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失调
我们先把目光投向非洲。在非洲的原苏丹,现在属于南苏丹共和国的地方,有两个部落:丁卡和努埃尔。这两个部落有个相同的习俗,就是会拔掉孩子的几颗前排恒齿。这是项非常残忍的手术,因为当地的医疗条件有限,他们是用鱼钩来完成拔牙的。人类学家对此很好奇,为什么会有这么诡异的行为,于是进行了长时间的田野调查。
结果发现,这种传统来自当地早年曾经流行过破伤风。在疫情中,村民拔掉孩子的前排牙齿,这样一来即便儿童不幸被感染,大人仍然可以喂食。但是对孩子来说,这无疑是痛苦的,并且实际上只有很少数的人会真的感染破伤风。村民为了让自己的行为有理有据,并且说服自己的孩子,于是找到了一番说辞。那就是,转变整个部落的审美观念。他们会说:“没有牙齿很美啊,那些拥有全部牙齿的人很丑,他们看起来就像会吃人的食人族一样,一整排牙齿看起来好像驴子。”除了“外貌协会”的这套,村民还有招,比如从声音入手,告诉小孩子:“我们喜欢说话时发出嘶嘶声。”——小孩没牙说话漏风嘛。
但最绝的一招,还是跟害怕拔牙的孩子说:“这项仪式可是成熟的标志哦。”也就是说,它变成了一项“成人礼”,变成了一项“传统”。你看,刚才我们一步步经历了怎样把错的说成对的,这样一个指鹿为马的过程。一个在特殊时期采取的特殊办法却变成了常态,我们已经在面对“认知失调”了。那什么叫“认知失调”呢?别急。再来看个例子,我想很多人可能都遇到过。
比如,有一次考试,题目特别难。你呢,认认真真,即便答不出,也抓耳挠腮地苦思冥想。这时候你抬望眼,突然看见旁边有个“败类”,他正在作弊。哎呀,人生中最纠结的就是这种时候。看着人家在走歪门邪道,自己却在这边埋头苦干,真想跑到他那边去,要堕落咱就一起堕落。但是,这个时候你咬紧牙关坚持住了,因为突然想起了圣人之道,浩气凛然,老子就是不作弊。
最后,考试结束了。但故事就此结束了吗?当然没有啦。考试成绩出来了,你没作弊,考了个59分,他作弊了,考了95分。你那个气啊,哭天抢地,也没有证据啊。你跑去找那个同学,指责他作弊。他会怎么反应呢?即便人家知道这是错的,可是人都是要面子的嘛,一定不会承认。相反,他还会倒打一耙,指责你是“假道学”。他可能会说:“不就是作了一次弊,犯得着这么不依不饶的吗?我就不相信你这辈子从来没有作过弊。”你更生气了:“老子这辈子就是看不惯你这种小人,伪君子!”口舌之争还算好的,最后别打起来。
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模型,来想象一下在整个过程中,你们两个人的心理走向。好比说,你们刚开始都站在金字塔的顶端,这时候你们是挨着的。然后,你们因为一个作弊一个没作弊,而选择了两条不同的路径走下金字塔。在你们各自看来,这两条路径,一条叫“假道学”,一条叫“伪君子”。然后,你们就在各自的路径上越走越远,你们之间的距离也相隔越来越远。在这个模型中,所谓的距离,指的是心理距离。等于说,你们都在逐渐强化对对方的认识。刚开始,你们只不过是做了两个不同的并不算严重的小动作,到后来,却成了人格之争。我们都不难理解这个道理,小时候大人总是说:“小时候偷针,长大了偷金。”其实就基于这个模型,他觉得你会沿着金字塔的路径越走越远,成为不归路。
那么,怎么你就不能理性一点,告诉自己:他作弊,就是当下的选择,不见得代表未来他每次都会作弊。起码,等他下次再作弊的时候,我取个证,再告发他。这是因为,当你已经有了对他的认知,而他又拒绝承认你的认知正确的时候,就发生了《错不在我》作者所谓的“认知失调”。根据他们的定义:认知失调是一种精神紧张状态,当人同时具有两种心理上不一致的认知时就会产生。相信通过上述举例,大家都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但是,“认知失调”可不单是心理反应那么简单,“失调会造成心理不适,从最轻微到极端的痛苦都有可能,除非找到方法减轻这样的不适,否则人们无法放松。”这听上去简直感觉不是“认知失调”,而是“月经失调”的节奏。
但是,“认知失调”可真是比“月经失调”难调多了。因为在作者看来,认知失调这玩意儿,根本就是无可避免,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一种本能反应。打个比方来说,就好比盲点。每个人的视野中,都有盲点。只不过,我们常常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可是,盲点偶尔发挥威力,那也是要命的。比如,对开车的司机来说。所以,好的司机会特别留意盲点,多个心眼儿。而认识到认知失调的存在,也有助于我们防止它对我们生活的干扰。确切地说,就是帮助我们反求诸己。
听过《原来酱紫》第一期节目(介绍路西法效应有关内容)的听众,有些人告诉许光头,说他还是不相信自己会被环境影响,做那些坏人做的坏事。在他看来,他自己从内而外,从头到脚,都是个彻头彻尾的好人。那好吧,许光头今天再尝试用认知失调的原理,来给你把把脉,看看你会怎样变成一个坏人。给大家讲一个和路西法效应一样有名的心理学实验:米尔格伦实验。
喜欢如果这样,会怎样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