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回到1966年的冬天。
那年李奎勇十四岁,奎元八岁,奎璋六岁,奎观五岁,秀芝七岁,秀英三岁。
在茫然不知的情况下,这五个小盆友和李奎勇一起,分享了一盒真·龙牡壮骨颗粒,于是与他们逆天改命的父亲一样,这些孩子的命运也发生了变化……
中国击剑运动启蒙于20世纪五十年代。
1953年曾经留学霓虹归来的贾玉瑞老师带领北京师范大学的四位学子在天津体育场首次持剑亮相,从此中国人才知道世界上还有一种体育运动叫“击剑”。
王守纲作为这“四位学子”之一,被誉为中国击剑运动开拓者。
1955年2月,北京体院(现北京体育大学)开设了击剑专门选修课,同年九月又开设了专家击剑班。
1955年9月,苏联击剑专家赫鲁晓娃女士为帮助北京体院建立新课程,开设了击剑专修课,由王守纲老师作为助教,所授课程由苏联莫斯科1954年版教科书为基本教材。
内容包括:
击剑运动定义;
击剑运动教学对象、目的和任务;
击剑运动的教学法、教学连贯性与教学原则;
击剑运动竞赛组织与规则等等……
从1956年开始,每年都有学生参加击剑选秀和训练,他们毕业后分配到体育总局、各省、市击剑队或体院、体校、大学等单位,从事击剑教学训练、体育教育与行政工作等。
经过一代又一代击剑人以惊人的拼搏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积极进取,大胆创新,中国击剑从无到有,从有道精,逐渐步入正轨。
1959年,在第1届全运会上击剑被列为表演项目。
1965年,在第2届全运会上击剑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1973年,中国击剑协会成立,同年加入亚洲击剑联合会。
1974年,中国加入国际剑联,这标志着中国击剑运动走上国际舞台。
这一年,李家的三个小子经过一年多的业余训练,成功入选北京体校击剑队,开始走上了专业训练的道路。
当时,李奎元14岁,李奎璋12岁,李奎观11岁。
但从体型上看,他们却比那些十五六岁的队友强壮得多,这也是奎璋和奎观被破格选中的原因,老师们都认为李顺发“可能”记错了……
那就是扯淡了——
奎元1960年出生,秀芝1961年出生,奎璋1962年出生,奎观1963年出生,除了英子隔了一年,李顺发年年种豆得豆,种瓜得瓜,怎么会记错?
就算他能记错,人类也不能一年生两胎啊!
不管怎么说,这三个小子开始练剑了。
一开始,王守纲老师是准备让他们仨都练重剑的,因为这三个小家伙的力量和敏捷都异于常人,绝对是练重剑的好苗子!
但是,作为李奎勇的弟弟,他们怎么会甘于平庸呢?
最小的奎观当时就问了:
“王老师,金牌能不能并列发三个?”
王守纲到:
“当然不能了,金牌只有一个!”
奎观不高兴了,他说:
“那可不行,将来我和哥哥们要是都进了决赛,那不是得李家人打李家人么……我要是赢了哥哥,他多没面子?要是输了,我也不高兴……”
奎元和奎璋深以为然,俩人异口同声的说:
“王老师,我们哥三各练一种吧?”
奎观补了一刀:
“到时候,咱兄弟仨一人一个金牌,那多带劲儿!”
王守纲乐了:
“行,就冲你们这番心气儿,就一人练一种,拿不到金牌可不行哟?”
“那不可能!”
稚气满满的脸上,充满了自信……
三个小家伙以掷骰子的方式选择了自己的方向——
奎元练佩剑,奎璋练花剑,奎观练重剑!
1978年3月,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第29届世界青年击剑锦标赛。
击剑队大师姐栾菊杰前3轮小组比赛中以绝对的优势横扫进入到半决赛,并以悬殊的比分击败了前苏联名将蒂米特朗打入决赛,最终获得女子花剑亚军。
这是中国击剑的历史性突破,在世界击剑界引起了轰动,三个小家伙羡慕得不要不要的,但他们的技术还不过硬,连国家队都没进。
李奎勇回家探亲的时候,发现了问题的所在,当时北体立足于以弱胜强的战术理论,打的是防守至上的剑术,以防守反击为主。
这种打法完全限制了李家三宝出色的身体素质和反应能力,这怎么能行呢?
于是,李奎勇给三个弟弟请了一年假,把他们带进了“潜龙特种部队”,这仨小子就跟那一千名特种兵一起训练……
打铁还要自身硬,没有铁血军人的气魄,拔剑干什么?
在这期间,李奎勇也抽空指导弟弟们的剑术。
他自己并不会玩击剑,但有雄厚的“截拳道”底子,加上实战经验丰富,反应又敏捷,往往在三个人的围攻中,他也游刃有余……
弟弟们连他的衣角还没摸到,身上已经布满了标记落点的石灰印了!
李奎勇深知,在真·龙牡壮骨颗粒的药效催发下,这三个小子的力量、敏捷、反应能力都是异于常人的,他们极其适合打一种天下无敌的剑法——
辟邪剑法……
当然,李奎勇是没有《葵花宝典》的,就算有也不能拿来练……
老李家还等着他们开枝散叶呢!
辟邪剑法说的玄乎,但总结起来,其实就是一个字——
快!
喜欢情满四合院之无悔青春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