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山至今还记得,他被宣布成为《晚间》第三制片人后,来到牛小斌办公室聆听密训的一幕。牛小斌第一次没有霸气外露。他像一个小偷哄骗未成年的孩子去帮他偷东西一样,不怎么自信地看着陈家山说:“他江平算个啥啊,就是个老成持重;他朱佩琪算个啥啊,就是有点小才。你呀,就跟他们干!出了问题我给你兜着……”
陈家山当时听得心惊胆战。显然,牛总的意思是,陈家山你要在斗争中争取做事的机会。这对于以“与人为善、和为贵”为处世之道,在和风细雨中长大的陈家山来说,无异于当头棒喝!这是在颠覆他的三观。他很痛苦!在他眼里,高高在上,犹如站在神坛上的牛小斌曾经那么伟岸。此刻,他觉得牛小斌很阴险。朱佩琪一直被他视为“自己兄弟”,今天他却当着一个不是兄弟的人说自己兄弟不算什么,鼓动别人跟自己的兄弟干。看来,在牛的眼里就没有什么兄弟不兄弟,那都是挂在嘴边糊弄傻子的说辞。谁能做成事谁就是自己人。谁能做成事还能向自己示好,谁就是自己兄弟。
没想到这么一个小单位,里面的人也这么野,这么狠,这么无法想象。
没认过输的陈家山,尽管纠结,但不会选择退缩。因为他已经到了想证明自己价值的年龄。
“为了公家的事,和别人拉仇恨。傻呀?”这是后来朱佩琪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不知是别人的提醒,还是他自己的顿悟。但都是后话。如果当时他听到了牛小斌对陈家山说的这番话,也许好多事就不会发生。可惜,历史不会重来。一场惨烈的明争暗斗就要拉开帷幕。怕陈家山放不开手脚,牛总还给他树立了一个“戏”里的榜样。
“你过去之后,最核心的任务就是教这些年轻记者怎么做片,把他们的业务能力提上来。操,我最近看了一部电视剧,叫《人间正道是沧桑》,你现在的角色就是里面那个老二,孙红雷演的那个杨立青。在多少集的时候,”牛小斌一拍脑门,陷入沉思:“想不起来多少集了,就是杨立青落难在一个少数民族村里,然后被敌军包围,杨立青手把手地教那些拿了一辈子锄头的农民怎么打仗。结果楞打胜了。你看看那个精神头儿。你现在就要学杨立青。建议你回去在网上找出这个剧来看看……”
好了,有方向有榜样,你可以干了!
回去之后,陈家山找到了《人间正道是沧桑》,从第一集开始看,看到第十一集的时候,发现了牛总说的那个情节。看得热血沸腾。刹不住车了,最后一口气从头看到了尾。他觉得他可以成为杨立青那样的人。
陈家山的加入,在江平和朱佩琪眼里,显然是来羞臊他们的。《晚间》收视率好转之日,就是陈家山羞臊他们成功之时。那能让他成功吗?尤其是朱佩琪,把陈家山当成了死对头。曾经在新闻评论部一起探讨节目一起喝酒吃饭的哥们儿,好兄弟,好像都变成了童话故事。就跟没发生过一样。他比原来更加独断专权,嚣张跋扈。对陈家山提出的一切想法和举措,不管是在公开场合,还是私下讨论,连想都不想,张嘴就是反对。甚至不惜人身攻击。好在陈家山进台比他早,资历比他深,心胸比他还开阔。战略上还能做到蔑视。战术上,他一次次惊诧于小猪佩奇的简单粗暴、歇斯底里。
也许就是在那个时候,陈家山潇洒爱自由的射手座楞给逼成了忍辱负重的摩羯座。
那一年,吕东还是《北江零距离》的制片人,在牛小斌面前还没有发表意见的资格。尚且自顾不暇。好在后来,江平由最初和朱佩琪一个战壕,逐渐转变成了坐山观虎斗。因为他算清了账:《晚间》好了,他这个第一制片人最先受益。
形势比人强。
一年之后,《晚间》的霉运走到了头。开始触底反弹。突然有一天,密密麻麻的收视数据报表上,《晚间》竟然上了1。最初大家以为不过是个偶然现象。谁知后面一连几天都到了1以上。收视率就这么莫名其妙地涨了。又转过一年,《晚间》竟大步跨进了全台自办栏目收视率前五名。单日收视率经常排在全台第一。在其他栏目收视率均出现下滑的情况下,《晚间》成为全台唯一一个收视率上涨的栏目。
《晚间》走出了低谷。第一制片人、第二制片人在台里走路高高地昂起了头。他们早把“这是陈家山羞臊他们成功的标志”忘得一干二净。《晚间》好了,如果lùn_gōng行赏,前两位也是他们。陈家山很纳闷,新闻工作者是如何把政客的嘴脸学得这么出神入化。
勉强能拿来解释的,也许只有那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晚间》的巨大转变,没有人替他们主张什么权利。甚至年底的“优秀栏目”评选也跟《晚间》没有关系。大家心知肚明,都是因为上面没人。貌似朱佩琪有牛小斌撑腰,但这一切的变化能算到你朱佩琪头上吗?况且,别的栏目虽然收视率在降,但人家是从辉煌和顶峰往下降,你《晚间》算什么?陈家山的努力,只是证明了“《晚间》有存在的必要”。
牛小斌没有因为《晚间》的改变而喜欢上陈家山。因为陈家山还是一如既往地那个“德行”:说话脸上不堆着笑,从来不主动找总监汇报情况,过年过节不懂得表示心意。这种不会来事、不识时务的人,老牛都不看成是“自己兄弟”。
牛小斌离开电视台后,陈
喜欢电视人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