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未明》:起睡无常的役夫们
奴隶主残酷的剥削和压榨,让役夫们被迫长期服苦役。他们的生活痛苦,慢慢地心中就有了怨恨并发出反抗之声。
齐国的朝廷起居无节,号令无时。当一批劳累的人们正在酣睡的时候,突然响起了公家监工的吆喝声,催促着他们去上工。这时东方还没有一丝亮光,原本寂静的夜空,一下子被这叫喊声打破。官差们来催促他们起床,下达上工的命令。可怜的役夫们在忙乱之中,两手伸进裤管,两脚踏进袖管,竟然把上下的衣服穿颠倒了。
按理说,上下衣裳的区别是很大的,能够穿颠倒了,不光是因为天黑的原因,恐怕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役夫们还没从睡梦中醒过来,他们可能头天夜里睡得很晚,疲乏的身子包括疲乏的大脑尚未缓过神来,官差们这突入袭来的吆喝催促声,让他们都快分不清是在做梦还是在现实。衣服的错乱,黑白的颠倒,正像现实社会的不合理。
古代没有准确的钟表,因此司时的官吏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司时的官吏每天搞错一点点,积年累月,经过一定的时间,就可能出现巨大的误差。可是现在报时辰的官吏,不是提前就是太晚,司时官吏的失职,当然也说明了朝廷秩序的混乱。役夫们每天艰辛的苦役,起睡无常不说,还得天天看着这群监工官差的凶恶嘴脸。这种日子,真是让人看不到一点希望。
东方还未露曙光,衣裤颠倒乱穿上。衣作裤来裤作衣,公家召唤我忧急。
东方还未露晨曦,衣裤颠倒乱穿起。裤作衣来衣作裤,公家号令我惊惧。
折下柳条围篱笆,狂汉瞪眼真强霸。不分白天与黑夜,不早就晚真作孽。
《南山》:林子大了有好多的鸟
根据《左传》记载,鲁桓公的夫人、齐国的公主文姜和齐襄公是同父异母的兄妹。可是他们作为贵族中的领导者,却做出了践踏人伦苟且乱为的事情。公元前694年,鲁桓公因国事出访齐国,夫人文姜与桓公一同前去齐国。原先就与文姜有乱为关系的齐襄公,趁机又与文姜接触,被鲁桓公发觉后,桓公狠狠地把文姜谴责了一通。文姜把这件事告诉了齐襄公,于是齐襄公设宴招待鲁桓公,将鲁桓公灌醉后,派公子彭生驾车送桓公回鲁国。在半路上,公子彭生把桓公扼死在马车里。
这件事情传开以后,齐国上下引以为耻,纷纷讽刺,一是讽刺齐襄公和文姜的荒乱无耻,二是责备鲁桓公的懦弱无能,对妻子不严加管束。
古人认为狐狸是一种荒乱的野兽,用雄狐独行求偶来影射齐襄公觊觎妹妹的美色,谴责他不该再有非分之想。麻鞋和帽子比喻人应该要有常偶,指责文姜怎么能以回国探亲之由和齐襄公再度苟合,这是多么无耻的行为!种麻和劈柴比喻婚姻家庭中发生事情时要妥当处理,讽刺鲁桓公放纵妻子,夫道无能。
南山巍峨高峻,雄狐缓步独行。鲁国大道宽阔,文姜由此嫁人。既然嫁给鲁君,为何思念难禁?
葛布麻鞋成对,冠帽结带成双。鲁邦国道宽广,公主经此嫁郎。既然贵为,何必眷恋故乡?
种麻该当怎样?纵横耕耘田亩。娶妻该当如何?定要先告父母。既已禀告宗庙,怎容她再恣妄?
劈柴应当如何?没有利斧不行。娶妻应当怎样,少了媒人哪成。既然姻缘已结,为何由她恣纵?
《甫田》:希望丈夫早点回来
丈夫去了远方,家里没有了劳动力,由于粗放的耕作方式,原本长着绿油油庄稼的大田里,如今全长着深深的野草,见不着一颗小苗。妻子面对如此荒芜的大田,忧心忡忡,感慨万千,不觉得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这都是自己因为太挂念丈夫,无法摆脱这种相思之苦,才使得农田一片混乱的。这像是在说气话,但想想又让人刻骨铭心,农田的杂乱其实就是妻子内心最好的外在表现。她甚至开始幻想,丈夫突然回来了,想象他见到离家时还是扎着羊角辫的小儿子忽然间已经长大成人了,他惊喜不已。这是妻子的幻想,既是对丈夫早日平安归来的渴望,又是对孩子快快长大的期盼。
大田宽广不可耕,野草高高长势旺。切莫挂念远方人,惆怅不安心惶惶。
大田宽广不可耕,野草深深长势强。切莫挂念远方人,惆怅不安心怏怏。
漂亮孩子逗人怜,扎着小小羊角辫。才只几天没见面,忽戴冠帽已成年。
《卢令》:内外双修才是好男儿
打猎是古代农牧社会的事情,猎者除了能获得生活所需的物品之外,还有习武健身的好处。古人认为,国家要强盛,离不开文治武功,男子应该体魄强健,好勇善战,国人应该具有尚武精神。仁爱慈善,足智多谋,同样是国人精神文明的体现。因此,文武并崇,刚柔并济,在古代就形成了一种风尚,一种共识。在这种风尚的影响下,人们往往把是否能文能武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有出息的重要标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常常以这种标准和眼光来衡量和观察他人,一旦有了这样的人出现,就会倍加赞赏。
这位猎人就符合了这个标准,他带着猎犬出猎,黑犬跑在猎人跟前,显得很是受宠和兴奋,在跑动的过程中套环发出了清脆的响声。这位猎人外在英姿飒爽、勇敢能干,内在同样是善良仁慈、品德高尚,是位内外双修的好男儿。
黑犬颈圈丁当响,猎人英俊又善良。
喜欢诗经通俗欣赏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