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募信息的发布方式有多种,企业需要根据自身需要与情况合理利用各种媒介。
如何体现领导的魅力?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的故事,中国人家喻户晓,传为美谈。
甚至在1994年版同名电视剧中用了几集的篇幅来介绍这个故事。
刘备对关、张二弟两人情深义重,而二位贤弟对刘备也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例如,关羽为救刘备的二夫人,上赤兔马,提青龙刀,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张飞为关羽报仇,被范疆、张达杀了头。
虽然刘备因痛失二弟,情令智昏,草率对东吴起兵而后败,但刘备一生用人的情商可见一斑。
他们兄弟三人几十年南征北战,历经坚辛与磨难,但他们相依为命,没有因困苦而离散,也没有因富达而离心。
包括后来的赵云、黄忠等人对刘备的情义也是颇有知遇之恩。
不得不说,这是中国古代成功管理的优秀典范。
此外,在诸葛亮的《出师表》中这样表白:“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这里的先帝指的就是刘备,刘备生前三顾草庐请诸葛的情重,才有了他死后诸葛亮的对交托之事的担当。
从诸葛亮的字里行间里,我们不难发现,刘备的情的管理是何等成功;更不难发现,在管理当中,运用情义的力量是何等的高明和微妙。
如何体现理的管理?
刘备等人夺得西蜀之后,有了长久的基业,便让军师诸葛亮草拟治国条例。
原西蜀旧臣法正说汉高祖刘邦能约法三章,百姓们当然能感恩戴德,只是希望这次军师诸葛亮能够在刑法上宽一点,以宽慰民心。
诸葛亮说,法正是知其一,不知其二。
先秦是因为残政暴虐,黎民百姓报怨,汉高祖正是以仁爱得天下。
而当时刘备得天下和刘邦起义、入咸阳灭秦朝得天下时的时空、历史背景是不同的。
到了刘备得西蜀后,留有一些原西蜀诸侯实力,如刘璋等人。
所以诸葛亮说立法,是为了治民之道,用法的威严来管理,“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
恩荣并济,上下有节。”
诸葛亮深知凡事自有定理,政策太宽老百姓就会轻慢,就得用猛来矫正;政策太猛老百姓就会受摧残,就得用宽政来调节。
一宽一猛,宽猛调济,政治才得以平和。
诸葛亮很明白,不同历史条件,不同的历史背景,治理思想也是不同的,不同的管理思路体现在外在的就是分析就是“理”,合情合理。
诸葛亮就是对法正讲述为什么以及什么时候采取或严或宽的道理,并以此有力一说服了法正。
我们不难发现,诸葛亮的以理服人,也是很有成效的;与此同时,用理来做为管理的准则,也是相当有力量的。
所以,在现代化的社会中,也许公司的规章制度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许以上的案例能有所启示。
什么是管理的禁忌?
著名喜剧演员陈佩斯曾和他的搭档朱时茂演过一个小品戏《主角与配角》,相信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个经典。
戏中陈佩斯很适合演反面角色,但他觉得反面角色不好看,老想法子挡正面角色,转脸抢镜头,他觉得正面角色身份地位高大,坚持想演正面角色。
结果,无论他如何反复演练、无论他如何装腔作势、无论他如何抢尽镜头,但是他说话的表情、动作仪态、以及交枪时下意识动作的表演,都深深地出卖了他,不知不觉地暴露原来的本性,引得现场观众还有电视机前的观众一片笑倒。
生活中,每个人的性格、经历、能力和观念的不同,适合他们扮演的只是某种或某几种管理角色也不同。
也许他们可能因为某种管理角色对他们有很大的诱惑力,他们很想沿着某个角色或几个角色发展自己,扮演自己,但是由于不适应而不成功。
这也是企业当中很值得注意的问题,每个人有适合的岗位和角色,一个人所能管理的角色的空间是有限的,不能将空间之外的角色加给一个不适合的人选。
对于个人来说,无论角色空间之外的空间多么的耀眼,我们也不要试图去寻求。
所以,人们必须了解自己的长处,在自己的优势上发展才有可能成功。
而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也从来不试图改变无法改变的东西,只试图改变可以改变的东西。
员工犯错要处罚吗?
一位业绩优秀的女员工,她向上级提出一项改进建议:改进一项工作流程,工作效率可以翻倍。
但上级不但没有重视,反而认为她多管闲事。
后来有一次,她自己私自违犯了工作流程,结果被主管发现了,并批评了她。
而她也没改正,反而认为是主管有私心,两个人就吵起来了。
经理知道此事后,与她进行了一场平等与尊重的谈话。
经理没有一开始就劈头盖脸地批评她,而是态度随
喜欢超值金版-心理学常识1000问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