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抖嗖嗖地回到刚才发现的那片火塘旁,当务之急解决了,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发个火,搞点热水,搞点吃的……娘诶不过是撒点尿,感觉把身体里仅有的热量都清空了。
现成的柴火,只要点上就行,看起来似乎很简单。可周围在兜里摸了半天,才反应过来这早就不是自己的那具身体了……刚才他已经确认过了,和五姑娘相伴多年的兄弟尺寸明显不对,他堂堂七尺男儿怎么可能这么……嗯,稚嫩呢?绝壁不能啊!
但貌似现在这具身体就是自己?周围有点小郁闷,那什么,还是先生火吧,这些东西是重要,可吃饭最重要啊,要不然成长的机会都没有了……
既然没有打火机,那这边肯定有“自己”用过的点火设备。可是周围绕着火塘走了一圈,也没发现疑似物体。他还是有些头晕,干脆坐下来撑着脑袋一边休息一边试图找到诸如火捻、火石之类的东西——妈了个鸡,不会是钻木取火吧?他没这技术啊!
还好脑袋仍然抱有一丝清明,想到点火的东西肯定要放在高处避免潮湿,立刻往比较高的台子上去寻找。这回总算没有跑空,顺利地在靠近耳室的一个高台上发现了火镰。
这是一件香烟盒大小的奇特物品,上部用皮革制成,状如钱夹,连着一个盖子,用一个铜钱大的摁扣把皮夹扣得严严实实。下部嵌着一块月牙形的厚铁块,那“刃”部并不锋利,而且磨去了一些。打开盖子,里面装着几块黑色的小石片,叫“火石”;还有一团绒絮状物,叫“火绒”,那是山里一种叫做“绒扣子”的野生植物的果实。
这玩意儿换一个城里娃绝对不认识,摆弄不出怎么使唤。可以前外公就有这么一个东西,原本是用来吸旱烟的,后来有了火柴打火机,这东西就扔给周围当玩具。老家的山上、溪留里有很多石头,小时候周围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趴在地上找石头玩。要是找到几块“打火石”,放在火镰里打出火花来是一件非常值得孩子骄傲的事,这也是他童年为数不多的美好回忆。
有了火镰就好办了,作为一个农村娃,生火做饭那是基本功。熟练地找到一些细柴,看得出来原主人是很有规划的,在堆满了高高的大柴的同时,也储备了一些栎树、松针等引火的细柴。周围小心翼翼地把易点燃的树叶放好,再往上架一些细的树枝,最后放上比较粗的大柴——这个要有一定的技巧,保证不要压实,让里面有空间,充分地接触氧气燃烧。
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他从火镰的皮夹里倒出一块火石,撕一撮火绒用左手夹在火石上,右手握住火镰的皮夹部分,用那“刃儿”对准了火石的一侧边缘,“嚓嚓”两下,迸出的火星便把那绒絮点燃,然后迅速把火种凑到干枯的树叶上面。
已经干透的阔叶树叶一点就着,很快就在周围期待的眼神中从星星之火燎原了。“yes!”兴奋地喊了一声,他还是不敢掉以轻心,趴着等树叶把上头的小树枝也烧着了,这才送了一口气。好家伙,总算是看见温暖了!
火是推动人类文明的重要因素,它的掌控及运用不断推进文明的发展。远古时期掌握了用火的种族才会被赋予“文明”二字,否则就只是种族而已。从醒来一直彷徨的心在看到火以后竟然神奇地安定下来,空旷的溶洞里哪怕没有任何他熟悉的东西,但是至少,有火就有了希望。
呆呆地望着火堆良久,直到燃烧成了熊熊大火,把离得太近的周围都烤得有些发烫才念念不舍地离开。对了!这么好的热源不用来烧饭太可惜了,五脏庙唱空城计已经唱得声嘶力竭了!
说干就干,火塘边原本就有一口铁锅——这可能是唯一且最大的铁制品,他脑子里转了一下难道煮饭烧水炒菜都用同一口锅?但是条件有限,现在也不是矫情的时候,还是正经事要紧。
考虑到这具身体很可能许久未进食,周围决定还是煮粥。既补充了水分又饱肚子,更加容易吸收。粮食的位置是他第一个探索到的,熟门熟路地摸到醒来的那个地方,找到一个陶罐抓了一把粮食出来。
……他实在不能准确地描述这种粮食,以他纵横农村十几年的眼光来看,应该是未彻底脱壳的稻谷。里面黑乎乎的应该是米粒,还有米糠、麸等夹杂在一起。现在也顾不了那么多,相比另外一罐子他完全不认识的粮食,这个好歹有些眼熟……那个,不是说粗粮更营养吗?
把铁锅搬到水源那里洗净“稻米”,接上足够的水放在火塘上——那里有个三角铁架,在川、鄂、云贵地区很常见,是专门用于火塘上烧水烧饭的工具。等待粥煮好的同时,他又去寻了一圈宝,发现宝贝若干:一罐子盐,虽然黑糊糊的几大块,但好歹是咸的。没有找到油(植物油),有一小罐子凝固的脂肪油,类似于外婆炸的猪油。
这也不错,动物油只有更香,周围表示很满意。最后……意料之外地发现了一些武器。一把弓,配套的箭筒,但是里面的箭枝不多。除此之外还有一把砍刀,好像原始版“开山刀”。周围摸着下巴望着这些在耳室隐蔽地方摆放地整整齐齐的武器,莫非……是个猎户?
这是最好的解释了。一个人离群索居在这深山之上,要的没有武器防身那只能说他是个棒槌。怪不得刚才他就一直觉得怪怪的……洞里生活设施完备,但很明显生活的痕迹表明居住的人员不多,甚至只
喜欢1869扬帆之旅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