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也很清楚,这个办法好是好,可是,风险太大了。
这里面的门道他最清楚不过,因为他自己就是干这个的,还成功了!
可是,他考虑的问题角度不同,这些年来,奴儿干都司和交趾布政使司的一直问题不断,朝廷劳心费力,问题却始终没有得到缓解。
交趾那边一直是反叛不断,朝廷花费大量国力两征安南,到头来却是民心不稳,大小叛乱迭出不穷,每次派兵镇压的时候,你去了能解决问题,一撤回来马上又开始搞事情,扰不胜扰。
特别是现在大明准备迁都,以后的主要精力会放在漠北,交趾便成为一个沉重的负担。
朱棣很清楚自己已经老了,不知道还能活几年,如果有一天自己真的不在了,这些叛乱只会愈演愈烈,太子又是个仁慈之君,为了与民更始,恢复国力,说不定会直接放弃。
如果现在把赵王派过去,让他驻守交趾,朝廷便可以省下大量的财力物力来维持交趾的稳定,后果就是赵王拥兵自重,威胁朝廷,但是,想办法把他限制住不就行了吗?
奴儿干都司也是一样,近年来,辽东以北的建州三卫愈发不停使唤,甚至开始肆意扩张,这可不是个好的信号,汉王多次跟随自己亲征漠北,对当地的局势很是清楚,如果派去努尔干城,可保边疆稳固,大明的疆土甚至会继续向北扩张。
事情不是不能干,而是需要制定一个万全之策,既让两人去镇守边疆,又防止他们实力起来后拥兵造反,这才是关键!
“你是太子,将来是天下之主,大家都说你是仁君,但是你要记住,作为君主,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民生,天下稳定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想要稳定,边疆问题就至关重要,我觉得让老二老三去奴儿干都司和交趾布政使司这个提议可行,至于细节如何把握,你要好好考虑!”
朱高炽愣住了,说道:“爹,我就是担心老二老三不利于天下稳定,所以才准备回绝的。”
“不对,”朱棣缓缓摇了摇头,说道,“你不能老想着出了事怎么办,要看到事情好的一面,老二老三打仗没问题,你要想着,怎么让他们俩心甘情愿为你戍守边关,成为大明坚实的屏障,这件事若办成了,我大明至少百年无忧!”
“可是……”朱高炽脸色十分为难,说道,“不好办啊……”
“你以为当皇帝那么容易?”朱棣脸色变得有些不悦,说道,“什么事都给你办好了,要你是干什么吃的?”
“儿臣……儿臣明白了!”
朱棣又倒了杯酒,说道:“等迁都之后,我再给你打一仗,把北边的土地给你打下来,剩下的就是你自己的事了,我老头子这一辈子戎马天下,征战四方,只希望九泉之下见到你爷爷的时候,不要劈头盖脸就是骂,也要考虑一下我的贡献不是?”
朱高炽说道:“爹,你把大明的疆土扩张了近一半,古往今来,有几个帝王能做到?你是个好皇帝,就不要妄自菲薄了!”
朱棣摇摇头,脸色十分惆怅,缓缓说道:“就算我把整个西洋都打下来又如何?史书上是不会记载我是顺位继承的,造反这个帽子我是摘不掉了,只希望你们争点气,到时候不要让人戳脊梁骨。”
朱高炽也是无奈,只得劝说道:“爹,天下早已稳定,百姓归心,你就不要胡思乱想了,”
“咱们爷俩之间废话就不说了,关于老二老三的所作所为,其实我也有所耳闻,但是我一直没有好主意,现在瞻基这个建议不错,你回去之后好好想想,如果能把这件事办好,是你,是瞻基,也是后世子孙的福分。”
朱高炽起身行礼道:“儿臣谨遵圣旨,一定考虑周全!”
“行了,你回去吧,记得让瞻基再送点酒过来!”
“是!”
朱高炽回到自己的寝宫,便开始苦思冥想起来,如何能让老二老三去镇守两处边疆,却又要有效地限制他们的兵权,不给他们造反的机会?
这不是前后矛盾吗……
有了兵,就能造反,没有兵,造反是造不成了,可是拿什么去治理地方,守卫边防?
太难了……
苦苦思索了一天也没结果,又想到远在顺天的朱瞻基,也不知道这小子是怎么想到这个主意的,既然你能想到,那就交给你吧!
想到这里,朱高炽提笔写信,将皇帝的意思转述清楚,然后派了快马送出去。
从顺天到应天,一来一去就是一个月,等到朱瞻基拿到回信的时候,林墨已经在准备秋闱了。
秋闱就是乡试,考试时间定在八月初六日,到了日子,先是考官们入闱,举行入帘上马宴,凡内外帘官都要赴宴。然后,内帘官进入后堂内帘之处所,监试官封门,内外帘官不相往来,内帘官除批阅试卷外不能与闻他事。考试共分三场,每场考三日,三场都需要提前一天进入考场,即初八,十一日、十四日进场,考试后一日出场。
乡试考中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便是大三元中的第一元。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放榜后,由巡抚主持鹿鸣宴,席间唱鹿鸣诗,跳魁星舞。
对于林墨而言,考中举人不是目的,既然已经迈进这个门,当然要看得更远,乡试之后便是会试,那时候才真正是全国学子齐聚一堂,于谦、曾鹤龄等人都是各地的举人,早早来到顺天,就是为了来年开春的会试。
所以,当秦羽再次出
喜欢明朝小相公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