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由的说道:“大人的意思是,不局限于我们传统的诗书典籍,而是将工匠技艺、农耕技艺以及其它各行各业的技艺全部纳入到书籍当中,然后分门别类的教导?”
齐衡赞许的看了眼周念,道:“正是!”
“在教育这个观念上,我们应该抱着有教无类的态度,不管是什么人,什么出身,都。”
“但在详细的教导上,咱们可以根据这些人的秉xìng_ài好,因材施教。”
周念听到这话,眼中精光一闪。
“大人所言,突然让我想到一个典故。”
正在品味着刚刚这二人话中意思的朱元璋,当即说道:“什么典故?”
周念道:“这是孔圣人的一个典故,说是当时圣人门下有两个弟子,一名曰子路,一人叫冉有。这两个弟子都曾经问过圣人一个问题‘闻斯行诸?’。”
“意思是听到就去做吗?”
“而圣人在告诉子路时,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诸?”
“在告诉冉有时,却道:闻斯行诸。”
“另外一个弟子就疑惑了,为何老师在告诉两个人时的答案不一样,圣人鲁莽,必须叫他有所收敛、做事谨慎,所以,叫他遇事要和家人商量。而冉有胆小,做事瞻前顾后,所以要鼓励他勇往直前。”
听着周念的话,朱元璋渐渐理解了,联想到自己,当即说道:“就跟咱调兵遣将一样,要根据手底下弟兄的才能和性格秉性,去执行不同的战事。”
周念马上点点头:“对,正是这个道理。而齐大人刚刚所言,则是将这种办法放在了具体的教导中。”
“就好像圣人在教导子路时,教他三思而后行。”
“教导冉有时,教的却是勇气。”
“这不正与齐大人所言如出一辙嘛。”
听着周念的话,齐衡无奈的摇摇头:“周大人啊,都说你才学渊博,看来不假。”
周念忏愧。
朱元璋虽然在这些话题上没有太大的发言权,但朱元璋的心里却丝毫不恼。
反而虚心的听着他们两个人的话,从中极力的吸取着知识。
不过,回过头来的齐衡,却又说道:“周大人所言确实是我想表达的意思,却不尽然。”
“二位细想,从古自今,知识才学因为所有人所处的社会阶层不同,无法做到接受相同的教导。”
“自此,阶层的差距便越来越大,士族有钱有粮,门下子弟可全心读书识字,随之掌握了权柄,可那些寒门子弟呢,农家子弟呢。”
“就好像大哥你,我看大哥求学之心赤城,不比那些学子弱,可却因为无钱无粮而不得其道。如此一来,有钱的越有钱,无钱的越无钱。”
“逐渐便会出现,士族豪绅把握天下八九成的钱粮,而平头百姓,年年丰收,却年年饥荒。”
“其根本,便是教育之差距。”
“若天下人皆有学识,每个人都有读书的公平起点,再行科举之公平取仕之道,这阶层之间的矛盾,或可缓解。”
“这便是我刚刚所说的有教无类,在对教育的人群上,有教无类。”
“同时,当读书识字的人越来越多,优秀的学子才人便会越来越多,从中脱颖而出的,岂非才学愈发高深?”
一旁静静听着齐衡所言的周念,心生感叹道:“大人此心,实乃天下寒门之幸。”
“可世道如此,百姓家吃穿都无法满足,又如何能有钱读书识字?”
齐衡一笑:“教育乃是国之根基,既如此,为何不可公开办学,天下各地各县,皆设学堂,无需银钱,皆可入学。亦或者缴纳少量银钱。大头由国家支出。”
这话一出,周念和朱元璋皆是眉头一皱。
不得不说,齐衡的想法是好的,可现实却是残酷的。
“恩公,你这话咱也听明白了,可若是如此推行,每年要有多少的才学之士来做教导,又要多少的银钱来修改学堂,还有学子的书本,若要做到恩公所说的天下之人皆涵盖在内,这损耗之巨,难以想象啊.......”
朱元璋的话已经很委婉了,但意思却很明白。
异想天开。
不过,对于他们的话,齐衡却丝毫不在意。
因为齐衡心里非常的明白。
并且,历史已经印证了自己的想法。
这就像是一场投资,前期投入自然很大,也非常的伤神。
但这就像人要做运动锻炼身体一样。
开始时很难受,可渐渐的,你就会发现做运动锻炼的好处。
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投入。
光从数字来看,花这么多的钱粮,去做这种没有看得见的投资,似乎非常的吃亏。
可伴随着所有人的教育水平提升,社会生产力将会因为这些人的加入而出现井喷式的增长。
就拿这次他们筹备的水库水渠为例。
如果天下的官吏都能够看到修建这些的好处,并且具备这些相关的能力,这天下还愁没有粮?
当工匠们的技艺因为一代代的学习和钻研,当蒸汽机、水利、甚至是电力发展出来后,教育的那点支出,还多吗?
想着这些,齐衡有心想要解释,但也知道他们压根听不懂,甚至不敢相信。
毕竟这事情在历史上并没有出现过,谁敢保证未来一定可以。
他们不像齐衡,在齐衡的视角中,这些事情都是铁定的事实。
想到这里,齐衡也就不再执意让他们理解,笑了笑不再纠结于
喜欢大明:完了,我被朱元璋盯上了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