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有点开玩笑了,去央视硬来?
作死啊?
廖凡义有点没搞懂。
怎么就邹成斌带了句话,到你们两个这儿,就成了硬来了呢?
好吧,门道确实有点绕。
可是,还别觉得做作,不仅仅是官场,职场如此,明白其中的道理,就是普通的人与人相处,其实也用得到。
这里面有个大前提,那就是,邹成斌看到了洞察模型里的前黑板,也提高了警惕。
邹成斌有远见的认识到,洞察模型里的前黑板,就是他们这些官媒,或者说严肃媒体未来很可能面临的危机。
也许不光是他一个人意识到了,上层的一些领导也看到了,或者根本就是上面领导授意邹成斌去提防央视被休眠效果危害的可能。
那齐磊是怎么看出邹成斌有这个想法的呢?
是从今日说法那个事儿,邹成斌的第一反应看出来的。
他关心的是公众反应和收视率,而不是后果。这一点,不符合一个资深台长的正常操作。
可别觉得,这仅仅只是邹成斌的眼光与敏锐。
到了邹成斌那个位置,即便他敏锐,而且也有远见,却不能轻易表现出来,尤其是今日说法那件事。
那次齐磊是完全脱台本儿,算是摆了央视一道。现场直播,在所有人都不知情的情况下,自由发挥。
也就是小撒个人能力太强,掌控了局面,换一个主持人,就是一场重大播出事故。
这样的情况下,一个台长,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调查事故,为上级调查做准备,甚至要开始提前准备,预防舆论危害,而不是第一时时间去查什么收视率。
而且,做为一把手,八百只眼睛盯着你,全台的心思揣摩着你,稍稍一点点反常的举动,就会被解读,被放大,从而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就算邹成斌那个时特别想知道收视率的数据,他也不能这么做,会被误读的。
这就好比隔壁王寡妇来借酱油,你的第一反应不是借还是不借,而是换了一身新衣服,让王寡妇进来坐坐。
你看你媳妇怎么想,让不让你跪榴莲就完了。
而有了这个大前提,齐磊、董北国才会说有希望让向往的生活进央视。
因为预防严肃媒体陷入困境,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接地气。也就是下沉到百姓中去,得民心谁也不能把你搞休眠。
当下这个时代,应该没有比向往的生活更接地气的综艺节目了。
那为什么董北国不直接找邹成斌、或者在央视相熟的关系去推荐向往的生活呢?
反而对廖凡义说,“直接找邹成斌,这事儿就黄了?”
其实这个原因不用解释,换位思考一下就明白了。
如果,央视那天的例会上,向往的生活邀请央视采购的消息不是从采购部门一级一级报上来的,而是哪个和董北国相熟的台领导,或者干脆就是邹成斌直接提出来,想象一下,当时会是什么气氛?
邹成斌只是提议要未雨绸缪,要学习学习,底下的人已经在说把谁的节目挤掉这种话了,已经把情绪表现出来了。
可要是由邹成斌把这个事儿直接搬上会议桌,“北广有个向往的生活,希望央视买下来。”
那当时的讨论,还有事后的反应,会比现在强烈一万倍。
他就没有转圜的余地了,也没有操作的空间。
邹成斌做为台长,他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影响,一旦把他逼到墙角,要么坚决促成,要么知难而退。
而且,最后因为顾全大局而放弃向往的生活的可能性也很大。
甚至可以说,一点机会都没有。
因为只要董北国电话一打过去,邹成斌知道北广想通过他来让节目进央视,第一时间就会有判断,这事儿可操作性有多大。
一旦判定不大,那他连搬上会议桌都不会去尝试,会直接决绝董北国。
而现在多好?
通过正规渠道一级一级上报,和任何主要领导都没有关系,邹成斌可以以一个局外人的视角进退自如。
例会上,可以随口试探一下主要领导的想法,一见阻力太大,马上退回来再图它进。
可别觉得这是官场权谋,职场规则,其实这是任何人都适用的处事之道。
所谓招式不能用老,做人留一线,都是这个道理。
留一线,留的不是别人的生路,而是自己的退路,留的是辗转腾挪的空间。
本来呢,董北国和齐磊也只是考虑到这一步,给皱成斌留操作空间,也给北广在央视的那些关系留点空间。
到这一步,就够了。
内部有邹成斌,外部的董北国、齐磊再继续想办法,两方达到默契,之后大家找一个时机,再去通个气,研究一下哪里有困难,哪里可以作为突破口。
有台长里应外合,这事儿就有做成的可能。
当然,也仅仅只是可能,毕竟央视内部的分歧其实是很大的,连邹成斌这个台长都不得不有所顾及。
只是,齐磊和董北国万万没想到啊,邹成斌让马远带了这么一句话过来。
“他对洞察模型感兴趣,有空让两人来央视给我们讲讲课。”
前半句,对洞察模型感兴趣,是在表明立场。咱们确实是一伙儿的。
洞察模型里能让一个官方电视台台长感兴趣的,不用想也知道是前黑板的休眠效果。
同时也是一个提示,“如果你们没有突破口,那休眠效果就是一个不错的突破口。”<
喜欢重生之似水流年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