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麻烦您了,李老师。”张寒梅十分诚恳地朝李老师道谢:“您真是帮了我大忙了。”
“这有什么可麻烦的。”李老师笑得十分爽朗:“我菜都买好了,总得做出来呀。可能都有点凉了,你赶紧生上火,腾在炉子上,一会儿就能吃了。”
“行。”张寒梅笑着点点头。
李老师恰好也没打算多坐,她也站起来向外走去,一边走一边说道:“你们先吃饭,我就先回去了,今天收上来的卷子还都没批呢。”
送走了李老师,张寒梅从屋子角落拎起一个落着煤灰的竹篮,还有一把长长的铁钳,准备上外面去拿蜂窝煤。王艳红立刻跟了过来,从张寒梅手里抢过竹篮和铁钳:“张老师,我来生炉子。”
张寒梅能理解王艳红的心情,也知道她希望尽量不给自己添麻烦,因此她并没有拒绝王艳红的帮助,反而领着王艳红到门外,认了认自家的煤堆。
“这便是咱们的,那边是别人家的,千万别拿错了。”张寒梅叮嘱道。
“记住了,您放心么。以后这些事就交给我么,我封炉子封的可好呢!我还会倒烟囱。”王艳红一边答应着,一边利索地捡了几块蜂窝煤到篮子里,拎起篮子回到屋中。
王艳红很勤快,一看就是在家里经常干活的女孩子,她生炉子的动作十分利索,甚至比张寒梅还显得熟练几分。
“我家其实不烧这个,”王艳红一边生炉子,一边说道:“这煤可比柴禾好烧么,也不用一直看着火。”
“但我看你还挺熟练的。”张寒梅笑着答道:“好像比我生火还利索呢。”
“我们村上小学有个铁炉子,”王艳红抬起头笑:“上课冷得很,我们都围在炉子旁边。我小时候,那炉子都是烧柴,老师一边讲课一边加柴禾。烧柴跟咱这烧煤不一样么,烧得可快,后来村上给钱,买了煤,老师就不用一直看火炉子了么。”
“原来是这样。”张寒梅点点头,她伸手将李老师带来的饭盒交给了王艳红,王艳红将饭盒腾在炉子边上,又仔细地看了看火。
“我们村在山里。”王艳红抬起头朝张寒梅笑笑:“冬天比镇上冷。我们小学那个教室可破,四处都漏风么,要是不烧炉子,那冻死了。反正人也少,所以冬天老师干脆就让我们围在炉子前头上课,也不耽误啥么。”
“我今天去,看你们村似乎也不小。”张寒梅想了想之后问道:“但似乎咱们学校没多少你们村的学生,咱们班就你和王自强。”
“高中就我俩,”王艳红盯着炉火答道:“这么些年,我们村也没几个念高中。初中还有四五个,巧丽初三,剩下几个还小点。好多都是念完小学就不念了么,我小学同学,初中念了一年就回家了么。去年嫁去邻村,我昨天还看见她回娘家帮忙收洋芋,身后背着娃。”
王艳红的话,让张寒梅陡然生出一股郁气。好好的女孩子,花样的年纪,不读书跑去嫁人。缺乏教育的低素质女孩子,早早成为低素质的母亲,一代又一代复制着前一辈贫困无知的人生,成为魔咒一样摆脱不了的恶性循环。
“她们不读书,是不是也是因为家里穷?”张寒梅想了想之后问道:“家里想让她们早早辍学,帮忙干活?”
“也……不都是吧?”王艳红偏着头想了想,有些没把握地答道:“有些是因为穷,咱们村上的确穷。但有些也是自己就不爱念了,觉得念书没啥用么。”
张寒梅沉默了半晌,才叹了口气:“唉!这也不能都怪孩子,家长的眼光就这样,还能指望孩子跳脱出家长的格局吗?”
王艳红抬头看了看张寒梅,答道:“巧丽她哥就是自己不念的。但巧丽就想念书,巧丽学习挺好的。”
“嗯。”张寒梅伸手摸了摸王艳红的头:“自己争气也是挺重要的,所以你好好努力。对了,那个王巧丽家里……”
“其实巧丽为了上学,已经跟她爸闹过几次了。”王艳红知道张寒梅想问什么:“她爸早就不想让她继续念书了。”
“嗯。”张寒梅点点头:“这孩子我记住了,我会关注的,既然她想要继续读书,我怎样也得帮她一把。”
“张老师,您也别太担心。”王艳红朝张寒梅笑得开朗:“今天巧丽她爸不是都答应了让她来上学么,咱村上书记大伯说话还是管事的。”
“嗯。”张寒梅点点头,从柜子里拿出了碗筷:“来,先吃饭,吃完饭把这几天的功课补补,你请了好几天的假了,今天早读测验也没参加。”
张寒梅是个严师。这一点王艳红再清楚不过了。她知道,平日里说话温温柔柔的张老师,对学生在学业上的要求极为苛刻。因此王艳红不用张寒梅催促,自觉快速吃完了饭,帮着洗了碗收拾了桌子,接着就拿出了自己的课本,坐在了桌前。
“你坐这里,有台灯,对眼睛好。”张寒梅指了指家里唯一一张书桌,吩咐道:“先复习英语。等晚一点我把今天随堂测验的卷子给你。还有,你这几天请假,作业不是都写了吗?都先给我,我看看。”
王艳红听,将这几天的作业拿出来交给了张寒梅,接着乖乖地挪到了书桌边,开始闷头学习。而张寒梅则抱着一堆作业坐在了床边上,斜靠在床头批作业。师生两人就这样各自忙碌,时间安安静静的流逝……
十一点。张寒梅批改好了王艳红刚刚默写的古文,朝她点点头:“挺好的,没有
喜欢山中明灯照前程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