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北传信与刘备停战,他为的当然不是停战,而是想要让刘备给出一个不进攻士燮的承诺。到底交州也臣服与赵王宫,他不能眼看着士燮将要跌入险境而不闻不问。
士燮险么,燕北觉得是真险。
当燕北意识到曹操进入交州之后,他便发现西南的局势变得极为诡异。刘备北面被马超进攻、南面被士燮进攻;同样的情况,士燮北面与刘备交战、南面为曹操衔尾;曹操更惨,西面与士燮交战、东面与士武作战、北面还要防备着张颌……总之,三方势力挤在西南,全是顾头不顾腚的悲惨状态。
如果士燮不是被曹操与刘备夹在中间,燕北是很乐观其成的,倘若士燮与曹刘二人其中任一易地而处,燕氏的兵马都能给予士燮充足的援助,偏偏他被憋在最里头,非但救不得,燕氏若执意进攻,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士燮被曹刘吞并,并强迫曹刘联合到一起来对抗他。
这是燕北所不愿见到的。
作为苦苦强撑到最后的两个不臣服于燕氏的诸侯,不论从哪个方面去看,二者皆为人杰,若让他们联合一起,没准会生出变故来。
如今既然与刘备达成和议,那么士燮、张辽、张颌三军便能对曹操达成合围之势,想来曹氏离败北不久了。先前一直让曹操走南闯北,盖因没能将其完全包围歼灭,不过这一次曹氏显然不再有如此好运。
比起西南让燕北感到担忧,西域发生的事就让燕北感觉有些好笑了。
麹义出征之时,他是知道麹义心里究竟有多想一雪前耻,带着兵马火急火燎地向西攻去。燕北能想象出待其抵达西域,将如何与贵霜血战一场,但他没等来麹义的战报,反倒等来麹义的求援信。
麹义求援,求的不是兵力援助,而是想让凉州刺史部征发些民夫,在关外修缮过去通西域的商路,其实也就是修路。
至于原因,麹将军在书信中写得很清楚,贵霜的兵先前在边境线上与宋建对峙,宋建有些露怂,不敢与贵霜军直接对抗,被其国中骑兵衣甲鲜明的模样吓住,无甚动作。不过等到麹义的兵马赶到边境,又一不小心将贵霜的军队吓住,吓得他们躲进城中不敢出门。
西域诸国城池不似中原以土木为基,他们的城磐大多是以石为基,并充分利用铁悬门,寻常的撞木等物很难击破城门。西域又缺水缺木,火攻水攻皆不得用。要想击破城池,只有两个办法,要么拿命堆,要么用石砲。
但石砲运不过去,因为西域的道路年久失修,有些地方还断断续续完全被荒漠掩盖,根本无法运送石砲。他们的石砲在玉门关外屯着,麹义是看在眼里馋在心上,因此向陈群提出这个近乎荒谬的要求……在西域修路?
他娘的国中还有那么多地方没有可供骑兵通行的道路,燕北究竟要多鬼迷心窍才会去西域修路?
而且燕北挺纳闷的,按说宋建的兵也不少,那也算坐拥数千上万兵马的诸侯,就算没有因为燕氏对贵霜震慑而发动大军,至少要派出几千人的军队,宋建没把贵霜人吓住,怎么麹义一去就把人吓回城里去了呢?
燕北的疑问在凉州刺史陈群送来的书信中得到解答,麹义是召集了四万军队西出玉门关不错的,但当他发兵走到西域时,他的兵力就不是这么多了。凉州刺史部在后面给他送了三万民夫运筹辎重,辎重队里包括赵云当时带走的驴子。除此之外,麹义的军队非但没有在西域的行军中造成损失,兵力还增加了三万,变成威风赫赫的七万大军。
说实话这有些超出麹义所能指挥的兵力了。
三万军队是乌孙、大宛等国派出的从攻军,就像老大哥娶妻凑份子一样,西域诸国过去向贵霜、汉赵、鲜卑步度根三方势力轮番进贡,但去岁鲜卑为燕氏所击,势力大不如前,而麹义远征西域又极为威风……关键在于,西域诸国比旁人更清楚贵霜国中的内乱,他们甚至不甚清楚汉朝是如何崩溃并在短短十余年间重新由燕氏复兴,但他们知道在贵霜国中已经分裂为数部,甚至显现出无力平叛之态。
这种时候,他们并非必须站出来支持燕氏,但却又不能不站出来。
汉人非常可怕啊!在从前通西域的商贾手里流传到西域诸国的一些书籍中记载着一个恐怖的故事,名字叫假道伐虢。意思就是说他们本来出师有名要打贵霜,但路上一不小心就把乌孙国大宛国灭掉了。
中原的史书流传到西域,基本上可以当做西域母亲晚上瞧见孩子哭闹时吓小孩的启蒙教育书册。假道灭虢只是其中之一,还有像什么同室操戈、卧薪尝胆……妈呀,多吓人啊!
当一个仍旧陷入混乱的贵霜与已经重回强盛的赵国放在一起,西域诸国的明智之士知道他们该选择哪一边。
站队从来不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当他们选择两不相帮,虽然有可能两边都得罪,但因为势弱反倒不会被人视作仇敌,但如果做出选择,那么便必须将抛弃的另一边彻底击垮,否则当贵霜这个庞然大物反应过来,他们谁都不是贵霜的对手。
为了一起将贵霜埋葬,西域诸国可谓不留余力。
七万兵马,尤其在七万兵马中四万都装备着制式兵甲身材高大的燕氏军队而言,贵霜军没有半点继续留在边境的想法,他们只能选择撤回城郭。
贵霜的兵制类似春秋战国,由各地装备精良战力高超的贵族统帅其麾下战力低下数量庞大的农兵构成基
喜欢纵兵夺鼎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