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第一个田螺的时候,明珺几乎是硬着头皮。
其实,把田螺肉挑出来放在碗里,没有了那碍眼的螺壳观感,白嫩嫩的肉块,上面淋着香喷喷的蒜蓉,看起来倒是惹人垂涎三尺。
肉质很鲜,微微的韧劲,又不至于让人嚼不动。
吃田螺,对其他人来说,胜在那份闲情逸致,对明珺来说,是缅怀那一份思念的情怀。
再有一种让明珺比较钟情的美食——豆腐酿,其中以黄姚的最为出名,秘诀在于黄|姚古镇有一口千年古井,古井中的那一捧好水,用那种清冽的井水泡黄豆、磨豆腐、煮豆腐,才让制出的豆腐酿如此好口感。
明珺这一次虽然无缘品尝到,但榕城的也不错。
圆圆扁扁的一块,外形看起来比较独特,两面煎得金黄,入口又嫩又香又脆,里面的馅又香,口感极佳,直叫人回味无穷。
难怪大文豪苏东坡曾赞赏道:有此物在桌,又何必鸡豚?
将鲜嫩的水豆腐放入盆中抓烂如泥,滤干水,用手捏成团。将猪肉、虾、花生、蒜、葱、盐、木耳、五香粉等剁溶为馅,还加入糯米。放馅封口,再一个个搁上烧开的油镬上煎或者油炸,待表皮呈黄褐色时起锅,沥干多余的油,稍后再次入镬,吃的时候还要加豆豉水、酱油等焖透,或放进火锅里煮。
如此的制作之后,味道充分渗透,香气扑鼻,色香味俱佳,别有一番风味。
明珺品尝过后,真心感觉香鲜得不得了,包着的糯米还很有嚼劲,吃了一个还想吃一个,根本停不下来!
还有一道小吃——粉饺,饺子是很寻常的小吃,很多地方都有,但这种粉饺,明珺还是第一次见到。
粉饺最正宗的源头是在南(nn)宁,水街粉饺可是与老友粉齐名的。
“忘记多少珍馐佳肴,忘不了水街粉饺”。
粉饺最大的特点就是用糯米粉蒸熟作皮,极富有弹性。因为南方人不习惯吃面食,却对大米情有独钟,粉饺就是北方饺子在南方的本土化后的产物。
等到蒸得香飘四溢时出笼,浇上黄皮酱,洒些许油星,便是一味绝佳的美食。
一盘粉饺摆在明珺的桌子上,眼前的粉饺,粉皮光滑透亮,晶莹剔透,饱满圆润,皮质结实有嚼头,用料特别厚实。瘦肉和马蹄剁碎作馅,鲜香清爽。
据说,这种粉饺即使多次抛起来也不会烂。
与北方饺子的肉味浓郁、广(gd)东饺子的清爽相比,这里的粉饺味道带着浓郁的“西南风”——酸甜中带着肉香,馅是广府风味的冬菇肉末,皮和潮|州粉果相似。
粉饺之所以能传承百年,靠的是独一无二的纯手工制作工艺。做粉饺要用优质的米,经过泡、洗、挑选、磨米、调浆、蒸制等十几道纯手工制作工序,在这过程中绝对不能加任何添加剂,搓出来的粉皮自然厚实有弹性,蒸熟后也结实有嚼头。当然,在这过程中作用最大的还是米质,米质的好坏决定了粉皮的品质。
粉皮做好之后,将瘦猪肉、虾米、香菇、木耳、莲藕、马蹄等制成馅心,然后包成饺子。蒸熟后就可以上桌,蘸酱、醋等不同的调料,就有不同的风味。
明珺的蘸酱,是一小碟黄皮酱,酸酸甜甜的,蘸着粉饺,味道浓郁而令人开胃,让人忍不住大快朵颐。
明珺抱着随遇而安,遇到心动的美食就去尝一下的心态,但吃着吃着,突然感觉胃有点不舒服,可能那盘炒田螺放的辣椒太多了,平时吃惯清淡的,猛地吃了那么多辣的,肠胃有点受不住。
幸好,这个时候正好路过一家买凉茶的小店——梧(wz)州凉茶。
在两广,像这种街头巷尾的凉茶小店是很普遍,各种功效的凉茶都有,价钱也不贵。比如某老吉和某多宝,原始配方就是在凉茶文化很强盛的花城诞生的。
而据称,凉茶的鼻祖就是梧(wz)州凉茶,早在一百多年前,梧(x)西人的迁徙传到了广(gd)东以及东南亚等地。
两广等地因常年温暖多雨、湿气重,生活在当地的人们就很容易生“火气”,尤其是吃过油炸食品,休息不够都容易让“热气”爆发出来,随之咽喉、牙龈部位都会有强烈的不适感。因此,民间历来有喝凉茶消暑祛湿的传统。
小小一杯凉茶,第一口喝到的只是草药的清苦,留在心中的却是阵阵的甘甜。
“大病找医生、小病喝凉茶”,反映的就是两广人的这种凉茶文化与凉茶情结。
凉茶铺里,摆放着几个葫芦状的大铜壶,一列青花粗瓷大碗,墙上挂着些干草药物,散落着几张待客的木凳,客人或坐或立享受着店主用十几种药材配制的凉茶。
从地道的生冲雷公根、鸡骨草、某老吉(正宗的王老吉是非常苦的,疗效却非常好)、二十四味、五花茶,发展到现在的祛湿降火凉茶,平肝静气茶,清热解毒茶等系列产品,既可以在小店里喝完就走,也可以瓶装外带。
不过,明珺通常嫌苦,不得迫不得已不会选择凉茶,而是选择龟苓膏。
龟苓膏也是历史悠久的传统药膳,相传最初是清宫中专供皇帝食用的名贵药物。
它主要以名贵的鹰嘴龟和土茯苓为原料,再配生地等药物精制而成。药性温和,不凉不燥,老少皆宜,既清热去湿,旺血生肌,止瘙痒,去暗疮,又能润肠通便,滋阴补肾,养颜提神,最关键的是,加了蜂蜜或者炼奶、椰子汁,味道还很好,比苦哈哈的凉茶
喜欢美食摄影师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