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引起恐惧的事物很多,而且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恐惧的东西。正如美国四星上将乔治·史密斯·巴顿曾经说的:“如果没有畏惧便是勇敢,那么我从来不曾见过一位勇敢的人。”可见恐惧是多么普遍。
有人畏惧和人交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社交恐惧症。在有些人看来,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是不可思议的,因为人是社会的产物,谁都不能离开社会而独自存在。但是,真的有很多人害怕与人交往。更让一些人不可思议的是场所恐惧症,患有这种恐惧症的人不能出入一些公共场所,比如商店、剧院等,甚至有些空旷的场所也会引起他们的恐惧。严重的场所恐惧症患者,可能会长时间生活在自己固有的狭小空间里。对于没有这种恐惧症的人而言,他们的行为简直不可理喻。
引起恐惧的事情还有很多,但到底哪一种才是最可怕的呢?人们恐惧的深层次原因又是什么呢?这样的问题或许永远没有定论,因为每个人恐惧的事情不一样,即使相似的恐惧原因也有很大差异。话虽如此,但有一件事情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大多数人的恐惧都来自于个人丰富的想象力。
想象力固然是一个好东西,但当它作用于恐惧时,往往会像放大镜一样,把自己的恐惧心理放大。实际上,现实很多时候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恐怖。如果我们对某些事情感到恐惧的时候,就应该对它们进行分类,看看这些恐惧的东西究竟来自于现实生活,还是自己的主观想象。换句话说,就是看看是不是自己在吓自己。
当人们在遇到一些可能会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时,头脑里会条件反射般地先设想这种不利情形的后果。这属于正常现象,本无可厚非,但是当一个人的想象力过于丰富的时候,就会把不利情形想得过于严重。例如,当一个准备不充分的学生参加一场很重要的考时,他就会想:“我压根就没有准备好,这场考试肯定考不过。”于是,这个学生就开始幻想各种不好的结果,并对考试产生一种恐惧心理。事实上,这种恐惧的情形在现实生活中根本就不存在,只是他一厢情愿想象出来的罢了。
恐惧不仅仅会放大潜在的风险,有时候也会缩小自己潜在的能力。
在一次心理培训课上,老师拿着三个沙包在讲台上娴熟地抛来抛去,并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还没等学生们反应过来,又一只沙包已经离开了他的掌心……就这样,三只沙包在老师的面前井然有序地飞舞着,看得人眼花缭乱。停下来后,老师问:“哪位学生敢挑战一下,看能不能在下课前就可以学会像我这样抛沙包?”学生们相视而笑,没有一个人举手。
“这简直就是杂技,怎么可能在下课之前就学会呢?”“是啊!我想老师是天天练习才有这样水平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
老师微笑着打断了大家,坚定地说:“我敢肯定,每个人只要练3个小时,都可以学会!”
老师的断言让台下的每个人都大吃一惊,大家似乎在用目光询问着:“这怎么可能?”“3个小时未免太少了吧?”
面对大家的疑惑,老师说:“很多时候,我们不是被自己的能力打败,而是被我们想象中的敌人打败。我们会把任务想象得过于困难,于是学会了退缩;我们会把挫折想象得过于强大,于是学会了逃避;我们会把梦想想象得过于遥远,于是学会了放弃。我们有必要仔细思考,我们的想象力真的在对自己说实话吗?”
接下来,每个学员都带着将信将疑的心态开始了抛沙包的练习,结果90分钟之后,一半的学生都学会了这项曾被他们认为很难学会的技能,每个人都体验到了超越“不可能”带来的快乐。
正如那位老师所言,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被实际的困难吓倒,而是被自己想象的敌人打败。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在克服自己的恐惧心理时,就应该时刻提醒自己,问题、困难究竟是自己想象出来的,还是客观存在的。当然,认识到问题、困难的客观性,本身就已经在情绪控制方面迈出了一大步,如果困难是自己想象的,那么同样相当于在情绪控制方面成功了一半。
喜欢情绪自控力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