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前有黄袍加身,后有壮烈投海--封建文明巅峰两宋(2)
西夏国为什么始终被宋朝压制?
公元1038年,赵元昊正式宣布自己为皇帝,国号为大夏。
因为大夏国在宋朝的西北方向,历史上就被称为西夏。
赵元昊就是夏景宗,都城在兴庆(在今宁夏)。
西夏控制着现在的甘肃、宁夏、青海和陕西、内蒙古的一部分。
赵元昊仿照宋朝的制度建立了西夏的官制,在汉字的基础上发明了西夏文字。
公元1041年,元昊亲自领兵攻打渭州(在今甘肃)。
宋朝大臣韩琦在那里指挥,范仲淹劝韩琦以守为主,但韩琦却主张主动出击,结果导致了好水川战役的失利。
宋朝既要和辽作战,又要和西夏作战,并且都打了败仗,不得不花钱买和平。
由于连年打仗,党项族的生活也很困难,加之赵元昊看到自己的力量灭不了北宋,不如答应议和。
于是,公元1044年年底,宋和西夏立下盟约,西夏对宋称臣,但宋每年要赐给西夏绢15万匹、银7万两、茶3万斤。
赵元昊名义上是宋朝封的王,而实际上就是西夏的皇帝。
两国议和后,在边境上开设了许多市场,西夏人通过市场和内地人做买卖,西夏的政权不断稳固。
公元1227年,西夏被蒙古军队所灭,前后共统治了90年。
什么事件是王安石变法的铺垫?
公元1043年,宋仁宗赵祯面对内外困局,在改革呼声的推动下,任命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富弼、韩琦为枢密副使,欧阳修等为谏官,“欲更天下弊事”,实行改革。
范仲淹在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人的支持下,综合自己多年来的改革思想,于当年九月写成《答手诏条陈十事》,呈给赵祯,作为他改革的基本方案。
方案的内容包括考核官吏,整顿吏治;惩办贪污,裁汰冗官;改革科举,选拔人才;提倡农桑,减轻徭役;发展军屯,加强国防;等等。
随后,宋朝进行了政治、经济和军事三方面的改革,时称“庆历新政”。
在政治上,范仲淹主张严格考核各级官吏,限制特权势力。
在经济上,为了挽救财政危机,范仲淹主张“劝课农桑”,减轻徭役“以宽民力”。
在军事上,范仲淹主张“兵在于民,且耕且战”和“择将于伍”。
庆历新政的措施侵犯到一些官僚贵族的既得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
宰相章得象联合台谏官员攻击范仲淹、欧阳修等人是“朋党”,说他们“欺罔擅权”、“怀奸不忠”;夏竦诬陷富弼密谋废仁宗。
范仲淹、富弼被迫出朝,反对派乘机排挤拥护新政的官员。
公元1045年,杜衍、韩琦、欧阳修也先后遭贬出朝,“庆历新政”以失败而告终。
庆历新政虽然没有改变大宋王朝的内外交困,但却为王安石变法吹响了前奏。
狄青为什么能从士兵做到枢密使?
狄青,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人。
赵元昊称帝以后,宋朝抽调了一部分禁军到山西去防备西夏的进攻,狄青是这批禁军中一位英勇善战的将领。
一次,西夏兵进攻保安,狄青主动要求担任先锋,出击西夏军。
狄青上阵之前,总要先把发髻打散,披头散发,再戴上一个假面具,只露出两只眼睛。
他手拿长枪,带头冲进敌阵,东挑西杀。
西夏士兵本来看到狄青这副打扮就很害怕,再看到狄青这么勇猛,顿时阵脚大乱,纷纷败退。
狄青带领宋军冲杀过去,打了一个大胜仗。
从此,西夏士兵一听到狄青的名字,就吓得不敢上阵了。
一次,南方少数民族首领侬智高叛乱,攻陷邕州(今广西南宁),建立了大南国,自称仁惠皇帝。
公元1052年,宋仁宗赵祯命狄青率军平叛。
狄青受命之后,于同年十月调来精锐骑兵15000,用瞒天过海计攻占了昆仑关;又乘胜追击,攻克邕州,平定了叛乱。
由于战功卓著,狄青不断得到提升,最后当上了掌管大宋全国军事的枢密使,他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由一个大宋士兵到枢密使的奋斗史!
“文坛三苏”中谁最有名气?
在北宋时期,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享有盛誉,被时人称为“文坛三苏”。
而在后人的评述之中,苏氏父子也以其散文成就占据“唐宋八大家”之中的三家之位。
像这样一门三父子皆以文闻名的现象,堪称古今罕有。
而这苏氏三父子中,要说名气最大的,还得数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在今四川)人。
青年时,苏轼和弟弟苏辙一起参加了京城的科举考试。
判定试卷的时候,众考官认为苏轼的文章应评为第一。
由于试卷是密封的,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误以为欲评第一的文章为弟子曾巩所作,恐遭人非议,于是将其改评第二。
启封后,方知文章为苏轼所作,不由得对他刮目相看,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后来,苏轼按照考生的惯例,去拜见主考老师。
苏轼不仅温文尔雅、气度不凡,而且谈吐潇洒、举止大方,处处显出出众的才华。
欧阳修既高兴、又惭愧,便对他的老同事,也是宋代的一个著名诗人梅尧臣说:“这样出众的人才,真是难得,我应该让
喜欢超值金版-中国历史1000问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