终欲据条约,要日本退兵,恐增兵益为日本借口,终不许。并戒志超勿以兵近王京,妨启衅。各国使臣居间调停,皆无成议。日使大鸟圭介逼朝鲜完全自主,谢绝中国,朝鲜不敢从。鸿章屡议与日和,而日本索赔款三百万,朝士大哗。以日本蕞尔,敢抗大邦,宜大张挞伐。枢臣翁同握大政,修撰张謇,其门生最亲者也,力主战,并力言北洋军之可恃,乃决备战。而鸿章意谓不欲失和,朝鲜益诋鸿章,谓鸿章贰心于日本,其子经方久旅日本,曾纳日妇。时论谓经方为日本驸马,鸿章与日本姻娅,乃始终言和。及丧败赔款,犹谓鸿章有意卖国也。当海军衙门建立时,醇亲王奕误为总理。孝钦后大建颐和园,拨海军经费三千余万,供建筑费。奕讠鱿蚪顺后,故后尤信任之。海军费绌,设备多不完,惟鸿章知之深。朝野皆不习外事,谓日本国小不足平,故全国主战。独鸿章深知其强盛,逆料中国海陆军皆不可恃,故宁忍诟言和。朝臣争劾鸿章误国,枢臣日责鸿章,乃不得已而备战。时日军已久踞朝鲜矣。日兵既据朝鲜王京,遍布水雷汉江口,以兵塞王京诸门,凡华人出入必搜索,华侨乃争内渡。袁公赴仁川还国,驻朝华员均逃归。六月二十一日,大鸟圭介率兵入王宫,杀卫兵,掳朝鲜王李熙,以大院君主国事。大院君于光绪十一年释归,方闲居也。矫王令流闵泳骏等于恶岛,凡朝臣不亲日本者皆逐之。事无巨细,皆决于日人。
袁公归,力言于鸿章以不能不用兵之故,乃以大同镇总兵卫汝贵,率盛军十三营发于天津,盛京副都统丰伸阿,统盛京军发于奉天,提督马玉昆统毅军发于旅顺,高州镇总兵左宝贵,统奉军发于奉天。四大军奉朝命出师,虑海道梗,乃议尽由陆路自辽东行,渡鸭绿江入朝鲜,盖迂远甚矣。牙山兵孤悬,援师久不至。鸿章租英商
喜欢中日兵事始末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