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种“自我”用“需求”、“yù_wàng”来描述或许会更准确一些。
但也只是“更”。
这个语言符号构筑的“新自我”,并没有真的把原先的自我关押住。
还在受到身体“原初动力”的影响。
认知结构上的“寻找对应”,还在继续。
从语言,从符号,从外界观察到的东西去寻找空缺的对应。
因为语言系统取代了认知架构,很多人容易混淆“生物学上的性”和“符号学上的性”。
都用“性”来作为描述。
这个层面上的“性”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性别”。
只不过是把“原动力”和“空缺对应”找了两个靶子。
这个靶子,以“男女性别”作为了参照物。
根据自我认知的不同,一个人如果说自己是“男”,那么“女方”可以是一个崇高的理想,可以是某种破坏行为,可以是食物。
这是从发生的角度来说。
“我要变得完整”“我要填补空缺”。
“要满足”
什么能够让自己“满足”,那么什么就是“另一半”。
换一种参照物,可以是人的其他标签。
在“人”这个概念范围内,自己是“男人”,那么对应的,自己的空缺就是“女人”。
在“生物”这个概念范围内,自己是“人类”,那么对应就是“非人类”。
在某个“概念范围”之内,把自己划掉,然后剩下的东西,就是他追求的“另一半”。
而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占有”行为,都能够满足这种原动力带来的对应追求。
只不过,比起“吃食物”、“吃掉非人类”、“占有人类之外的东西”这些还处于冲动阶段的东西,认知过程、自我认同和语言概念的影响力会更大。
非要说的话,占有欲、征服欲、控制欲都可以作为比较片面的描述。
“我没有,所以我需要”。
尧言回忆着、翻找着这个关于认知形成的描述的记忆。
一个和拉康的爱欲表述有些共通之处的观点学说。
他的目光也落在了那颗眼球之上。
在精神世界形成的过程中,这个认知构筑的影响,会以怎样的形式来构筑“女性”?
是把记忆里的女性作为模板,复刻,还是糅合了自我认知空缺对“缺失物”的想象的造物?
喜欢群鸦乐园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