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效应,是指一个人要是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那他所说的话及所做的事就容易引起别人重视,并让他们相信其正确性,即“人微言轻、人贵言重”。
如果现在有一个普通的人对你说,你现在这个年纪吃一些什么补品会大有好处,你对他的介绍一定会心存质疑。
但是如果这个人的头衔是国际营养学会高级研究员,你会对他的上述言论作何感想?当你知道他去年被授予了诺贝尔生物学奖,你又会对他上面的话作何感想?
在很大程度上,你会相信他的话。实际上,你相信的首先是他的头衔,其次才是他的话。
这就是权威效应的奥妙所在,你可以不是权威,但是如果你让人感觉你是权威,认为你是权威,那么他们就会由衷地相信你的话。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可以巧妙地利用权威效应来影响他人,制造一些权威的表象。给自己冠上一些权威的头衔,或者象征某种权威的身份标识,都能让人刮目相看,给他人以心的震撼,让人敬仰、信服,接受你,赞同你,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来屈从于你的暗示和建议。
我们中国人都讲究谦虚,卑下,不多嘴多舌,但是假如你有什么资格、身份、资历一定要表明出来,藏在心里没人知道,人家还会小看你,不把你说的话当回事,不把你当重要人来对待。就算没有,也可以制造一些。
我曾经参加过某教育机构的培训,是培训教育咨询师,也就是负责招收学生前来听课交费。
当时听那些“元老”级咨询师为前来咨询的孩子和家长介绍时,普遍存在着夸大自己年龄的倾向,这样就显得自己从业多年,更有资历,更容易取得家长和孩子的信任。
还夸张地说自己是北师大的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实则不然,有些确实是研究生毕业,甚至有的还是重点大学研究生毕业的,但却并不是北师大教育学研究生,这样说虽说有些夸张和虚报,但是确实是让前来咨询的家长和孩子更加信服他们,认为他们是教育方面的权威,即便有些家长是博士,是领导,但是在教育方面还是愿意听从这些咨询师的劝说和导引。
像华贵的衣服、好的办公地点、富丽的装饰、制服、名片等能够象征权威、象征身份地位的外部标识,同样能够获得人们的认可,使人们对其产生信任感。就是说,一种权威的象征与真正的权威一样,能够对人们产生足够大的影响力。
假如你准备自主创业,开一家公司。你在市中心租了一套办公室,装饰豪华,并把几个获奖证书或奖杯陈列其中,别人就会以为你财力雄厚,势力稳固,技术专业过关,对你的信任度就会直线上升,如果洽谈合适,很容易就能拍板成交。
假如你是新入行的推销人员,对你来说,最行之有效的快捷的投资之一,就是给自己买几件值钱的衣服。就算预算吃紧,宁可买下这两身衣服,也不去多买几身廉价服装。这有利于为你建立良好的形象,外加你对所推销产品的专业性能和市场行情的准确把握和介绍,别人一定会更选择相信你,进而购买。
▲人为制造短缺,迫使对方立刻行动
有部国产电影,叫做《疯狂的石头》。它被称为是一部前所未有的现代喜剧。
故事由一块在厕所里发现的价值不菲的翡翠而起。
本来只是重庆某濒临倒闭的工艺品厂为扭转经济效益搞的一个展览,希望卖出天价可以改善几个月发不出工资的局面。不料国际大盗麦克与本地以道哥为首的小偷三人帮都盯上了翡翠,通过各自不同的“专业技能”一步步向翡翠逼近。
一块“石头”,竟然让各色人群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原因何在?
稀有性:百年难得一见的好翡翠。
竞争性:国际大盗与当地小偷皆对此翡翠一见钟情。
潜在价值:能卖个好价钱,从此荣华富贵,坐享天伦。
这就是短缺效应的应用。我们常听的一句话:“物以稀为贵”,短缺效应是指机会越少,价值就越高。像钻石、石油、黄金等物,产量少,就显得金贵。
当然,短缺的宝贵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铝在刚刚问世的时候因为其稀有,甚至比黄金还贵。后来愈发地多了,开始贬值了,从而不再珍贵。
在一些无形资产,比如在人性中,这种短缺效应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短缺效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他人,在应用得当的情况下,它能使对方说“是”,让对方认同,迫使他立刻行动。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有时为了达到一些特殊的目的,可以人为地制造短缺,创造机会,吸引他人眼球,诱导他人行为。
有一个邮票收集者,偶然间获得两张绝世罕见的邮票。他的哥们都羡慕地劝他赶紧把两张邮票以每张10万块的高价卖出。
但是他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瞠目结舌的动作:把其中一张邮票当场撕毁。现在,只剩下唯一的一张了。
可想而知,这个独一无二的邮票会是多么的无价,许多世界各地的邮票爱好者都争相向他购买,五十万、一百万、一千万的价格都有人抢着要。
这就是人为制造的短缺,诱使人们疯狂行动的典型。
有一家仿古瓷厂生产的瓷瓶在一家商店销售,定价5oo元一个,在
喜欢每天读点心理学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