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涵和姐姐两个人在屋里坐着,姐姐静雅陪着她唠嗑。外面传来母亲的声音:“孩子他爹,你这是走了多远啊?咋这时候才回来?呦,今天倒是收获不少啊,野鸡,兔子,还有狍子呢,这下可好了,除了自己家吃的,那狍子还能卖两个钱呢。”薛氏非常的高兴。
“咱们村子附近,都让人给打光了,我这是跑了老远才打回来的。饭好了没有?我可真的饿了。”静涵的父亲说道。
“老大回来了啊,饭都好了,咱们赶紧吃饭吧,这一天,也该饿了。”静涵的奶奶看见儿子回来了,心疼的了不得,赶紧的开饭。“老二媳妇,你在哪磨磨蹭蹭的干什么呢?赶紧的领着孩子过来吃饭,老大媳妇,把静涵和静雅也都叫出来吧,我看静涵应该没啥事了,大家一起吃还热闹。”
“哎,娘,我这就去叫。”薛氏进了屋,“静雅,静涵,下地吃饭了。静雅,你扶着点妹妹,她这病刚好点。”
静雅先下地,然后伸手扶着静涵,帮她穿上了鞋子。两个人都来到了东屋,屋里放了两张桌子,炕上一桌,地上一桌。炕上坐着一个老头,应该是静涵的爷爷,老太太也在炕上。另外还有一个女人,二十八九的年纪,长得倒是不丑,不过神情上,总带着一点别人都欠她钱似的感觉,这个就是二婶了。还有一个男人,年纪大概也有三十来岁,长得浓眉大眼的,上翘的嘴角,即便是不说话,也让人感觉在笑似的。这是静涵的父亲,许志新。
另外还有两个人,是静涵的五叔和小姑姑,那个小姑姑一看身子就不好,脸色有点青白,没有血色。
地上的这桌,就静涵姐妹,还有两个男孩,他们是二叔家的儿子。
桌子上摆着一小盆炖的干豆角丝,一盘芥菜腌的咸菜,切得一块块的。主食就是玉米饼子。在静涵的面前,还有一小盆的鸡汤。
“好了,都吃饭吧,老大媳妇,你爱坐在哪就坐在哪吧。赶紧吃饭。”老太太说道,“静涵啊,把鸡汤喝了,你这病的不轻,得好好的补补。”
静涵用小碗盛出来一小碗,剩下的让姐姐帮着端到了炕上那桌去,“爷,奶,你们也喝点,还有小姑,她身子弱,我都没啥事了,再过两天就好了。”初来乍到的,虽说有原主的一些记忆,可是有的东西,还是小心一些好。这家里人看起来还挺和气的,适当的讨好一下老人,应该没错吧。
奶奶把鸡汤放到了小姑的面前,“慧心啊,你也喝点吧,这是你侄女孝敬你的。静涵这个丫头,从小就跟你好,也算你没白疼她。”女儿从生出来,就身体不好,三天两头的就有点小毛病,大家也都习惯了。
“娘,大哥今天打了不少的东西回来,咱们明天是不是可以做点好吃的了?”二婶魏氏看着那鸡汤,说道。
“吃吃吃,你就知道吃,咱家还有老五没说媳妇呢,今年秋天老五还得参加乡试。哪一样不用钱?都吃了,拿啥换钱去?”老太太白了二媳妇一眼,然后对大儿子说道:“老大,明天把那只狍子卖了,留下兔子和鸡。快清明了,老三老四都得回来,到时候做点吃的。咱们也好些日子没见着点油腥了,该好好弄点吃的了。”
“哎,娘,我知道了。山上的棒槌也该做棚了,过两天得让老五帮着我去把棚都做了。多亏去年就把柱脚都砸好了,只要把上面钉上就行了。”许志新咬了口饼子,才说道。
“老大啊,过两天我和你们一起去,这春天的活多,咱们得抓紧干。除了棒槌地,还要种地呢,地里的苞米根子也该刨了。”老爷子那头也出声了。
静涵默默的把鸡汤喝了,然后就吃了点饼子,这玉米饼子太粗了,吃着都有点拉嗓子。使劲的把饼子咽了下去,然后赶紧的吃了点豆角丝。原主只不过是个八岁的小丫头,挺多事也不懂,她的记忆里,也不过是家里这些人,剩下的就不太清楚了。静涵刚刚听父亲的话,知道这个地方是种人参的。人参,土话就叫棒槌。听这意思,已经开始种植人参了,这到底是那个朝代呢?看穿着,倒不像是清朝,难不成是明朝?这个问题,还得慢慢的研究啊。看这个家吃的饭菜,就知道日子过得也不太好。原主的记忆里,还有两个叔叔,一个在镇上坐馆教书,另一个在县城的药铺里当个学徒,日子应该不错才是啊?真是奇怪了。
一顿饭还没等吃完呢,外面就有声音,文昌跑出去看了一下,“爷,奶,是林家伯伯来了。”
从外面进来了三个人,一个大人,领着两个孩子。大的有十岁左右,小的五六岁,都是男孩。“许叔,婶子,俺这几天出门了,没在家。也不知道你家静涵为了救俺家子文,大病了一场。这不,俺刚回来,就过来看看静涵。”那个男人手里还拎着东西呢,把东西放到了炕上。“叔,这是俺的一份心意,你别嫌少。要不是静涵,可能俺家子文就被水冲走了。结果,害的静涵生病了。子文,还不过去谢谢你静涵姐姐。”
那个小男孩来到静涵的面前,“姐姐,谢谢你。害的你生病了。”小男孩不好意思的挠挠头。
静涵摸了一下他的小脑袋,“以后可千万别到河边去了。”其实静涵现在想想,也是够危险的。自己也不过是个八岁的小女孩,不过是个子比同龄的孩子略高一点而已。小河的水不算很深,大概也就到静涵的大腿根,可是对于五岁的孩子来说,就得到腰了。当时静涵看
喜欢长白山下好种田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