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之用”的“用”一般有两种解释,一是作用,一是应用施行。前种解释是主流的解释,李零先生杨伯峻先生(后期)都采用了这种解释。后种解释,非主流,但我认为是原意。
前种解释,就不是在讲“礼”与“和”之间关系的问题了。而是说“和”是“礼”的作用之一,本篇仅仅是在讲“礼”的作用,“礼”的作用最宝贵的就是“和”。这样的话,“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这句话就很难解释的通,无论那种解释都嫌牵强。而且从先秦各家书籍上看,“礼”与“和”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内容,有不以“和”节之的“礼”,比如法家的“礼”。“礼”并不是儒家的专利,有夏礼殷礼周礼秦礼等等,但是否都遵从儒家的“和”道,就不好说了。
这篇是在讲“礼”与“和”之间的关系。“和”是施行“礼”的重要原则,“礼”与“和”是相辅相成的,单一的强调“礼”或“和”都是不行的,所以有子说:“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礼”是什么?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要把“礼”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个人水平有限,难以胜任,即使胜任,也够写本很厚的书了。简言之,“礼”就是人在社会中所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包括衣食住行言行举止等等各个方面,内涵外延非常广泛。今天我们很容易把当时的“礼”狭义化,这是需要留意的。不同身份地位的人有不同的行为规范——“礼”需要遵守,《左传》中说:“名位不同,礼亦异数。”所以“礼”是体现人的身份地位的,有“礼辨异”的说法。
比如从饮食上看:天子食太牢,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是豚,士食鱼灸,庶人食菜。《左传》中曹刿说“肉食者鄙”,也可以看出不同身份地位的人有不同的饮食。这些都是我们今天难以理解的事情,在礼制严格的时代,能不能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住好的并不是看你有没有钱,而是看你有没有相应的社会地位。
所以“礼”就是让人们不平等有等差。这样的“礼”定然让底层的人产生反感和反抗,甚至可能上层的人也会反感。为了化解“礼”的这种负面效果,就产生了“和”。我国是一党执政的政体,为了弥补一党执政的缺陷,又制订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同“礼”与“和”的关系是雷同的。
那么,“和”又是什么?同样重要的问题。今天我们大谈特谈和谐,但又有几人真正理解什么是“和”?现在我们都把自己的时间送给了电脑手机游戏,很少有人去看书去关注自己的文化了。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对“和”有一段精辟的论述,摘录如下:
…“以他平他谓之和”;如以咸味加酸味,即另得一味。酸为咸之“他”,咸为酸之“他”;“以他平他”即能另得一味;此所谓“和实生物”也。若以咸味加咸味,则所得仍是咸味。咸与咸为“同”,是则“以同继同”,“同则不继”也。推之若只是一种声音,则无论如何重复之,亦不能成音乐。如只是一种颜色,则无论如何重复之,亦不能成文彩。必以其他济之,方能有所成。…
所以,很多人将“和”解为调和,是颇有道理的。“和”就是要告诉人们,这个社会天生存在不平等,无论尊卑贵贱还是长幼都是需要的,都是有其作用的,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绝对的平等是不可能的,就是羊群还有领头羊呢!只要是社会,就会有不平等,平等不过是相对的。按照“和”的原则,人们就不会反对“礼”的不平等,这样幼能事长卑能事尊贱能事贵。所以“和”的目的就是要人们“止争”,按照“礼”的要求,安于自己的身份地位,发挥自己应该发挥的作用,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这就是和谐社会。这样的社会中,理想状态下,虽然有“礼”上的不平等,但每个人都能快快乐乐地生活,所以有了“礼乐”的说法。其实“礼乐”就是“礼和”,只有“和”了人们才能“乐(快乐)”,从另一个角度说,音乐必须和才是音乐,所以从中国哲学的角度看,“和”与“乐”是没有多大分别的,这就是为什么皇侃将“和”解为音乐,但后人多不能理解。
反对儒家的庄子说:“上如标枝,民如野鹿。”反对儒家的“礼”,也就不需要儒家的“和”了,人们就变成一个个绝对自由的个体,社会也就不需要了,所以庄子要求“民如野鹿”。
明白了“礼”与“和”的内涵,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很容易理解了。有子这句话就是在说“和”是“礼”的原则,“和”又要用“礼”的方式来体现,所以“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先王”就是指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先秦百家大部分都是厚古薄今的,当然法家除外,法家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与时俱进”。孔子谈文王武王,墨子为了压过他就谈夏禹,孟子为了压过墨子就谈尧舜,到了道家这边就直接进入“动物世界”了,大家都在比谁更古,好像越古就越先进一样。当然,今天的人也一样,要么厚古薄今,要么厚西薄中。
“道”前面曾经解释过,就是今天所说的主义。“先王之道”就是指“礼”“和”,或者说是西周的礼乐文化。因为有了
喜欢论语深挖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