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馒头和烧饼的大叔仔细的瞅了瞅刘德:“你就是刚来的那个“野和尚”,瞧你这细皮嫩肉的,不好好在寺里念经,怎么跑清竹县这个荒地来?”
刘德轻车熟路的应付了过去,大叔看着刘德两眼发红的看着包子:“瞧你饿看的,馒头一文钱三个,烧饼一文钱两个。”
刘德琢磨着初来乍到用钱的时候多且馒头顶饿,就买了三个杂粮馒头。
“衣食住行”,“衣”的方面原来散步穿着的尚可以应付过来,“食”的问题刘德刚解决,剩下的就是赶紧找个“住”的地方了,刘德可不想再在码头的棚子里享受江风的洗礼。
清竹县城不大,不到一个小时就大概逛完了,本来刘德是想找个破庙或者是荒宅凑合凑合,可是清竹县因为地处偏僻但有一条清河通运,靠的是十余年前天下大乱百姓逃避战乱发展起来,鲜少有荒宅古庙,就是有,也被之前的移民占据了。
逛了一圈的一无所获的刘德却被拦下了——不是什么城狐社鼠、地痞流氓,本朝初立,地方治安还算可以。却是一个趾高气扬的胖子,背微微有一点弯,身上穿的虽不算太好,但头巾好像是丝绸的,刘德初一见他还以为是一个小商人,以为是介绍活干的:“不知道掌柜有什么事?”
“谁是掌柜的,我是城西邓家的家生子,老爷瞧你这外地人孤苦零仃的,府上正好缺个人使唤,赶紧去。”
刘德却是思考了几分钟:现代社会,有些人在网上叫嚣,总说旧社会的地主都是勤劳节俭起家的。穷人则是因为懒,所以一辈子受穷,一代接一代受穷。
实际上,真正富而仁义的地主,几个村也找不出一个,一个县也数不出几个。再就是,有的地主,也许出于某种目的,对个别特定的穷人会好一时,好一事。比如,给死心踏地的长工讨个媳妇,好长远利用等。与某个穷人比较谈得来,关键时候施点援手、实惠等。还有的富人,作恶多了,也心虚,便时不时给寺庙、公益捐点钱、物,企图赎点罪过,博点名声。但对大多数穷人,特别是和他有利害关系的穷人,是非常狠的,无不穷凶极恶。否则,他的财富不可能积累成巨。
这个家丁的话里“外地人”三个字还特地加了重音,明显是欺负他是外地人本地无人准备做点什么。
心下思定,刘德面不改色:“大哥实话跟你说,我在此地待不了多久,我本来是准备顺河而下,去投奔在府里做吏的远房族叔,可是盘缠不够,中途被人赶下,流落到这清竹县,不过我路上已经托朋友去传信了,多谢你的好意!”
那个邓家家仆不耐烦的说:“早说嘛,既然你家有人要来接你,我就不发善心了,你自己忙去吧。”
刘德腹诽:你一听我有亲戚就兴致缺缺,没点什么阴谋才见鬼了。刘德也知道这事没完,自己虚拟出的“族叔”肯定不会出现,到时候还是得正面面对邓家,逃是不可能逃了,在这个交通基本靠走的时代,不提刘德是否能逃出清竹县,就算逃出来,谁又能保证外地的人都是善良的?要知道那怕到法治社会,乡村仍然是帮亲帮理的地方,例如某些两栖丰的地方,明目张胆违法都没人管。
可是头等大事还是要找这住的地方,头天晚上穿越在码头工棚挨了一夜江风的刘德还是想换个地方,叮这“清竹县”街就是这么大点地方,人口不多又是新立之县,连个上年头的鬼宅都没有。
刘德倒是想找人借宿,那怕花钱也行啊,可是在没计划生育的古代,大家一生生一窝,自己都没住处,那有空地给他啊?况且刘德还是人生地不熟的。
一路逛到黄昏,刘德最后还是灰溜溜的回到了江边工棚。
喜欢修仙世界的吃瓜群众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