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一阵吃喝,说说笑笑中,先是大致回忆了一下当初的共同经历,而后,觥筹交错中,李林波喝着这六百年前的当地老酒,倒是颇合口味,不知不觉连饮数杯、桌上的气氛也愈加熟络起来。朱允炆与凌瑶虽然始终没有谈及李林波这次重返明朝的原因,倒是不由得问起了一些未来之事,一解好奇之心。
“六百年后,是否依然还是我大明天下?”
朱允炆在与李林波又一次仰头一饮而尽后,尚未放下酒杯,便忍不住提出了自己的第一个疑问。
见此,凌瑶也提起了不少的兴致,看样子同样希望知道,六百年后究竟是谁家之天下。但同时,凌瑶更是意味深长地瞄了自己的丈夫一眼。看得出,虽然朱允炆已不再眷恋当初的帝位,但是对于明朝江山的延续,依然十分在意。
“这个......”
看着朱允炆夫妇期盼的目光,李林波小心地斟酌了一下用词,而后缓缓答道:
“纵观华夏历史,改朝换代,乃是十分常见之事......”
李林波虽未言明,朱允炆自然已听出了话中暗含之意,神色中不免有些失落。一旁的凌瑶则劝慰道:
“夫君且宽心,自古哪朝哪代不是高喊江山永驻、誓要延续千秋万载,可到头来能有百年之运者,又有多少?此不过是天地循环的自古常理罢了。”
朱允炆的神色这才稍稍恢复了一些,却依然追问道:
“那,我大明江山,一共延续了多少年?”
“嗯......容我算一算......”
李林波立刻回忆了起来,自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直到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作为全国性政权的终结,而后答道:
“如果我没记错,一共应该是二百七十六年。”
听到从李林波口中说出如此精确的答案,朱允炆和凌瑶都是吃了一惊。
而有所不同的是,凌瑶的脸色之中,虽然颇为惊异,但还暗暗有些不悦,似乎未曾想到,篡夺帝位的朱棣子孙,竟然还能将江山延续之后二百余年。
朱允炆则是在最初的失落后,明显大幅降低了期望,因此此时又转忧为喜,口中喃喃道:
“还好,还好。天佑我大明,只单论国祚长短,亦可与汉、唐比肩了。至少,总算比前元长了数倍之久啊。”
见到朱允炆脸上泛出的红光,虽然其已不是当今的天子,甚至如今的帝国皇帝正是其昔日的死敌,但是听到明朝仍有二百余年国运尚在,倒也不由得露出了几分欣慰。
随即,又听朱允炆继续问道:
“那,李公子来自的六百年后,究竟又是谁家之天下?”
“这......”
听朱允炆这般询问,李林波不禁犯了难,毕竟现代社会与古代封建王朝已大不一样,早已并非一家一姓的世袭江山。但是要将这些细细解释一番,身处古代的朱允炆也未必能理解。因此,李林波只得含糊地答道:
“六百年后,已并非一家一姓之江山,而是所有人民百姓的天下。”
果然,即便李林波换了个相对通俗的说法,朱允炆和凌瑶也是一脸的不解,直到过了片刻,朱允炆才犹豫着问道:
“莫非,就是儒家所谓的‘天下大同’了?”
李林波也不知这样形容是否恰当,但也只得点了点头,算是并未否认。
“原来如此,那倒也不是件坏事。”
朱允炆若有所思地忍不住感慨道:
“只要这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谁当皇上,又有何区别呢?”
言罢,朱允炆仍沉浸其中,犹在思量着什么,而一旁的凌瑶却已有些欲言又止,似乎已犹豫了许久,此刻终于问出了其所真正关心的问题:
“李公子,八年前我还未得机会相问:那燕贼朱棣,最终的下场究竟如何?”
“这个……”
李林波看着凌瑶暗暗咬牙切齿的样子,似乎纵然过去了这么多年,其依然对篡夺了朱允炆帝位的朱棣耿耿于怀,自然是期盼着朱棣的下场越惨越好。
李林波回忆了一下,如实言道:
“按照后世的记载,朱棣是永乐二十二年,死于出征漠北的回师途中。”
“那燕贼居然还有十多年的阳寿?!”
凌瑶显然对这个答案有些失望,甚至是气恼,恨恨道:
“哼!老天无眼,恶人竟也能活得那么久!”
凌瑶忿恨交加中,又追问道:
“那后世对这厮的评价又是如何?听说燕贼这些年不仅编纂了什么《永乐大典》,还挥师征讨太祖高皇帝在《皇明祖训》列入‘不征之国’的安南,更假借宣扬大明威德的幌子,连番派郑和率舰队下南洋,实则乃是前来搜寻陛下的下落。后世之人,不知又是如何评价的?”
见凌瑶气鼓鼓的样子,眼看气氛已有些尴尬,这回李林波不得不斟酌了下用词,颇为婉转地答道:
“关于朱棣的功过评价……即便是在后世,也实在很难一言以蔽之。不过,无论其有多大的功劳,其靖难之役的篡位之举,与大肆杀戮建文一朝忠良的残暴之行,后世自有公断。”
“哼!那还算是有点儿公道。否则,昔日的那些尽忠之臣,岂不白死了?”
凌瑶正说着,气多少顺了一些,而这时,屋内也传来了一阵孩童的哭闹之声,凌瑶随即起身回屋内照看两个孩子。
而一旁的朱允炆,此时的神色则有些黯然,
喜欢大明江山图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