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当时群臣全都拜倒在地,山呼万岁。[16]
石勒这话确实说得豪气干云,他的历史地位也不可低估。如果说匈奴刘渊的作用,是在汉文明的腹地打进了一根楔子,那么羯人石勒的意义,则在于首次实现了中国北方分裂后的重新统一,尽管这次统一是短暂的。
然而南北朝的局面却已初见端倪。在灭亡了匈奴的前赵以后,羯人的后赵拥有了除辽西(前燕)和甘肃(前凉)以外的北方大部,与东晋隔淮河对峙。这就为今后将近两个半世纪的历史定了调子,尽管北方将再次分裂,直到另一个民族再来整合,再次实现短暂的统一。
那么,承担这一历史使命的又是谁呢?
氐人苻坚
匈奴和羯人的后继者是氐(读如低)。
这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很可能与羌族同源,或同时,或同种。由于住在今天的陕西省境内,因此汉化程度很高。同样,正因为世居西部,才得以在长安建国。[17]
建国前的氐人原本是前赵和后赵的附庸。后赵石勒死后,侄儿石虎篡位;石虎死后,养子冉闵篡位,建立汉族政权,国号魏,史称冉魏。冉闵对胡人进行疯狂报复,杀羯人二十多万,引起民族仇恨,被鲜卑的前燕所灭。氐族豪帅苻健便趁机建国,国号大秦,史称前秦。
不过前秦成为中国北方的主人,是在苻坚的时代。正是他,灭前燕(鲜卑)、前凉(汉)、代(鲜卑),伐西域三十多国,实现了中国北方的完全统一。
这是比后赵更大的成就。
那么,石勒没做到的,苻坚为什么能做到?
因为他对汉文化的热情更高。八岁时,苻坚就提出要请老师教书,这让他的祖父喜出望外。祖父说,我们戎狄本是异类,从来就只知道喝酒,你这小子倒要读书!于是大加赞赏欣然同意,苻坚也成为汉学家。据说他到太学视察时,提出的问题往往连五经博士都回答不了。
这可真是胡人中的汉人。
汉学家苻坚不但自己喜欢读书,还让其他人也学习汉文化。苻坚攻下代国后,便把被俘的代王送进了太学。有一天,视察太学的苻坚问了代王一个问题:中国人读书,长寿;漠北人吃肉,短命。什么原因?
代王答不上来。
苻坚又问:能给朕推荐几个可以担任将领的人吗?
代王说:我们漠北人长年逐水草而居,只知道打猎和放牧。跑得飞快不成问题,哪里能当将领?
苻坚又问:好学吗?
代王说:如果不好学,陛下何必送臣进学校?
苻坚大为满意。[18]
酷爱汉学的苻坚当然也不会没有汉族谋臣,这个人就是王猛。王猛是在考虑再三之后才跟了苻坚的。当时东晋大将军桓温西征前秦,王猛一身破衣烂衫前去见他,一面抓着虱子,一面高谈阔论(扪虱而谈便典出于此)。
桓温说:本将光复华夏,父老为何都不响应?
王猛当然知道原因所在。桓温西征原本为了捞取政治资本,东晋朝廷对他又不放心。何况即便灭了前秦,朝廷也会另派大员镇守关中。也就是说,胜则只有威名并无实惠,败则威风扫地血本无归。因此他不能不犹豫,也不能不考虑低成本高效益的方式,比如不战而屈人之兵。
于是王猛回答:将军不远千里深入敌后,长安近在咫尺却不渡灞水,百姓看不清将军之心啊!
桓温被说穿心思,一言不发。
王猛却看出东晋和桓温都没有前途,因此决定到苻坚那里去做诸葛亮(事实上苻坚也是这么看待他的)。只要能成大业,胡人或汉人又有什么所谓呢?[19]
苻坚与王猛一拍即合,正如石勒和张宾。
有了王猛,苻坚加速了前秦的汉化,同时加速了统一的进程。公元370年,也就是中亚匈奴人越过伏尔加河的四年前,前秦伐前燕。王猛在阵前召开誓师大会,意气风发地说:王某受国重恩,决不贪生怕死。今与诸君同心同德共建奇功,光宗耀祖报效国家,大家说好不好?
众将士一片欢腾,破釜弃粮奋勇向前。
结果,前秦大破燕军,前燕亡。
毫无疑问,这里面有利益驱动。比如大将邓羌,就是在王猛许诺了他想要的职位后,才一跃而起的。但王猛把氐人的政权看作了自己的国家,却同样毋庸置疑。他已经抛弃了那个自以为是的东晋,认异族为自家了。
这样的汉人,应该不止王猛一个。
事实上对于广大民众而言,谁当皇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日子过得如何。而在苻坚和王猛的治理下,前秦河清海晏国泰民安,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从长安到各州都开通了国道,沿路也种上了槐树和柳树,二十里一亭,四十里一驿,商旅畅通于道,行人讴歌于途。[20]
前秦能够实现更大的统一,并非没有原因。
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苻坚的厉行改革肯定至关重要。作为新建政权,前秦在初期难免部落习气,勋贵和豪酋更不乏横行霸道之徒。王猛却不畏强梁,上任之初就整肃风纪严明法制,狠狠打击不法分子,结果被既得利益集团和氐人上层贵戚一状告到了御前。
苻坚决定亲自审理此案。
有趣的是,苻坚的断案标准是儒家的。他问:朕听说为政以德,治民以
喜欢易中天中华史:南朝,北朝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