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这一声令下,可以说除了少数的几个人之外,像房玄龄、李孝恭、李绩等人,其他所有文武官员都是懵的,完全不解其意。
尤其是李世民那突然暴怒的姿态,让大殿内的气氛变得格外压抑。
李明安等人忽然有一种心惊肉跳、惶恐不安的感觉。
这不是在讲杜掌柜畏罪私逃的事情吗?
怎么皇上突然下旨把李家成员抓起来干吗?还不准任何人插手和探视。
这赵郡李家不是受害者吗?
皇上是不是气糊涂了,不追究犯罪分子的责任,怎么反倒怪罪起受害者来了?
一连串的疑问在众人脑海中挥之不去。
尤其是大理寺的李宏庆,更加是想不通。
且不说他大理寺本就是负责案件的审理,要在维持受害者权益不被侵害的同时,还要维护律法的公正。
更何况乘风行商还是与他们李家是有过节的。于情于理,他都不允许皇上这故意偏袒。
“皇上不可,乘风商行的掌柜都畏罪潜逃了,您却无缘无故地反倒把受害者打入大牢,这是何道理?这让臣等如何向天下百姓解释?”
李宏庆想阻止高图去执行旨意,按捺不住站了出来,义正辞严地抗议道。
他坚持认为杜文是畏罪潜逃,却根本不知道这是杜乘风故意所为。
只是李世民完全没搭理他,给了高图一个眼色,高图急匆匆地就走了。
“皇上,您这样故意偏袒乘风商行,甚至还要拿受害者出气,不是寒了李家和百姓的心吗?长此以往,百姓对朝廷会怎么看?”
见李宏庆的抗议不起作用,李明安不死心,壮了壮胆,索性把话挑明了。
“皇上,微臣反对!案件还没有查清,王家灭门一案还没落实,皇上您这无疑是在纵容乘风商行。”紧接着另外一名大理寺官员也站出来反对道。
“是呀,皇上,此事万万不可儿戏呀!张尚书刚才提过,乘风商行已有对赵郡李家灭门的意图,我们难道不是应该严格加以防范吗?他们能对长安的李家成员下手,难保说为了利益,再对赵郡李家的本家出手呀!皇上,不可掉以轻心呀!”
一名资历较老的御史看到事态越发不对,苦口婆心地劝解道。
“皇上!微臣反对!”
“……”
越来越多的官员站了出来表示反对。
如果说最开始只有大理寺和御史台的大部分官员反对李世民的偏袒,现在就连刑部和其他一些部门的官员也有不少反对的了。
到最后,一直没有表态敢于直谏的魏征终于站了出来,大声指责道:“皇上,功是功,过是过,不能混为一谈。但是律法是一个国家的基石,不能因为顾忌杜乘风的功,就不对乘风商行负责人进行处罚。”
“毕竟不论事情起因如何,乘风商行触犯律法是铁的事实。皇上可以责令将功补过,免于处罚,至少要表达一个态度。但是您这样一意孤行地刻意偏袒包庇、甚至示好是不对的。”
“皇上可不要一时糊涂,为了一个杜乘风,坏了朝纲,那样只会让后人不齿!”
魏征本不想表态的。
虽然经常挑李世民的不是,阻止他犯错,但是今日此事,如果李世民不下旨把李家成员打入大牢,站在大唐发展的角度上,他甚至愿意放弃一次自己的原则的。
他也是世家的代表之一,但是杜乘风是一个另类。
杜乘风的出现改变了他的许多固有的认知,让他清醒地体会到自己的许多固执的原则,是多么的短浅。
所以,在心里上,他是敬佩认同杜乘风的,对于杜乘风所做的一切,他是支持的,哪怕他们不是一个阵营。
可是此时皇上这样独断专行,丝毫不考虑众多大臣的感受,就有点过了。
因此他不得不站出来表态。
然而不管是魏征反对也好,其他官员反对也好,李世民全然不理会,铁了心地一条路走到底。
李世民猛喝一声,一双威严的眸子射向那些反对的官员,霸道地宣布道:“够了,朕刚才说得很清楚了,此事不得再议!你们都当朕的话是摆设是吗?”
“赵郡李家贪得无厌,此事纠由自取。就算乘风商行不囚禁他们,朕也会把他们全部打入大牢。谁再要为李家说话求情,朕就当做是同党,一并打入刑部大牢。”
这些官员如同统一了说辞一样的竭力反对,身为皇帝,又如何看不出他们这些人心中的那点小九九。
这背后如果不是有人在指使鼓动,他怎么也不相信。
杜乘风甚少出现在朝堂,谈不上得罪过哪些官员。
相反因为他之前所做的一系列贡献,朝堂内绝大部分都是敬佩他的官员。
加上之前李孝恭跟他提及的事情,李世民几乎可以肯定,陇西李家的人一定也是因为利益问题,和乘风商行发生了冲突。
为了维护他们的根基,挽回他们的面子,才煽动这么多官员一起,对乘风商行落井下石,甚至狠不得乘风商行彻底倒闭。
或许是基于李世民最后一句话的震慑力,之前跳得欢快的那些官员一下子全部噤声了。
事已至此,陇西李家的人也看到了李世民坚决的态度,根本没有一丝转寰的余地。
虽然他们不明白为何李世民说李家成员是纠由自取,但是他们也不想为了一点面子而锒铛入狱。
包括这一切的挑起者长孙无忌也沉默了。
从今天一上朝,他的心情就
喜欢盛唐之帝国崛起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