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重爱
碰到梁旭和马小也以后的第二天,吴波电话突然打来。
他没直接去店里,而是跟驰见约在外头见面,起初驰见很诧异,拿着外套就出了门。
地点定在镇西的污水河边,人少,方便说话。
驰见不知道他约在这儿是什么意思,刚开始还开玩笑:“最近办什么惊天大案呢,忙得见不到人影。”
吴波看他一眼,表情比以往来的严肃:“有个重要的事想跟你说。”
“有多严重啊?”
“关于你外婆。”
驰见心脏忽地一紧,嘴角弧度渐渐拉平:“什么意思?”
“你是不是对她的死,从没怀疑过?”
“……什么?”
吴波说:“有没有想过你外婆的死不是意外,而是人为?”
驰见一时没出声,慢慢消化他刚才这番话,他不知道吴波为什么说这些,但作为警方,他既然有这种猜想,那么一切假设都不会是空穴来风。
他站在原地发现自己难以动弹,实话实说:“没有。”
吴波抽着一根烟,看他几秒:“今天来找你,就是想问问,关于老人院关于你外婆,还有没有觉得可疑的地方需要补充的。”
“可疑?”
他点点头,“老人院几起死亡案件,我一直都觉得不是自杀案那么简单,但警方找不到证据,无法立案,这件事也就搁置下来。”
其实吴波同他谈论案情并不妥当,但这件事像块大石压在胸口,夜不能寐。
上头规矩条文摆在那儿,正规渠道行不通,他只有通过自己的方式,将事情查个水落石出。
而两人之间也算有交情,抛开别的不说,作为朋友,这事儿只能放在私下里谈一谈。
吴波的怀疑从前年王永发自杀的时候开始的,那晚分别给几位工作人员录口供,其中周克不在场证据给得太顺畅太周密,他反而有一种错觉,似乎对方想掩饰什么。
当然,那只不过是个一晃而过的念头。
然而不到一年的时间,老人院再次发生命案,但实在没发现可疑的地方,上头最终定性为自杀。
由于老人院在小泉镇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未免引起一些负面的社会影响,事情很快被盖棺定论。
他是从那时候开始调查老人院的。
零六年秋天开始,老人徐桂敏、王永发、崔桂兰、驰见外婆陈英菊先后自杀身亡。
吴波从他们四位死者自身开始查起,然后发现一个差别化的特点,于是他先将陈英菊抛除在外,从前三个人当中发现几个共性。
第一,三位都是五保户老人。
所谓五保户,通俗来讲,就是政府对无劳动能力及生活来源的孤寡老人实施保吃保养的一项政策,他们多数无儿无女,所以情愿晚年在老人院度过,由政府将款项直接拨给院里。
第二,正是这样的命运,使得他们性格趋于相似,悲观、绝望、易冲动、情绪化,更重要的一点,是意志力薄弱。
第三,几人死前都多次去过一个地方,那就是周克的心理咨询室。
但这点并不绝对。
第四,他们都是借助工具自杀的,徐桂敏是自缢,王永发用的刀片,而崔桂兰是吞食安眠药。
奇怪的是,这些工具上除了死者本人,并未发现其他指纹。
吴波避重就轻,将自己的推论大致同他讲明。
驰见不明白:“这些能说明什么?”
吴波吸了口烟,望着浑浊肮脏的河面:“诱导自杀。”
不知何时,他心中突然冒出这个荒唐的想法。
是不是有人抓住他们性格上的弱点,并有条理地进行指引,通过何种方式以及哪些步骤来放弃生命、脱离苦海。
那个人一定是值得他们信任的,并且了解人类心理,有学识有威望,说出的话在老人心中即是真理。
吴波心中早已有了怀疑对象,所以把这些条件安插进去,发现竟全部吻合。
驰见又问:“你怀疑是谁?”
吴波没明说。
驰见试探道:“周克?”
他没说是,也没说不是。
驰见:“那他为什么这样做?”
起先,吴波也不明白他这样做的动机。
苦于找不到突破口,他换了个方向,开始查周克的底细,然后终于有了重大发现。
几年前,国有敬老院渐渐私有化,多家倒闭,其中一部分五保户老人被送来小泉镇。
当时老人院的主任叫张景之,是周克前妻,她心地善良,为人谦和,可怜这些老人无儿无女,所以有一年春节组织他们参加周边游。
同行一共八人,包括徐桂敏、王永发和崔桂兰。
周克因为临时有事没能同去,所以前后安排妥当,让景之带队出去玩儿两天。
小客车的司机叫冯辉,此人心术不正,回城途中恰好是晚间,行至荒无人烟的国道上时,他淫邪上脑,把小客停在僻静之处,将景之拽下车,企图实施qiáng_jiān。
他提刀威胁,满车老人,没人肯站出来主持正义,眼睁睁看景之被冯辉拉下车。
景之被带入草丛中,期间她拼命反抗,趁冯辉不备,逃出来一次。
她惊慌失措跑向小客车停靠的位置,冯辉捂着头在后追赶,那时他失去理智,扬言谁敢开门就先杀了谁。
有人竟真把车门上锁,景之进不去,再次被冯辉拉入草丛中。
这之后张景之不堪凌辱自杀了,那时她已经怀孕两个月。
事发后冯
喜欢刺鲸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