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场休息的时候,加尔帝耶果然做出了变动,博格西奥被撤下,换上了10号巴特莱斯。巴特莱斯没有博格西奥的身体,但却是有着博格西奥没有的禁区内的技术和跑位意识。
丁悦和帕耶特依旧留在场上,只是加尔帝耶再次强调换位换边的重要性,下半场开始就要全力狂攻,争取十五分钟之内打入第一个进球。越拖,蒙彼利埃就防得更加得心应手了。
而蒙彼利埃方面,下半场伊始也做出了变动,而且一下子就做出了两个人员调整。
丁悦看着场边即将上场的蒙彼利埃17号,总觉得有点面熟。
把目光往他下体一扫,才惊愕的想起来,这不是吉鲁吉**吗!
不过,今年刚转会来的吉鲁还没有在球队里扮演绝对主力的角色。下个赛季,也就是2011—2012才是他光彩夺目的表演赛季,打进21个进球帮助蒙彼利埃夺得法甲冠军,荣获射手王不说,直接被失去罗宾·范佩西的阿森纳看上,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看来蒙彼利埃也有点想法啊。死守博个定位球,然后看运气?
“要不我先到右边逛逛?”丁悦扯住正摇头晃脑活动身子的帕耶特。
点了点头,帕耶特竖起大拇指,鼓励彼此,下半场要开搞。
裁判哨音响起之后,前五分钟,观众们一定以为自己看的是上半场的重播。一如既往的围攻,一如上半场的死守。
其实也不难理解。因为在赛前,蒙彼利埃的教练团队肯定对本场比赛作了充分的准备。
通过录像、数据统计和情报分析作出本场比赛的一些针对性的战术部署,而这些部署足够可以把一个能力出众的球星扼杀在赛前。比如帕耶特,绝对速度不是很强的他就被放开一两米的防守距离,然后后面的防守球员跟着协同防守,一下子让他有点陷入小困境;而速度奇快的丁悦则完全被贴着内裤防守。这种情况下,队友也不太敢把球传给他,因此上半场圣埃蒂安的两个边有点陷入泥潭之中。
其实在赛前看加尔帝耶手中的战术图纸的时候,就会发现一个宏观的球场已经被分割成了十几处微观区域,球员在哪个区域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都被赛季前布置说得清清楚楚,在现代足球的大趋势下,以往依靠球星的个人能力统治比赛显然不是圣埃蒂安这种没有超级球星所考虑的主要因素了。
在平均基础水平相当的情况下,战术组织度更高的一方将决定比赛的走势,而以此为前提的大环境下,球员本身的技术特点几乎完全是为了球队战术而服务。
那么,加尔帝耶的打法,究竟适不适合本场比赛的攻坚战呢?
丁悦没有那么多的疑问,对于他来说,首要的任务还是将加尔帝耶给他的任务完成好——扯动,下底,传中,加上适当的个人表现。
……
……
球员们在场上或许没有更多的想法,但在场下的加尔帝耶,却要为整场比赛的走势奠定基调。
虽然所有的教练都会希望球员们能百分之百的按着自己赛前和半场时的部署去踢球,但是,谁都知道,足球不是一个有着绝对的死规矩的游戏,加尔帝耶也希望有球员能在僵持的情况下,闪耀自己脑海中最灵光的思维,做出一次决定比赛的进攻动作。
随着比赛的进行,已经获得加尔帝耶和圣埃蒂安球员们认可成为前场核心的帕耶特逐渐游走起来,不再陷入只在一个边路混荡的局面。开启进入攻击型中场的模式。
在丁悦眼里看来,攻击型中场这个概念,可以说伴随着现代足球产生就已经存在。本质上攻击型中场是一些技术水准更高,进攻能力更强的球员个体,由于他们的出色才华,自然在更受人欢迎的球队进攻中能扮演重要角色,因此,从根本上讲,攻击型中场并不是位置概念或功能概念,而是一个能力概念。
总而言之,无论球队采取哪种进攻手段,球都几乎必经这些家伙的脚,而且也只有经过这些人的脚才可能具有稳定性、创造性和突然性,无论是传是带,就威胁程度而言这样的球员是一支球队除前锋之外最高者,而对于前锋和边锋而言这些人是绝对的衣食父母。
所以见着帕耶特开始往中路靠拢之后,丁悦也跟在他身边寻求一些拿球做球的机会。边路已经被各种铁闸锁死,那就只能在中路再做些文章了。
其实丁悦在看帕耶特,帕耶特又何尝不是在看着丁悦呢?
无论是博格西奥还是巴特莱斯,都是在禁区内活动的多,在马图伊迪后撤之后,前场也没有什么能摩擦的点了。
也只有丁悦了。
比赛到了下半场第18分钟,帕耶特再次从中圈队友那里接到了传球,在左路内切,找寻着传球的点。丁悦也和放弃了右边路的位置,把他留给了插上的右边后卫。
禁区弧顶,巴特莱斯见着丁悦跑了过来,一个交叉换位,往右边扯动了些。
帕耶特一脚球再次给到了丁悦脚下。他现在已经十分相信丁悦的持球能力。也相信他的过人能力。
其实就过人来说,很多时候应该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摆脱,第二变向加速,第三就是最后的传射。
而这当中决定整个后续动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就是第一步:摆脱。摆脱过人作为比赛中最具有控制与反控制的环节,表面上看的技术高低,实际上比的是心里想法和对动作的分析能力。
帕耶特自诩在法甲也算是一等
喜欢球王之王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