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宫前朝的芳华殿上,此刻重臣云集,都由衷地向皇帝道喜,崇祯则笑容可掬的给予回应,心中感慨万千。
胜利带来权力。
对崇祯而言,这一场胜仗的意义怎样高估都不过分。
他由刚继位之时那个十七岁的少年,经历了十七年的风风雨雨,最后离京南下,几度在生死边缘走过,对权力这两个字有了更深的理解。
他渐渐明白了自己权力的来源,自己是怎样几乎失去了这种权力,现在又是怎样慢慢找回来的。
帝王的权力大抵可以分为两层,一层是名义上的权力,一层是实际上的权力。
名义上的权力,或载于典籍制度,或依托于那些数千年来形成的不言而喻的礼法和规矩,所谓天赋君权是也,只要登上了这个位置,名义上就具有了这些权力。
实际上的权力要复杂的多,是随着人们对君主和朝廷的判断而起伏不定的。当臣民不再尊崇、信任、敬畏这个君主的时候,那些名义上的权力就会大打折扣,甚至终于沦为纸面上的权力。
这就是所谓的政令不出京,甚至是政令不出宫。
这两样事情,崇祯都曾经历过,所以现在当他看着殿中的群臣那种既兴奋、又恭顺,同时又带有敬畏的神色时,便更加体会到权力失而复得的不易。
也难怪群臣会有这样的表现,实在是这场胜利的意义确实不一般,击败刘泽清的三万人,生擒刘泽清本人,这要比击败某一名闯贼大将的三万兵马,带来的震撼要大的多。
官军在对流寇的作战中,并不缺乏胜利,即使到了后期,也仍有击败流寇数万人的例子,但是这些胜利,已经严重依赖于武将个人的意愿,想打就打,不想打就跑,万岁本人和朝廷都拿他们毫无办法,威严荡然无存。
现在,大家认识到,万岁又握住了鞭子。
剪除刘泽清的旨意,是以手诏的形式下达的,是密旨,除了接旨的周世显和李邦华之外,在朝中便只有史可法和倪元璐两人预先知道,这些天里面,除了守口如瓶之外,也是日日担心,直到现在才算放下了心。
其他的人,在被召进宫内的时候,已经知道了胜利的消息,但是详情却还不能了解,都急切的等待着万岁的宣示。
“史可法,你把奏疏给大家念一念吧。”
今天逢十,本来是不用上朝的,大臣们都是在家中被传旨的太监召集过来的。
按照崇祯的旨意,要召六部九卿全到,这其中就分出了大小九卿。
六部尚书加上左都御史、通政司使、大理寺卿,叫做大九卿。
太常寺卿、太仆寺卿、光禄寺卿、翰林学士、国子监祭酒这些职位,算作小九卿。
这些人里面,崇祯点名史可法这位兵部尚书,把这作为一种荣誉。
“是。”史可法躬身答应。
临时进宫带班的临淮侯李祖述,恭恭敬敬地从崇祯的御案上取过奏疏,转身走到大臣们的班列之前,交在史可法的手里。
史可法自己也还没有看过这篇奏疏,从李祖述的手里接过奏疏,先快速浏览了一遍,然后念了起来。
他的官话说得很好,抑扬顿挫,一字一句都让大家听得很明白。
这封奏疏是李邦华的幕僚高西平的手笔,但却是以驸马周世显的口吻和名义来下笔的,非如此不能把整个战役的过程说清楚。
奏疏说得很详细,从校场大营行祭开始说起,如何过江,如何在浦口大营、宝应县驻扎两晚,如何趁大雾袭破姚文昌的营盘,如何在第二天与长山兵联手,先后击败李化鲸、郑化龙和刘泽清,漕督李邦华及陈明熙如何夺占淮安全城,最后刘泽清是如何走投无路,就擒于柏天馥的大营之中的。
高西平的文笔不错,把整个过程说的非常明白,大臣们听到最后刘泽清就擒的时候,顾不得君前失仪,忍不住轰然叫好,向崇祯道喜之声又起。
像刘泽清这样恶名昭著的藩镇,文官们是深恶痛绝却又无可奈何,所以在剪除刘泽清这件事情上,他们是坚决站在皇帝这一边的。
奏疏还没有完,下一个部分是查抄刘泽清家产的结果,大臣们听说还有这个,互相看看,都感意外。
按大明的制度,国家有国库,皇帝也有自己的私库,而私库之中,除了内承运库装的是金银,另有一个脏罚库,是用于收纳各种追比出来的赃物和罚款。
对官员抄家的所得,照规矩是不进国库的,而是归皇帝所有,先装进脏罚库里面,然后怎么处理是皇帝的权力,官员们管不着。
比如以魏忠贤的例子来看,当初查抄他的家产,到底抄出来多少东西多少钱,只有崇祯自己知道,外间的一切都是猜测而已。
然而现在万岁竟然转了性,要把这一部分也念给大家听,难怪大臣们个个觉得诧异。
等到史可法开读,大臣们更是一个个瞪大了眼睛,张大了的嘴巴——刘泽清这奸贼,竟然搜刮了如此之多的私财?
按奏疏里的说法,但是金银钱这三项,加起来估银就超过了四百万两,其余那些奇珍异宝,人参貂皮,绫罗绸缎什么的,加起来折银也超过了二百万两。
里面竟然还有一尊玛瑙罗汉,高达一尺六寸,实乃稀世之宝。
众人啧啧有声,惊叹不已,崇祯在御座上端坐不语,脸上挂着矜持的微笑。
只有倪元璐很快猜到了崇祯的心思。
万岁没打算独吞这笔钱,而是准备跟
喜欢驸马有挂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