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那满脸涨红的科恩兄弟,看着他们手捧小金人,激动难耐的发表着获奖感言,正在收看abc直播的北美观众,倒是面露了然。
和abc方才切走画面的行为相比,此刻的他们,安静如常,因为——
今年不把最佳导演颁给江火,才是大众都能接受的选择。
也是江火希望瞧见的事实。
很多人都说,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剪辑,其实是一个串烧奖项,因为这三个奖项的对应性很大,尤其是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一旦分开,含金量就有所不足。
很多人都认为,如果你是最佳导演,那你的影片必定是最佳影片,因为对于所有导演而言,电影,才是他们的发声渠道,若是你得到了最佳导演,却没法拿下最佳影片,又或者说是拿下了最佳影片,却没法得到最佳导演,那只能证明,那一年的影片和导演,不分伯仲,也可以说,两个人的实力,都没有达到碾压对方的地步。
但实际上,这个观点,其实是错误的。
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完全就是两件事情。
这是好莱坞发展下的历史遗留问题,若要追溯,时间,得回拨至黄金时代。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好莱坞正处于典型的大制片厂时期,沿用至今的‘制片人中心’制度,就是当时出现的,对于一部电影影响最大的,便是制片人,在当时,导演只是一个相对普通的工种,很多人,连剪辑权都没有,更别说现在大伙梦寐以求的最终剪辑权了。
在那个年代,人们根本就不认为,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有关系。
因为这是被割裂的两个职位。
最佳影片是褒奖制片人的奖项,褒奖那些代表着资本家的家伙,而最佳导演,不过是各家影业公司养着的拍摄工具罢了,他们的地位,非常的低。
即便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的奖项有所重合,但没人,将其画上等号。
对于制片人而言,这是挑战资本权威的体现,而对于导演而言,这是向资本靠拢的征兆。
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各大导演的崛起,好莱坞,也出现了权力交接。
‘制片人中心’制度名存实亡,大导演的权利逐渐攀升,以至于最后,发展至攀比手中的最终剪辑权——谁有这个权利,谁才是导演中的numberone。
但在当时,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也没有重合。
因为那个时候,好莱坞得面临电视的冲击,有线电视让电影的市场份额骤然锐减,而能够救市的大片,能够对抗有线电视发展的史诗级电影,肯定会获得当年的最佳影片,而最佳导演,则更讲究戏剧性与技术性,和舆论无关。
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这貌合神离的一对儿,直至一九六七年,才真正的合体。
一九六七年,是新好莱坞出现的第一年,从那时候开始,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几乎年年重合,导演们挥舞起了自己的屠刀,开始抢班夺权了,以导演为最核心的创作者地位基本确立,而很多大导演,从那时候开始,便兼任制片人职位。
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有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必须合体,否则名不副实的说法出现。
因为现在,制片人近乎等于导演,而掌权导演,绝对会是制片人。
如果哪一年的作品,会出现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不符,除了黑幕不谈外,一般只会有两种可能,要么就是作品的名气,大于导演的名气,你这个导演虽有才华,但太嫩了。
要么就是导演技术牛哔,但作品的种类,评委不喜欢。
奥斯卡每年的入选作品,其实可以归类为两种。
一是讲述美国精神的主旋律,二是探讨人文情感的文艺片。
一般情况下,后者比前者更受欢迎,除非像是《拆弹部队》、《国王演讲》这类正确的不能在正确的电影,不然的话,学院一般选择后者。
所以,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必须重合的说法,其实是从导演口中传出来的。
好不容易把权利攥在手里,他们怎么可能会放弃?
但这种事情说着说着,就成真了。
现在,哪里还会有人去讨论,当初争权夺利时的血腥?
那些残忍,不过是现在光鲜浮华下的垫脚石罢了。
当然了,按他们这种评选方法,今年,实际上没人能和《梦露》对殴。
江火的名气,足以碾压其余四名导演,《梦露》,更是史诗级的电影。
若是把江火她换成斯皮尔伯格,或许就是八提八中的大满贯了。
但,就如同斯嘉丽方才的感言一样,有的时候,说的,永远比做的,要好听。
更何况,推脱不要比内定拿奖更有难度,虽然江火没有拿奖,但她却非常享受现在这一刻,因为她真切的感受到了,权力的存在。
和三年前不同。
当时的她是想要拿奖,却没办法。
而现在的她,是为了名声,选择性的登台拿奖。
毕竟,当年汤姆-汉克斯用积累了数十年的声望换来了史上第二次连庄影帝,都被外界民众喷的是狗血淋头,如此一来,那这第一人,还是交给卡车司机的前妻好了。
当大卫领奖完毕,走向后台接受采访时,已经走完流程的斯嘉丽,回到了江火身旁。
看着那笑意连连的家伙,她这才放下了心来。
抬手抓住了对方的手掌,轻捏几下同时,也在向对方传递,我很高兴的情绪。
“你放心,我真的不沮丧。”感受到对方
喜欢变身席卷文娱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