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转眼即逝,很快又是一年寒冬之时,直到此时,南周与匈奴两军苦战已两年有余,国库空虚,粮草不丰,朝堂之中为此争吵不已。
靖北侯道:“国库早已空虚,无法再支撑长年战事,臣认为,应当暂停战事,与匈奴立即议和。”
“议和?侯爷你说出此等话不是抛万千将士为不义吗?”兵部尚书黎大人质问道:“如今我们南周将士正为国而苦战,只要稍加时日,便能将匈奴赶到大沙河以北,便能夺回百年前丢失的国土......”
靖北侯冷哼,“兵部尚书真当以为这仗如此好打?匈奴再派良将,而我军却粮草不足,再如此下去会导致百姓民不聊生,内忧外患,南周更是危矣。”
“危言耸听!”兵部尚书愤怒道:“若此时议和,我军势败,匈奴那些蛮族必定狮子大开口,要我南周割地赔款,把更多的城池拱手相送,而且匈奴狼子野心,并非议和可以阻止,请圣上三思。”
“若依黎大人你之言继续应战,应当如何筹备粮草?”靖北侯诘问。
兵部尚书看向户部尚书,户部尚书顶着花白的头发摇了摇头,“如今国库空虚,秋粮征收后便尽数送往幽州,连其余各处驻军也未曾发军饷,他们也仅靠屯田而活。”
礼部尚书道:“那就不能让幽州也屯军田?”
“可以啊。”户部尚书略懂农耕之事,嘲讽的笑看着礼部尚书,“如今已是寒冬,土地封冻,屯田也得等到明年开春,就算土地化了,也得有人手去耕种,等到秋收也已过去一年,将士们早已饿死!”
形容枯槁的德治帝坐在上首,这些都是他的臣子啊,全都是没用的人,都到了这个节骨眼了还在这儿吵闹,“端王,你以为呢?”
被点名的端王看了一眼自己的舅舅靖北侯,然后说道:“父皇,儿臣以为现下国库空虚,粮草不丰,暂且议和,暂时签下十年和平协议,南周可用十年来强兵固国,届时再将失去的国土夺回来!”
一直垂首不语的文丞相,出言问道:“如今匈奴势强,他们如何会接受议和?”
“和亲。”端王周策道:“南周建国之初,便为两国和平而送了风华绝代的昌平郡主前去和亲,以保百年和平。”
德治帝身为皇帝,自然知道这段史,可他自小便有夺回百年前丢失的故土并称霸这片大地的愿望,可端王却让他派公主去和亲,气得他脸陡然一白,猛烈的咳嗽起来。
“圣上......”
“圣上保重龙体。”
在走心与不走心的担忧声中,德治帝喝润喉的参茶缓了口气,他看向瑞王,“瑞王,你说。”
瑞王走上前,“父皇,儿臣以为当战,南周大军勇猛,只要有丰裕的粮草便能抵挡住匈奴铁骑,就是夺回百年前丢失的故土也是轻而易举!”
德治帝就喜欢瑞王说的这种话,高兴的脸都胀红了,大叫几声好。
“瑞王殿下您也说了,前提是粮草丰裕,但如今国库空虚,去岁又增加了赋税,百姓也极为贫苦。”户部尚书直接将问题抛给瑞王,一句话就是国库没银子没粮食,你自己想办法。
瑞王冷哼,“为何你们总将给养军队之责安到百姓的头上?你们身为朝廷官员就是如此为君分忧的?”
户部尚书等人的脸一僵,气得胡子都抖个不停,“那瑞王以为呢?”
“据本王所知,南周数万富商,家缠万贯,此时国家有难,应该倾囊相助,以银购粮,送去幽州。”瑞王道。
“强征?他们能同意?”
“错了,不是强征,应当是由各位大人前去游说,要知道倾巢之下安有完卵,想必众位富商会同意的!”瑞王道。
众人不愿意抛这个脸面,“这......既然是殿下提出的便由殿下负责为好。”
德治帝觉得可行,“好!此事就交给瑞王。”
瑞王也不生气,反而是很乐意接受这个被人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人物,又道:“父皇,儿臣可否向您为捐银的人讨个恩赏?”
德治帝道:“说。”
“在南城城门外间立一功德碑,将捐助的名字雕刻在上方,以受世人赞赏。”瑞王微顿,“捐银五千两以上,赏功德牌坊一座,若是捐银五万两以上,赏一七品小官之职。”
此话令众官哗然,这不是光明正大的卖官吗?
卖官之事在朝中数不胜数,但都是偷偷摸摸的,鲜少能见到说得如此冠冕堂屋、光明正大。
吏部尚书反对,“不可,若是人人得以效仿该如何是好?”
“若是有人捐十万两以上要五品官如何是好?”
瑞王道,“只给七品小县令之职,再高便由功绩定夺,更何况五万两不是个小数目,捐出的人肯定不多。”
德治帝看着下方争吵不断的混乱局面,正当他不知晓这些所谓的忠臣也私下卖官吗?心底厌恶的吐了口气,“允!”
“儿臣遵命。”瑞王话锋一转,“捐银捐粮一事还未实行,但幽州将士已不能再等,儿臣愿先捐银五千两,购置寒冬所需的冬衣、粮食等物。”
五千两几乎是王府一年的嚼用,明面上的。
这时,百官又是哗然。
文丞相也附和道:“臣捐二千两。”
文丞相一身清廉正直,勤俭节约,不曾贪污受贿,是以拿出二千余两也是大半存银。
有一便有二,众人见瑞王和文丞相捐献了,也纷纷出银,但确实不敢越过瑞王。
瑞王此事冷笑了一
喜欢一品农门妻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