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是程桥一第一次真正的进练功房。
练功房在二楼,屋子算不得大,但是看起来却格外的空旷。
程庆童看到程桥一进屋,便轻轻带上了门,伸手将架上一件水蓝色练功服递过来。
“穿上,我带你走走戏。”
程桥一穿过汉服,戏服还是头一次穿,水袖不自主的垂在了地上。
程庆童换好练功服看见的就是这一幕,皱着眉把他的水袖给拾了起来:“尊重着点,这些可不是能冒犯的东西。”
“我与你说过多少回了,穿的时候带着袖,可别让它搭到地上,你怎不听?”
“我以后会注意的。”程桥一抿了抿嘴,垂眼道:“师父,你别生气。”
程庆童听得一愣,平常时候程桥一可不是这个性格。
“我没气,咱开练吧,你先跑会儿圆场。”
“跑圆场?”
正所谓:三五人千军万马,七八步万水千山。
程桥一出身于戏曲世家,虽然自己没怎么学,但是最基础的对圆场还是有一点印象。
走圆场的时候膝盖微屈,脚尖绷起,速度多是由快到慢。
这么多年了,程桥一还是觉得,圆场由快到慢的根本原因是跑累了,但是他不敢说。
毕竟程庆童同志和苏丽梅同志的混合双打不是说笑的。
特别是程老板,他是花脸,架子铜锤都相当出彩,把子功从小练到大的。
下手那叫一个没轻没重。
一想到这里程桥一就觉得头疼,悄悄的分出几丝视线往程庆童看去。
只见程庆童也已经披上了练功服,插手站在一旁,冷眼旁观,嘴里还忍不住指点道:“跑的时候注意点,匀速,腰挺直。”
“最后两圈,注意着点。”
要想身段美,圆场走断腿。
程桥一咬咬牙,手插在腰上绕着屋子走了个八字。
八字算两圈,应该没毛病吧。
毕竟还有两个圆在呢。
八字好不容易跑完,程桥一只觉得自己整个人都快散架了,他双手撑着膝盖,忍不住大喘着气。
“师,师父,我圆场跑完了,还需要干些什么啊。”
“……你先了解了解《秋江》这出戏?”
程庆童没想到程桥一真能坚持着跑接近一个点的圆场,他最开始是打算敲打敲打他,只要他说累,那就歇着明天继续。
反正学戏也不差这一天两天的。
就像京剧里尚派的代表作《昭君出塞》,想要上台至少得有一年多功夫。这一年还是指的基本功扎实的演员的一年。
要是是像程桥一这样的,保不准十年都学不出来。
程庆童自问已经不对程桥一报多大的希望了,但是突然见孩子突然这么认真,他只觉得自己沉下的心又浮上了水面。
“《秋江》这出戏讲的是书生潘必正与尼姑陈妙常暗生情愫之事被潘必正的姑母,也就是庵中老尼发觉后,逼着上京赶考。由于时间匆忙,潘必正未及与陈妙常告别,已然乘船远去,妙常知道后急急赶到江边,驾船追送的故事。”程庆童喝了口水,继续说道:“在这出戏里,你要演的就是这个小尼姑,陈妙常。在想要表演好这个角色之前,你首先得明白你应该有什么样的心思。”
“什么样的心思?”程桥一站直了身子,抿了抿嘴:“她应该很难过吧。”
程庆童摇了摇头:“陈妙常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女子,但是她并不莽撞,反而是非常聪明。她追求幸福,也知道眼前的现状,当潘必正想带她一起走的时候她选择了留下,她追送潘郎离去,也真的只送送罢。”
“那她岂不是不慌不忙?”
“恰恰相反,她很急很急,火烧火燎,她害怕自己会与潘郎错过,渡船人见此状,多次戏弄于她想让她放宽心。这也是《秋江》这折的来由。”
程庆童看出了程桥一眼里的迷糊,笑了笑问道:“你知道陈妙常是什么旦吗?”
“正旦?”
程桥一有一点印象,正旦扮演的一般都是端庄、严肃、正派的人物,按理来说尼姑大概也在此列?
“你错了,”程庆童脸上带着笑意:“我一猜你就会错,在这戏里,陈妙常是闺门旦。的闺女少女,或大家闺秀亦或小家碧玉形象。”
这点程桥一是知道的。
“既然闺门旦表演的是闺秀,尼姑也算是闺秀吗?”
“你看过三国戏吗?”程庆童想了想,举了个例子:“历史上周都督的年纪比诸葛亮大,但是在戏里却是唱周瑜的是小生,唱诸葛亮的是老生,你知道原因吗?”
“是为了表现周瑜的年轻气盛和诸葛亮的沉稳老成吗?”程桥一有些不确定。
程庆童没想程桥一能想到这一点,脸上浮起了几丝满意:“是的,这就是戏曲的一个表现方式,闺门旦的陈妙常也是这种道理。”
“同时,这就限定了陈妙常的表演。你要记住,只要是这出戏,你就是一个性格内向、腼腆的小姑娘。”
程桥一听的懵懵懂懂,勉强明白了个大概。
不过明白是明白了,表演可不是要明白就行的。这一点程庆童也知道,他看着面前难得听话的儿子,呼出一口浊气。
“既然你听懂了,那我们现在就正式开始学一学这出戏吧。”难得的机会,程庆童想也没想就开始趁热打铁。
“在这出戏里,你的腿就是船,当船在水里摇晃的时候,你的身子也要跟着摇晃。”
程庆童站在毯子中间做示范。
<喜欢我绑定了戏曲系统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