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都闭嘴不再谈那庞士元,像泡沫一样,留下过狂啸而过的风暴一样的传说,消失于海面上了。
当然,也有另一种不平静,人们的视线被司马氏,以及新来的徐州文武才学之士给吸引去了视线。
司马氏到底是士家大族,无论庶民想不想承认,都是自带一种对着士家才学之士的光环的,也就是说,出身士家的人,有礼数,有学识,符合他们一切对光芒的想象……
这种光芒,自古以来都存在,有些以文史立族,史官等都是家族的官职,一代代传承下来,他们手上握着历史,他们手上,掌握着资源,以及自古以来的先知和秘密,这本身就是一种光环。
而以武立族的大士族,建功立业,封王拜侯,更是自带光芒。
司马氏的到来,像是现代人的偶像来开演唱会,那种天生的崇意,其实就是对门第的崇意,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是所有庶学子们内心真正的映射和镜子。
他们渴盼的,其实是镜子里的自己,对自己未来的期盼和想象,以及对功业的追求。
而司马氏就是一种折射。
尤其是司马八子,文质彬彬,带着司马氏青年才俊来徐州城书院求学验问之时,那种轰动,学子们都沸腾了。
这种沸腾,是吕布这种黑名在外的人,以及庞统这种哪怕辩驳了所有人,还赢了的人所享受不到的注视和尊敬。
哪怕司马氏才俊只站在那里,守礼自矜,什么都不用说,他们就是光芒本身。
这一刻,在这一刻,他们与徐州上下的光芒融合在一起,不知是谁荣耀了谁。
像平静的湖面炸开的一朵烟花和水,那种震撼,慑人心魄。
而在这个时候,袁绍阵营的陈琳的一篇檄文也如平地一声雷,炸响了整个九州,也同样的,震惊了徐州上下。
知智书院内,更是人山人海,沸腾不已,他们挑了人上去念袁绍的讨曹操的檄文。书为袁绍檄豫州文。
一双双眼睛,此时看着阶上,也如此的安静聆听。
“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夫非常者,固非常人所拟也。……书到荆州,遣使发兵。恐边远州郡,过听给与,违众旅叛,举以丧名,为天下笑,则明哲不取也。即日幽并青冀四州并进。其得操首者,封五千户侯,赏钱五千万。部曲偏裨将校诸吏降者,勿有所问。广宜恩信,班扬符赏,布告天下,咸使知圣朝有拘迫之难。如律令!”
檄文念完了,众书生还有回味这文采,良久才道:“不知此檄文何人所写?”
“陈琳,他还是徐州广陵射阳人。”有学生道。
“哦?竟是广陵人,这般算来,是自己人了?!”学生们竟是兴奋不已。
司马敏闻听,有点无言以对,哪里是什么自己人?!这是两个阵营的人,好吧?!
见他不解,学生们对他还是比较和蔼的,毕竟对司马氏的光环,还是十分给脸的,又见他年纪小,便解释道:“将来,他迟早都是徐州人,这不是件事喜事吗?!”
司马敏哭笑不得,难道容,天下所有人,将来都会是徐州人?所以,他们压根也不搞对立。
照样推崇建安七子,照样为别人阵营的文采而高兴?!
这是何等的包容,而这背后,引人思量。
这是不是说明,这徐州的主人,也照样是大气疏朗,阔并天下的心态,所以才会如此包容,而不排挤。
这徐州的确出乎他们的意料的好了。
这里热闹,引天下才学之士纷涌至此,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在这里,几乎感觉不到排挤,虽然也有对骂,但都是因私见不同而引就的论战。
叹过此人文采之后,才道:“袁公实力为雄,此檄文真真是犀利辛辣,能气死活人,也能把死人气活啊,不知曹操听得此檄,如何作想!”
一时知智书院内议论纷纷。
而檄文也同样传到了荆州和刘备那儿。
刘表早与袁绍有盟,因此便发檄响应袁绍,以诛曹操。
而刘备见刘表如此,却并不应信,只言及人微言轻,自保不足,援应袁公,恐是无能。
刘表无奈,也没说什么。
而刘备与诸葛亮并没有将袁绍的檄文当回事,因此这件事,他们不是直接参与,只是间接参与事件的。
刘备对诸葛亮道:“马超绕道汉中,是为何意?!”
“巡示威慑,敲山震虎之意!”诸葛亮道:“而主公,就是那只虎!”
“意在震慑于我?!”刘备讶然道:“莫非马超已执意依附徐州?他行事如此不留后路,若将来徐州事败,这天下诸侯,又有谁能容他马氏之人?!”
这马超可是已经把袁绍和曹操得罪光了,现在又去骚扰张鲁,威慑刘备,若将来徐州穷途末路,他就只能和徐州一同沉了。
这是打算一条路走到黑啊。
这一点,让刘备格外惊讶,也格外的震恐,因为他想要知道,在冀州时,马超与吕娴到底发生了什么?!结义如此,像他与张飞,关羽一样吗!?
可是马超远不是那种人。
“马超恐有此意,主公有所不知,马超此小儿虽年少,却最为狂傲,他去惹袁尚,是没将袁绍放在眼中,又轻鄙曹操,自视甚高,如此之人,如何
喜欢三国吕布之女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