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这个年代,互联网高度发达,信息传播快速,所以观众选择很多,而竞争也大。
但好处是,好的作品很难被埋没。
《十一月的肖邦》传播速度很快,尤其是决赛的时候是4月24周六,第二天也就是4月25日的时候是什么日子?是周日,但也是为五一假期补班的日子。
所以昨晚看的人如果不算主流,但是今天上班磨洋工的还会挺不少的。
看视频什么的,有点明目张胆。
但是听听歌可以的。
于是一整张专辑上线,这时候最爽的,就是那些暂时之前都没空听得:
光是一次性听完可以说是绝对热度不低的《夜曲》《发如雪》《一路向北》《珊瑚海》《枫》,还都是新歌,完全就是爽到爆好么...
现在有一首好歌,都恨不得循环听到烦。
这下更好,五首歌循环,似乎连今天要补班的怨气都少了那么几分,更别说剩下的也有各自的爱好者。
音乐是真的能改善心情的。
尤其是高质量的音乐,可以反复循环真的很久。
因为简单的音乐,要达到一个反复循环的程度,相对来说是比较难的,尤其是如果不是民谣/摇滚之类的类型,如果太简单的话,听多了就觉得单调。
而《十一月的肖邦》这张专辑,每一个制作水平都是很高的。
可以反复听,反复品味。
然后或许就会忽然发现惊喜:“胜败的对比,是残酷的可以,运气从来就不在我这里,实力没办法模拟”,原来《飘移》里的心境是这样的么...
多声部人声叠加的制作方法,太过精致...
以及得飘得飘得咿的飘居然是源自《凤阳花鼓》...
这些,在下午1点的时候开始迈向高潮。
花姐是观察了的:
因为正常情况下,一来叶青的专辑现在都是中午12点发售,二来现在已经经历过了一上午的发酵,所以上网冲浪听歌比较频繁的,基本上都知道消息了。
好听的话,传播更是迅速。
更何况每次叶青发新歌的时候,都有一大批公众号自媒体之类的,反复给出自己相关的鉴赏。而叶青这边呢,完全不用买什么通稿。
因为这些人,必须靠夸赞叶青的新歌好/找到新专辑不同的地方,来吸引粉丝/彰显专业/分析品鉴...
所以都是自发的。
而且这次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叶青难得发专辑之后,还配合着营业。
甚至不只是配合着专辑营业。
马上《不能说的秘密》也要上映了,这就意味着,这次的音乐狂欢还会继续...
...
“这么顺当的么?”工作室内,叶青笑了笑。
他其实也有那么一点想过,会不会新专辑发行之后,大家对看他的“超长新歌mv”会不会有点腻了。
毕竟已经听过专辑那么多首了。
到时候观众也不知道《秘密》成片究竟如何——毕竟他们要瞒住最后的大反转嘛,所以如果花一部电影的钱去看,会不会有人觉得不值?
对于这个,花姐依旧是笑道:“当然顺当了。”
说着,她边走边继续:“你不要以为大家吃了好吃的,就不想吃更多的好吃的。”
“一个人,吃了松茸鲍鱼鱼子酱,也不会减少他尝试黑松露的兴致。”
叶青就故意道:“有人也不喜欢吃鱼子酱,黑松露啥的...”
“比喻嘛。”
花姐下意识地应了句,随即看着叶青笑得满脸狡黠,只能无奈叹气:“你其实不是很担心的,对吗?”
“对啊。”
叶青摊摊手,道:“这个电影本身质量就是很棒的,主打卖点,其实不只是歌曲。
只是说现在我们不能太剧透,所以只能靠着少数的点宣传,捂得比较严实。但等电影上映之后,口碑自然会发酵的。”
他们这个片子,和其他的还不一样。
动作片什么的,完全可以给你全程剧透了。反正就是飙车+在楼上跳来跳出+在车上跳来跳去+美女出场+各种打来打去...
就哪怕是漫威这些超级英雄片。
尤其是以前的,基本上都是一个套路出来,差不多的公式可以直接套上去。
但是《秘密》还是有电影在艺术上的追求的,但凡有这种追求的,都不可能让你从头猜到尾。
“说的也是,我其实也不太怀疑的。”
花姐又走了回来,手里的日程表又涂涂改改,继续道:“那现在我们还是...”
“还是继续关注专辑。”
叶青示意花姐把今天的东西传过来,于是桌面上很快出现了代表性的评价:
“17年听叶青,18年叶青,19年20年叶青,到了21年还是叶青,以此类推,十年之后ktv里依旧会响着叶青的歌曲,这点可和每年的部分流行歌不一样的。
“我已经习惯了叶青新歌秒杀全场,但是朋友们,你们不要笑得太早啊?我告诉你们,你们现在听得越起劲,到时候抢演唱会门票就越难抢,朋友们,注意收敛啊,不要到处传播,这样我们就能抢到票了...”
“没用的,我们学校广播台今天中午循环播放叶青的新专辑。长此以往,越来越多学生成年上大学然后工作,叶青的门票至少在我遇见的十年内,都会依旧这么难抢...”
这个节奏一出来,评论区瞬间就跑偏了。
一群人纷纷出谋划策,各种讨论着如何抢门票这件事情。
至于偶尔也有人蹦出来说“我觉得不如
喜欢从选秀回锅肉开始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