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年轻时学习过道家的学说,又学习过佛家的禅理,接着学习了朱熹的学说。
朱熹认为只要默默地思考事物的道理,就能获得知识。
王守仁就照着朱熹的话,搬了椅子静静地坐在竹子面前,苦苦思考竹子的道理。
可是一连三天也没有想出一丝道理来,反而生了场大病。
从此,他对朱熹的学说起了怀疑。
在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王守仁终于领悟到:真理本来就在人的心中,人心中本来就有真理,只是被不正确的杂念遮掩罢了。
他认为,做学问最重要的是纠正心中不正的念头,恢复求真向善的本性。
一旦明白自己心中本来存在的良知,就找到了真理,成为圣人了,这就是“心学”。
明廷大礼议之争是怎么发生的?
武宗朱厚照驾崩,因为没有后嗣,其堂弟朱厚熜即位,是为世宗。
世宗以亲王的身份入承大统后,明廷中发生了著名的“大礼议”事件。
世宗的父亲受封兴献王,他们那一脉是朱家的小宗。
根据儒家的规定,小宗入继大宗,应以大宗为主。
世宗虽不可能成为武宗的儿子,却必须作孝宗(朱厚照的父亲)的儿子,即所谓“继嗣不继统”。
世宗应称伯父孝宗为父亲,称孝宗的皇后为母亲;而改称自己的父亲为叔父,改称自己的母亲为叔母。
但世宗继承堂兄的皇位后,决意推崇私亲,自立皇系,追封自己的生父为明朝的正宗皇帝。
新科进士张璁是个极善揣摩圣意的人,他说世宗是继承堂兄的帝位,不是继承伯父的帝位;是入继帝统,不是入继大宗。
孝宗有自己的儿子,如果一定要大宗不绝的话,不应该为孝宗立后,而应该为武宗立后。
所以,世宗不应改变称呼。
这就是与宰相杨廷和等人的主张针锋相对的“继统不继嗣”论。
杨延和得知后大怒,把张璁贬到了南京。
恰巧此时宫中发生火灾,杨延和乘机指出这是老天爷对违反礼教之徒的一种惩罚。
世宗母子只好遵照礼教行事。
不久后,世宗又坚持追封。
杨延和提出辞官,世宗立即批准,并把张璁召回北京。
朝中重臣纷纷上奏章攻击张璁,但世宗反而擢升张璁为宰相。
公元1524年,世宗正式下令:伯父仍称伯父,父亲仍称父亲。
于是,包括各部尚书在内的朝廷重臣数百人一齐集合在左顺门外匐伏跪下,大喊朱元璋和朱祐樘的帝王称号。
世宗丝毫不为所动,下令逮捕官员134人,投入锦衣卫诏狱。
此后,再无人敢在世宗面前提起“统嗣之争”。
这场围绕继统和继嗣的礼仪形式所进行的政治论争,史称“大礼议”之争。
严嵩是怎么倒台的?
明世宗朱厚熜迷信道教,大学士严嵩因为善于起草祭神的文书,迎合世宗,逐步取得了内阁首辅的地位。
严嵩只知道拍马奉承,讨得世宗欢心。
他当上首辅后,和他儿子严世蕃一起结党营私、贪赃枉法、为非作歹、卖国求荣。
这引起了一些正直大臣的愤慨,特别是兵部员外郎杨继盛更是义愤填膺。
杨继盛,保定人。
杨继盛为人正直,看不下严嵩的行为,就向世宗上奏章弹劾严嵩,揭发严嵩十大罪状,条条都有真凭实据。
严嵩气急败坏,在世宗面前反咬一口,诬陷杨继盛。
世宗大怒,把杨继盛关进大牢。
后来,严嵩撺掇世宗把杨继盛杀了。
严嵩掌权期间,作恶多端。
御史邹应龙经过周密考虑,决定先从弹劾严世蕃下手。
世宗看了邹应龙弹劾严世蕃的奏章后,下令把严世蕃办罪,充军到雷州,并勒令严嵩退休。
严世蕃和他的同党还没到雷州,就偷偷溜回老家,收容了一批江洋大盗,还勾结倭寇,准备逃到日本。
这件事又被另一个御史林润揭发。
世宗看了这份奏章,也大为震惊,立即下令把严世蕃和他的同党处死,把严嵩革职为民。
明朝最大的奸臣到此便彻底倒台了。
明世宗为什么要为猫立碑?
世宗曾命令各宫后妃和太监养猫。
这些猫都有名字,雄的称“某小厮”,雌的称“某丫头”,阉猫则称“某老爷”。
得到世宗和后妃宠爱的猫还被封赠“管事”职衔,有职衔的猫称“某管事”或“猫管事”。
世宗靠榨取民脂民膏来供养这个奇特的猫王国,光是乾明门的12只猫,每年就得支用猪肉800多公斤,肝365副。
这大量的肝和肉列入世宗御用开支,下令向各州县百姓搜刮。
世宗宫中有一只猫,堪称是猫中骄子。
此猫双眉洁白如玉,世宗赐御名“霜眉”。
“霜眉”性情温驯,日夜伴随世宗,碰上他闭目养神时,“霜眉”即使饥渴或者要便溺,也必定等他醒来才离开,因此被封为“虬龙”。
一天,“虬龙”死了,世宗如丧考妣,降旨重葬,并庄严立碑,亲题“虬龙墓”三字。
后来,世宗在西苑永寿宫宠爱的一只狮猫死了,他竟传旨制金棺,葬于万寿山麓,还命大臣撰祭文荐度超生。
有一位袁姓侍讲学士因在祭文中诌出一句“化狮作龙”,算
喜欢超值金版-中国历史1000问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