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省十大小生,听起来名头很大啊。”
徐一舟笑了笑,话锋一转淡淡说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华国应该有三十六个省,这样算下来的话,各省的十大小生加起来,就是三百六十个。”
“刘启明同学,据你所知,各省加来的这三四百个听起来很厉害的小生,又有几人成为了整个华国梨园界二线以上的角儿?”
“有几人又成为了一线大角儿?”
徐一舟一眨不眨的看着刘启明问道。
后者张了张嘴,顿时一滞,憋了半天愣是一个名字都说不出来。
不仅是他,另外几个一脸不平的同学也脸色复杂的沉默了。
原因无他,只因徐一舟说的是事实。
各省所谓的角儿,到了龙城还真就不算什么。
若非如此,他们也不会费那么大的劲,削尖脑袋考进皇家京剧大学了。
整个梨园界伶人何止千万,每一个二线以上的大角儿,身价跟以前相比都是成百倍暴增,一线大角儿每年的收入更是以千万计。
一些舍得拼的角儿,一年挣个几千万都不是难事。
收入还是小事,关键是名声和地位。
毫不夸张的说,东山省的十大小生之首到了龙城,恐怕都不一定比得上龙城的四五线小角儿。
华国太大,伶人也太多了。
在徐一舟眼里,刘启明这个所谓的东山省十大小生之一,还真不算什么。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们在座的一些同学来龙城梨园界闯荡也有一两年了,甚至更长时间了吧。”
“我想问问,在一线大戏院登台唱过大轴的同学都有谁,举手我看看?”
徐一舟眼神复杂的扫了一圈底下众人,又换成了那副标志性的笑眯眯模样。
底下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包括程小楼在内,没有一人举手。
“呵呵,我再问问,哪位同学在二线大戏院登台唱过大角儿?”
徐一舟脸上的笑容更浓了,顿了顿再次问道。
然而。
还是没有一个人举手。
刚才那位愤愤不平的东山省十大小生之一的刘启明同学,这会儿将头低着,牙咬的很紧。
当初从东山省意气风发的来龙城,原本以为凭自己原来的名气和京剧造诣,成为一线大角儿也不过是两三年的事。
可现实却给了他一个又一个响亮的耳光,他来龙城一年多,别说一线大戏院了,就连三线戏院都只登台过寥寥几次。
而且还只是给其他角儿跨刀配戏。
他没有拿得出手的戏,京剧功底比他出众的一抓一大把,长得比他英俊帅气的更是不少,又没有自己的独门绝活儿,能在三线戏院混到二角的位置已经是走了狗屎运。
每一个伶人都想成角儿,可真正能成角儿的又有几人?
程小楼的成功,那只是一个偶然,旁人根本无法复制。
在座的十二个同学当中,跟刘启明有相似经历的至少有一半。
他们也正是因为认清了现实,才抱着万一的心思来参加皇家京剧大学的特招考试,最终幸运的坐在了这里。
“真以为成角儿有那么容易?呵呵!”
“你们也不想想,京剧传承发展至今近千年,单单是传承了上百年的梨园世家都有好几百家。”
“生旦净丑这四大行当的各个流派又有多少?!”
“如今还活跃在梨园界的二线、一线和顶尖大角儿有多少,他们的弟子、子女加起来又有多少,隐退的老一辈京剧艺术家又有多少?!”
“你们知道龙城皇家京剧大学、华清京剧大学、中央京剧大学、燕南京剧大学这四大顶尖京剧学府每年的毕业生有多少吗?”
徐一舟每一个问题出口,底下众人的脸色就难看一分。
能杀出重围通过特招考试的人没有一个是傻子,到现在他们如何猜不出徐一舟要表达的意思。
“徐老师不分析,我还真不知道自己有多幸运啊。”
程小楼顺着徐一舟的思路一想,同样很震惊和后怕,同时也觉得自己真的非常幸运。
他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成为超一线大角儿,确实是个奇迹。
“我告诉你们,光是这四大顶尖京剧学府每年的毕业生就不低于七万人!各大梨园世家、流派、二线以上大角儿的门生子女加起来,每年学成出道的也有成千上万。”
“但你们看看,整个梨园界每年又几人成角儿,成为二线大角儿的有多少,一飞冲天成为一线大角儿的又有几人?!”
“说实话,我真不知道你们那可怜的傲气来自于哪里!”
“自己有几斤几两,到现在心里都还没点儿逼数吗?”
“呵!”
徐一舟一脸嘲讽的盯着底下耷拉着脑袋的众人,发出了一声重重的不屑冷笑。
程小楼心中也是百味杂陈,暗自唏嘘不已。
据他所知,整个华国梨园界,二线大角儿每年晋升的人数不超过两百人。
至于一线大角儿,每年晋升的人数不超过双手之数。
每一个有幸成角儿的伶人,无不是有过人之处,同时又气运逆天之辈。
而且,就算成了角儿,也要面临着过气的威胁。
那些大角儿,比普通伶人还要努力。
就连当今天下的第一青衣柳凤英,仍然保持着每天早上六点准时起床练早功,只要不是忙到累瘫了,晚上还要练两个小时晚功的习惯。
成功或许可以靠一时的运气,但一直成功,就只能靠绝
喜欢京剧大师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