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认真对梦鹃说:“我想单独和共友聊聊,你先下去休息吧。”梦鹃闻言只好退下,房间里只剩下李陵和共友两人。灯火通明,照在各样物什上,带有一层光晕。
李陵看了下共友,态度温和地说:“晚上找你过来,是想在一起坐下来聊聊。”
“大人……”共友刚说了一句,就被李陵举起的手势叫停了。
李陵表示不要这么客气和拘谨:“你叫我少卿就行了。”
“大人……少卿,我来京城的目的是想参军,但我本领微末,看来只是丢人……”
“无需过度自咎,谁成名之前不是从基层干起,就算我,我也谈不上成功。大丈夫建功立业,岂需抬高又或者贬低自己?像故淮阴侯,响当当一个奇男子,当年不也受过胯下之辱吗?你估计在想今天的事,何必呢,你别太伤心,且你现在我这待着吧,”李陵说,“你还年轻,以前有一些骑射的底子,但和羽林骑要求的差的比较远,另外刀剑功夫也需要加强。或许只需要几个人的指点即可,我看你是个练武的料,如果从现在开始勤加练习,苦下功夫,他日武艺也不在我们之下。”
共友听到这些话,感激极了,没有人像李陵这样站在他的角度关心自己,也从来没有人像李陵说的那么有分量。他觉得他应该拜李陵为师,今后无从估计,但现在他完全可以把握。他一定要找准机会,向李陵表明自己拜师的意愿,不论李陵是否答应。
共友觉得就是没有遇到一个好的师傅带自己,过去所学的所练的,不能说功夫没有下到位,都只怪其不成系统、缺乏考验,生死相斗之际,哪容得半点花拳绣腿?过去,他只是在九江郡到处游历,天下之大,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这么一试,就试出了真功夫。听说有人本领很高,向关中大侠郭解,他向去学习一番,但毕竟他又等不及了,好像军队在举手召唤他的到来似的,他禁不起那种诱惑,他乐于为大汉流血,总之凡事都有计划,都只是在纸上没有实现,也缺乏实现这些意图的能力。
共友这一边自顾想着,那边只听得李陵继续缓缓说道——
“这样,你首先去找王不识学习一下如何练练力量,同时找田仲练习剑法,我也亲自教你一些射箭的基础,另外,也需要找小敏、婉儿她们学习识字和书法。好好准备一下,待到入秋时,我带你到长安入试羽林骑不迟。”
“少卿大人,谢谢你给我学习和提高的机会。我从老家过来,没有什么金银细软,只有这么一把环首刀最值钱,向把他献给你,作为一点点报答,请收下吧。”共友说着,郑重地把自己的环首刀递给了少卿,态度诚恳,意图坚决,不容轻视。
李陵也不多言,接过宝刀,慢慢拔出刀刃。好一口宝刀,约莫五六斤的样子,做工齐整,显然系出名门。
“这是家传三代的一口宝刀,当年我爷爷的时候,因一番奇遇得到的一把利刃。”
李陵看这把环首刀已经有了一些年头了,厚实的刀背上仔细一看在根部刻了一个小小的“”。
鱼?
刀鞘用上好的牛皮鞣制而成,古朴,华丽,只不过年月久了显得有点老旧。但这牛皮显得这把刀的身份不是那么简单。
无论如何,刀,就是一把好刀。
李陵笑着说:“好刀!”然后他把刀递给了共友。
“少卿你……”
“好马配好鞍,你留着用吧,这把刀虽然看似古旧,但很锋利。善加利用,你一定会如虎添翼。”李陵阻止了共友继续的坚持,眼见无望,共友只得束手。
良久,共友一拱手,很是感激地冒出一句话,说给李陵:“谢!”突然想到一件事,就出席想跪下,这边李陵一个健步,也抢出来,并抬起共友的双臂:“你这是干嘛?”
共友抬起头,挺起胸膛,然后一口气说:“我能否拜大人为师,我看您武艺高强,如果您不嫌弃我愚笨,我愿意一生侍奉大人。”
李陵笑了笑,然后说:“不必如此。我们是朋友。我供职于朝廷,没有时间也不能收徒,你要是愿意,我们今后以兄弟相称。”
他又拿起案上的一把竹简,说:“看,上战场也不能一味凭借武力,有时间还要多参详一下兵法、阵法。”
共友饶有兴趣的听着李陵说话,灯光照射下他的影子一动不动。
“比如这是《司马法》,我军将校基本读物,如果不加强自我的认识和修养,不断找寻治军的准则并采用之,否则只能逞匹夫之勇,不能统军作战。军中更多要用智计。作为将来羽林骑的一员,你一定要牢记。”
共友从李陵手中接过那把竹简,之间上面密密麻麻写有文字,自己只有一小半认识。共友头发直冒汗。
“我还不能通读这竹简。”
“嗯,来,到我兵器室里选两件合手的兵器。”
李陵拿着一盏灯,领着共友转过屏风,发现有一个上着锁的小门,李陵打开小门,两人到了里面。李陵又点起两盏油灯,共友发现这是一个小型的收藏室。
“朝廷不允许私人收藏兵器,但我们习武之家,圣上格外允许我持有几件兵器。你看看,可有什么合手的兵器。”
共友睁大眼睛看了看,里面摆放陈列了一些长短兵器和弓弩箭矢之类的,清一色的铁质武器,每一件都制作精美,显然出自于宫廷的考工之手。
共友拿了一把弓,弓嵌在护套之中,没有上弦。
喜欢李陵英雄传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