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佑,冯智戣还有王旭三人迫不及待的要去检阅岭南的军队,事实上就要控制住这些军队,岭南的军队大概有三分之二的当地人组成,只有三分之一的汉人。
其中这些岭南的当地人最支持的还是冯盎,当面岭南有二贼作乱,二贼就是贼帅高法澄、冼宝彻,两人杀了官员,跟着占据二州,归附于林士弘。
这个时候,冯盎杀了回来,一回来就直接斩杀了冼宝彻...但是冼宝彻的侄子冼智臣重新在新州集聚军众,自称首领,与冯盎对抗。
冯盎率军进讨,两军刚交锋,冯盎就脱下头盔大声喊道:“你们认识我吗?”
后面更加惊奇的是,等敌方的这些军人看到了是冯盎之后,这些敌人居然大多数扔下武器,脱下战衣露出上身向他叩拜,反叛者的队伍因而溃散。
冯盎活捉冼宝彻、冼智臣等人,于是占据广州、苍梧(今广西梧州)、朱崖(今雷州半岛、海南岛一带)的地盘,自称总管。
这就是冯盎在岭南这一带的威望,这也是为什么李佑必须要第一时间拿下岭南军队的原因,要是没有拿下岭南军队,他背后给自己来一刀,李佑就难受了。
当然了,这个拿下不是用武力拿下岭南的军队,要是用武力的话,李佑担心很可能会反弹,要是冯盎出来振臂一呼,那么李佑就是得不偿失了。
所以在长安的时候,李佑就已经和李世民商议好了,拿下岭南军队,只能提高军队的待遇,现在的岭南军队待遇十分的低下,不是长安不想抚慰岭南的军队,而是冯盎不愿意。
李世民看到冯家不愿意,也就没有直接的抚慰,毕竟岭南的军队,李世民看不上眼,有人说,那你就不怕冯盎有军队在手会做大,说真的,冯盎很难做大。
当年冯盎没有自封一国是有原因的,冯盎自己也知道,在岭南自封一国是十分危险的,因为此时的大唐十分的强势,如果自封一国的话,很可能会引来大唐的不满,如果大唐倾全力攻打,岭南凶多吉少。
当然了,不是岭南的兵差劲,要知道岭南的兵一直都是很厉害的,岭南出精兵,但是岭南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后给不足。
这个后给不足,是在秦朝的时候就已经被证实了。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要书同文,车同轨,政令统一,高度集权,而非分封而治。
但是有一个小国名叫百越,它自理惯了,也没受到大楚的什么文化恩泽,都是土民蛮荒,很难搞,秦以屠睢为将率领50万秦军前往平定,结果人生地不熟,又水土不服,被这帮土著的游击战打的昏头转向...!问题是,死伤病亡损失惨重,却没搞定百越...!
始皇帝十分不爽,于是征发“七科谪”(即逃亡者、上门女婿、有罪的官吏、有店铺的商人、原来从商的人、父母原来从商的人、祖父母原来从商的人等,商人在秦制下真特么不受待见)补充岭南兵力,由于这帮人很多都是原六国属民,又被搞到这种地方,能高兴都见鬼了!
最后在绝对的兵力优势下,百越地区平定了。
为了真正将这些领地化入大秦,岭南军团建立了寓兵于农,耕战合一的殖民体制,简单的说……就地安家。然而对于这些人来说,呆在岭南这种蛮荒之地,简直就是变相流放了!带军将领任嚣任南海郡尉,并节制岭南南海、象郡、桂林三郡。
最后任嚣的岭南军队足足增长到了五十万人,
后来秦始皇因为没有采取休养生息、偃武修文的政策,而是变本加厉地推行大兴土木、穷兵黩武的政策,从而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引起了百姓的不满和反抗。作为回应,秦始皇没有听取民众的意见,而是用严酷的法律来恐吓,惩罚国民。
一下民怨沸腾,百姓起义络绎不绝,跟着秦始皇死了,秦二世即位,为了在各地消灭起义军,秦二世在位时任命章邯为统帅,率大军击毙义军要员陈胜、项梁(项羽的叔父)等人,一度看到了消除内乱的希望。
但是不久,章邯在巨鹿被项羽打败,无助的只好率二十万大军投降。章邯统兵二十万,基本上也是秦朝最后的“家底”,如今竟全失,顿时间使局势变得岌岌可危。
生死攸关之时,与权相赵高情不自禁想起驻扎在岭南的五十万大军,便派使者到南海郡,命郡尉任嚣火速率军北上。
任嚣是愿意的,因为任嚣是秦始皇的心腹,不是心腹也不可能派他出征百越,但是就在要出征的时候,岭南的将领赵佗找到了任嚣说出了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就是后勤保障,此时的大秦天下大乱,四处起火,让朝廷提供军需物资?这明显不可能。
就凭在百越地区的积累?这穷乡僻壤的,能提供什么像样的后勤?
估计行军难度堪比长征了,更别说当时百越之地还没彻底稳定呢,你前面调走军队,后院就得起火,还后勤?不捅你一刀就谢天谢地了!
一下子直接将任嚣救主的热火给浇灭了,是呀...没有后勤呀,这仗怎么打,随后,任嚣大病不起,临终前将位子让给了赵佗。
最后拜托赵佗照顾好岭南军士。
赵佗接受了之后,第一时间下令封锁岭南至中原的各关隘,切断各条栈道,然后自南而北筑起三道防线,并在南海郡聚兵自卫。到了朝廷再派使者南下时,发现没有路可通岭南,只好在连声叹息之后回朝复命。
秦二世闻讯,虽然恨
喜欢李佑的大唐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