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部搞的“共享单车”大受员工的喜爱,但这样一来就有了个问题——露天停放的自行车很容易就导致坐垫破损,钢圈生锈等。因此为了方便停放,行政部又在办公楼、住宿楼以及几个实验室外面修了几个车棚。
名义上是车棚,但因为修得过于漂亮,以至于人们觉得不应该叫车棚,而应该叫伞亭。
——因为它下面还挂着无数把可以随便取用的“共享雨伞”。
这些微小的举措,让整个科技园有着超越时代的温馨。
作别席小丁,苏远山骑着自行车前往光学实验室。
今天来的客人身份很不一般,是中科院长光所精密仪器与装备研发中心和清华机械电子系的人。
按照来人的规格,他们应该是由苏远山或者席小丁亲自迎接才对得起身份。不过根据远芯的架构,他们的对口单位应该是产学研部门,而那恰好又是苏星河教授的口子,因此忙不过来的苏星河教授便让自己现在带的博士生齐友光代替自己,并与郑振川他们一起把人接到了远芯。
而且最重要的是,苏远山知道这两个单位过来是想干啥的……
他需要摆一下谱。
……
进入光学实验室,苏远山先和几个熟悉的研究员打了个招呼,又拨通了郑振川的电话,得知他们在六楼会议室后径直上楼。
会议室里,郑振川,赵凯东,以及才从霓国返回的曲慧齐聚一堂,除此之外还有三个陌生的面孔。
现如今,郑,赵,曲慧,他们三人已经成了远芯“合作分基地”的“三巨头”,端的是把远芯当成了自家。特别是曲慧,从来都没认为自己是“外人”。
“山总来了。”曲慧坐在门口,先一步发现了苏远山,并对他打了个招呼。
冰雪聪明的她知道这个时候喊苏远山“山总”,那苏远山一定懂得起自己的意思。
苏远山也笑着点了点头:“曲博士好,郑工,赵工,几位好。”
郑振川和赵凯东对视一眼,心道苏远山这家伙果然不是省油灯,当下一笑,也不拆穿他,点了点头后给苏远山介绍道:“给山总介绍一下,这是长光所精密仪器中心的李克清主任,清华机电系的肖扬教授。”
“李主任好,肖教授好,刘博士好。”苏远山连忙上前几步,冲着站起身的三人挨个握手,笑眯眯地道:“欢迎欢迎。”
“呵呵,山总年轻有为啊!”李克清五十出头,虽然头上一圈地中海,但他丝毫不介意,不像那些官员,非得在边上留着一溜长发然后翻过来盖着,而是直接剃成短发,看起来颇有几分智慧之光的味道。
“李主任谬赞了。”苏远山呵呵笑道:“快请坐。”
“嗯,好。我们就废话不多说了……你们应该收到机电部的意见了吧?对此远芯是如何考虑的?”
“我们啊……”苏远山轻轻叹了口气。
这三人的到来,说起来话很长。
在一年以前,苏远山就对郑振川提出了一个想法,就是对光刻机的工件台进行改造,朝双工件台方面努力。
对此郑振川的答复是,中科院里面对这个改造很感兴趣,然后就让长光所的精密仪器研究中心负责尝试了。
后来精密仪器研究中心搞了几个月,发现自己搞不定,就拉上了清华机械电子系,组成了个联合攻关小组……
然后……他们居然还搞出来眉目了!
最起码,他们已经克服了原理上的困难,找到了设计思路。
既然克服了困难,那么接下来就是完成设计,然后进行工程测试了。
经过远芯这几年不断的产学研推动,无论是清华也好,还是长光所也罢,早已知道这种技术不能只停留在纸上,或者实验室里——特别是双工件台的构想,在此刻甚至是领先世界的idea!
所以当然是越快完成技术,越快推出市场越好。
但要推出市场,在现阶段,光靠精密仪器研究中心和清华还差点意思。甚至不客气的说,要造出工程原型,都还差点意思。
现在谁都知道,光刻机早已经变成了远芯在拼命砸钱主导,国家在提供技术储备辅导的项目了。光刻机相关的技术,是绕不开远芯的。
因此,他们来,便是为了拉上远芯。准确的说,是盯上了远芯从霓国进口的那台山崎马扎克机床。
为了这台四轴母机,苏远山说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只有夸张,但确实是来之不易——它是目前国内买到的最先进的数控机床,也是最昂贵的。
当然了,苏远山买不是以远芯的名义买,而是让孙西慧那边买回来的。
苏远山知道,这玩意,过了这村,就没有这店了。
而所谓机电部的意见,便是希望远芯能够……充分的把采购到的设备“利用起来”。
……
“机电部的意见我们已经收到了,原则上,我们还是很同意的。”
苏远山打了个不大不小的官腔,扯了个原则。
他知道这两家的来意——无非就是想拉着远芯搞个精密仪器厂,而且还要让远芯当冤大头。
苏远山倒是不介意当大头,可在商言商,出钱可以,但冤大头不行。
拿机电部来压都不行。
“原则上同意……怎么说?”李主任笑眯眯地看着苏远山。
“这样说吧,李主任。我们希望看到你们的真实的进度如何,并以此来决定,我们是否有继续合作的意义。”
苏远山一摊手,很坦白地道
喜欢1991从芯开始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