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间宽裕、且悠闲的行程,在顾天成加封二品漕运监察之后,变得繁琐紧迫起来。
顾天成这个职位虽然是虚职,但因为涉及漕运,大河上下的相关衙门都会得到通告。
如今他身在通州,面临的就是各种官员和世家的恭贺和拜望。
很多人想的深远,朝廷给顾天成册封了如此高品级的职位,是否接下来就会把漕军彻底裁掉?
到时候,偌大的漕运事务,是否将全部交给顾天成掌管的漕运行?
这种事非常可能,从顾天成参与漕运这五年来,诚运已经把沿河的各个码头收编的差不多了。
虽然不是每个码头都安排了诚运自己的人,但各码头大哥归附的意愿非常明显,恨不得事事都听诚运招呼。
可以想象,如果再把漕运交给顾天成,顾天成和他的诚运南北在河道上将会是怎样一个庞然大物。
而且,这个庞然大物还是皇帝有意扶持起来的。
这种情况下,大家伙上赶着巴结顾大人就对了。
话说,除了盐运使,大河上下还能找出一个比顾天成品级更高的官员吗?
果断没有了啊!
顾天成和袁冬初那是费了好大的劲,才在不失礼又不张扬的情况下,把各种人等的拜访应付过去。
三天后的黎明,顾天成带着一家人,和方大太太婆媳、连带着卓家孙子孙女,静悄悄的上了诚运的一条客船,往下游轻舟而去。
一路不急不缓的行船,于两日后的申时末,客船停靠在庆州码头。
好巧不巧的,顾天成一行人的船刚靠岸。另有一艘客船从下游方向靠过来,泊位正在诚运客船的旁边。
要知道,诚运的船,而且还是顾天成夫妇乘坐,码头无论如何也要在现有泊位中,选一个最好的位置。
而下游来的这条船,能停靠在诚运客船的旁边,应该也是相当有面子的。
出于好奇,顾天成往后方瞟了一眼,顿时就笑了。
只见秦向儒正站在船头,眼巴巴的看着他呢。一遇到顾天成的视线,立即拱手,欣喜道:“天成!”
顾天成拱手还礼,朗声笑道:“这就叫无巧不成书吧?”
两条船还有点距离,秦向儒虽然已经当了五年侯爷,但依然不习惯太高声说话,只得再次拱手,以作回应。
接着便挺急切的等着船靠岸。
在顾天成的身后,袁冬初和方大太太也看到了后面靠过来船上的周彩兰。
周彩兰手牵着四岁的长子,身后是抱着两岁次子的乳母。
谷乏
意外的是,周彩兰身边还站着一个身穿淡紫色衣裙的年轻妇人。
年轻妇人手中牵着一个三岁左右的男孩,身边依偎着一个大约六岁的女孩子。
袁冬初疑惑的看向方大太太。
方大太太一脸了然,笑着解释道:“你可能不太熟悉,那是通州张家的女儿。便是嫁给康豪的张氏,你之前还参加过他们的婚礼。”
同在通州的张家和卓家很熟,相应的,方大太太对张家女儿也很熟悉。
“哦,”袁冬初连忙点头,“我就说瞧着眼熟嘛。”
她的视线转向张氏身边的女童,那应该就是康豪的长女阿慧。
阿慧穿一身浅粉色镶红边的衣裙,镶彩的银质项圈和袄子的颜色非常搭。
小姑娘梳着双丫髻,两边发髻上各欠着一只金镶玉的蝴蝶簪花。
脚上是一双绣纹精美的红色绣花鞋。
此时,阿慧正靠在张氏身边,面色红润,一双眼睛闪闪发亮,一点儿不怕生的看向他们这边,眼中都是好奇。
一番打量下来,袁冬初对张氏就有了百分百的好感。
阿慧能有现在的状况,显然张氏是把她当自己孩子养的。所以才有了她的大胆、健康和不加掩饰的好奇。
顾天成夫妇和方大太太从船上下来,还特意等了一会儿,和秦向儒一行人会合。
两方的人各自见礼,尤其是各家的小孩子,互相也是一番哥哥姐姐的介绍行礼。
之后,几个小孩子都随在自家大人身边,却相互看着,眼睛里都是小伙伴之间的好奇。
张氏看起来是个开朗性格,和方大太太、袁冬初见礼之后,笑着说道:“听说静兰的次子要办周岁宴时,我真担心不能过来。得知侯夫人要来参加,我便凑着热闹跟上来了。”
阿慧听她们说话,悄悄拽了拽张氏的衣袖,张氏低头问道:“阿慧想说什么?”
阿慧扬起小脸儿,脆生生提醒道:“原本干娘就有打算,要问我们要不要一同来的。”
小孩子的解释,大概是说她们不是硬凑热闹,让众人不由得莞尔。
周彩兰笑着应道:“是啊,这一趟出远门,怎么也得让我们阿慧和阿慧的娘亲、弟弟一起来的,否则我们也不够热闹呢。”
阿慧重重的点头,很有被重视的感觉。
张氏笑着摸了摸她的头,略带抱歉的对方大太太和袁冬初解释道:“这孩子心里不藏话,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方大太太也是摸了摸阿慧的发髻,笑道:“这样才好,我们阿慧又大方又知礼呢。”
喜欢穿成福运小娘子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