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市场!
八十年代在国内可是很有名气的。
城区靠水吃水,水产品自然丰富,市场里活禽蔬菜分布及其不均匀。
水产品占据了市场大半壁江山,特别是龙虾,在都梁这个地方简直是特色。
从2000年开始,都梁官方举办第一次龙虾节,到了2017年,几乎成为了当地旅游创收的重要来源。
连续十七届龙虾节,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了都梁这个地方,也让龙虾这个原本没人吃的小怪物风靡了整个华夏大地。
即使是十几年后,依然有陈进当初的同学靠着龙虾以及调料发财,不过陈进是个安分守己的人,并没有做生意的天赋,只能默默地看着别人发财。
现在自己抢先一步发现商机,能不能成功就看自己有没有本事玩得转了。
“小进啊,这里就是朱叔叔的摊位了。”
朱成明指着三米长,一米五宽的水泥台子对陈进说。
台子上横七竖八的放着四五个盆,地上还有一圈小盆,每个盆里都有各种水产品。
黑鱼、鲫鱼、钢针鱼、黄鳝、螃蟹、龙虾、鲶鱼、季花鱼、青鱼、泥鳅等等。
不同的是鱼类几乎没有纱网,而螃蟹和龙虾都用纱网封住,这样是怕螃蟹龙虾跑掉。
这地方虽然小,但品种齐全,生意自然很好。
“周大妈买菜啊?今天你孙子回来,买点泥鳅做蹿豆腐给小孙子吃,保证那小子吃了还想吃!”没和陈进废话,朱成明笑着对路过自己摊位的一位银发老奶奶说道。
“说的好听,新不新鲜呐!”周奶奶原本没打算看水产,听这话却驻足了。
“放心,您也不是第一次买我东西了,我啥前说过假话,我给您挑精神头十足的!”说着朱成明就拿舀子开始捞鱼。
“等等,要说水产品,泥鳅固然不错,但我还是买黄鳝吧,营养价值更高些!”周奶奶一副你别想忽悠我的表情。
朱成明竖了竖大拇指:“讲究,到底是老教师,真心讲究!小进拿口袋!”
陈进停了,立马拽了个黑色的口袋,被朱成明一把夺了过去扔在一边,转而拽了个透明塑料袋。
“四条够不够?我这黄鳝你放心,隔天都被我家那小子吃了,绝不坑人!”
上称,算账,收钱!
一系列动作下来,周奶奶压根没插上话。
“不放心您跑几步,不远处有公平秤,少一两您来折了我的秤都行!”
系好口袋,捡起之前的黑色塑料袋把黄鳝放进去,朱成明至始至终都笑脸迎人。
一上午像周奶奶这样的,没有二十也有十几个了,都是中老年妇女。
在别的摊位上斤斤计较的要死,到了朱成明这里却仍由他说了算,看的陈进暗自咂舌。
中午十一点,人渐渐少了,朱成明也打算收摊回家。
有了陈进的帮忙,今天收摊格外快。
把剩余不多的水产品倒入网兜,然后放进摩托车的水箱里,再把十几个大小不一的盆和桶摞到一起。
水泥台底下是铁皮焊接的简易门,打开放进去之后,朱成明带着陈进回家了。
“老婆,中午多煮点饭,老房东老吃饭啦!”
家门口还没卸货的朱成明就嚷嚷,朱阿姨开门一看,可不是陈进坐在后面,立刻笑脸相迎:“哎呀小进来了,快快快!”
“今天回来早可多亏了小进帮忙,不然起码到十一点半,孩子们回来了吧?”
朱成明拎出水产品倒入家里墙角砌好的水池里,脱下靴子换上拖鞋,又倒上热水洗了一把。
“回来了,在里屋呢!”朱阿姨正掐着蒜台。
朱成明变戏法似的从兜里掏出两根棒棒糖对着里屋喊:“哎呀,今天买了两根棒棒糖,也没人吃,小进,干脆咱俩吃了算了!”
“哇,我要吃我要吃!”门帘掀开,一男一女姐弟俩瞬间嚷嚷着跑了出来。
“呀,你们要吃啊?来,叫好爸爸就给!”朱成明哈哈笑着高举着棒棒糖。
姐弟俩奔着跳着也够不着,只得大喊:“好爸爸,好爸爸!”
朱成明哈哈笑着蹲下,一边一个抱起来亲了亲:“哎,都乖都乖,去写作业吧!”
姐弟俩回房,朱成明坐在桌子前招呼着:“小进来,喝杯茶!”
自己却自顾自地掏出钱来数着。
“当着外人数钱,你这个老财迷!”朱阿姨看着朱成明那认真样,忍不出笑出声。
“怕啥,小进又不是外人,再说刚刚买了小进的房子,怎么也得努力多赚点啊!”
朱成明一边笑着一边数,还掏出了个本子拿着笔写着什么。
“朱叔叔,今天赚了多少?”看着朱成明写完合上账本,陈进才出声。
“嗯,毛收入412块!”朱成明喝了一口茶说道。
“这么多?那能赚多少?”这才是陈进关心的问题。
“嗯……去了租金,大概八十块左右吧,像我这种啥都搞一点的赚的少,
再加上我做生意诚信,利润大概只有五分之一,也就是两成。
如果是其他人,利润大概在三成到四成之间吧!”
陈进这才想起那么多中年妇女在朱成明这里买菜似乎没什么废话,想了想又问:“怎么个诚信法?”
朱天成点上一根烟,深深吸了一口说:“首先是不能缺斤少两,一两二两的赚不到几个钱,反而损失自己的客人。
能在市场里买菜的基本上都是家庭主妇,住的都不会太远,你一次两次的少秤虽
喜欢重返1997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