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人与人交往需要互相理解,否则就会矛盾丛生。事实上,很多情绪的爆发也正是因为人们没有换位思考的意识。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也是一个人成熟人格的体现。
古往今来,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马太福音》的“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待你,你们也要怎样待人”,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的人们,都在不同层面提出过换位思考的意识。当然,换位思考并非只是一种道德教育,它也有着非常现实的作用。比如换位思考能产生同理心,并找到对方的需求,进而更好理解并帮助别人,也让自己的付出有个好的着力点。可以说,换位思考不仅可以减轻自己的烦恼和痛苦,也能给对方减少麻烦。既然是一种双赢的行为,何乐而不为呢?
汽车大王亨利·福特说过:“假如有什么成功的秘诀的话,那就是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了解别人的观点和态度。因为这样不仅会使你与对方的沟通更为顺畅,还可以使你更清楚地了解对方的思维轨迹,从而做到有的放矢,直击要害。”
在生活中,因为环境和角色的不同,人们对同一件事的看法往往不同。当然,别人的观点与自己的观点不同时,并不意味着别人的观点就是错误的。有时候,我们只需要换位思考一下,就可以理解对方的观点,甚至改变自己固有的想法。
在社会心理学中,人们往往会把交往双方的角色在心理上加以置换产生的心理现象称为“角色置换效应”。角色原本是指戏剧、影视剧中演员扮演的人物,现如今已经引申为生活中某种类型的人物,成为社会学、心理学的专用术语。每个人都在社会交往中充当着不同的角色,但在具体交往时往往呈现出的是某个特定的角色。因此,在社会交往中,人们总是习惯于从某个特定的角色出发来看待周边的人和事。结果,这种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往往会引发一幕幕角色冲突的悲剧。比如有的男人是企业或者单位里面的领导,结果回到家里之后依然不改自己的官僚作风,把家里人当作秘书招来唤去。稍有不合心意的地方,就张口大骂。试想一下,这样的家庭会幸福吗?其实,一个人不管在工作场所是什么身份,他/她回到家里就是丈夫、妻子、儿子、父母。如果不随着环境转变角色,就会发生各种不愉快的事情。相反,如果能够根据相处对象,随时调整自己的角色,就会让自己的生活井井有条。比如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政治舞台上,被人们称为“铁娘子”,但在家里,她就是一个合格的妻子,每天早上起来的头等大事就是为丈夫准备早餐。以至于尼日利亚总统古德勒克·乔纳森,甚至号召全国的女性向默克尔学习,为自己的丈夫准备早餐。
角色置换在心理学研究中也被称为“换位思考定律”,指当事双方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理解对方的感受、想法。通过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才能够给对方留下好感,也才能够受到他人的尊重。
据说印度民族领袖甘地生前有一次外出,在火车将要启动的时候,他才急匆匆地踏上车门,结果不小心一只脚被车门夹了一下,鞋子掉在了车门外。此时,火车已经启动,下车捡鞋子已经来不及了。甘地没有犹豫,随即将另一只鞋脱下来,也扔出窗外。一些乘客不解地问他为什么要把另一只鞋也丢掉,甘地说:“如果一个穷人正好从铁路旁经过,他就可以得到一双鞋,而不是一只鞋。”
甘地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能时时刻刻站在底层人的立场想问题,时刻将穷人的苦难视为自己的苦难。或许,这也是他为什么被称为“圣雄”“印度国父”的原因吧。
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思维,那么生活中的很多摩擦、猜忌都会迅速消除。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双方的情感更容易沟通,人与人的心才会靠得更近。如果一个人总是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那么他也就能够更客观地看待问题,从而提升自己的素养。这样,他的内心世界也会更平和,更淡定。
喜欢情绪自控力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