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全词

首页 >> 都市小说 >> 纳兰全词(章节目录)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shudai.cc/190243/

菩萨蛮(1/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榛荆满眼山城路①,征鸿不为愁人住②。何处是长安,湿云吹雨寒③。

丝丝心欲碎,应是悲秋泪。泪向客中多,归时又奈何。

【注解】

①榛荆:类似于荆棘的灌木植物,这里用以形容环境荒芜。山城:紧挨大山建立的城市。

②征鸿:鸿,指雁。

③湿云:湿度较大的云朵或云层。

【典评】

这一首边塞之作很容易令人想起其它的边塞诗词。著名学者作家李敖曾经说过,唐诗中思乡之作过半。可见,诗词中表达远行苦旅之作和怀远思乡之作在词题材中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文明程度是社会进步的标准,而文明却又是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得到进步的。战争,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就是一件不能丢弃的附带品。外国历史的发展是这样,中国历史的发展也是这样。战争是残酷的,对于浴血奋战的战士们来说,他们必然要面对两种现实:离开家乡和亲人,迎接流血与死亡。这两种残酷的现实给他们带来了无尽的愁思和恐惧。对亲人和家乡的思念也就更加强烈。因此,从《诗经》的出现到“词”的兴起,都可以看到征战带给人们的痛苦远离亲人和家乡的痛。这会给读者带来强烈的震撼。

“悲莫悲兮生别离”(屈原)不论在古代还是现代,别离之伤最为悲啊。

在战乱中诞生的诗词,其中对“生生别离之情”的表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这首纳兰词,便产生在这种背景之下。

词的前两句是对景对环境的描述。“榛荆满眼山城路”,到处是榛荆的荒芜之地。纳兰路过时,因景生情,写下了此词。

山城还在前方,遥遥而不可及,眼前是一片荒芜颓败之景,那些灰败的灌木丛在道路上分外刺眼。忽然,远处传来几声嘶哑的雁鸣,断断续续而过,穿越了丝丝细雨,消失在更远的地方。那些鸣叫的雁,并不为下方满怀愁绪的人暂停片刻,“鸿雁传书”的古语想必并没有吧,或许只是自己的一厢愁情而已。前方的路没有尽头,头顶的雨带来寒意,何处有归处?纳兰只能发出如此感叹。在清史中记载,当时正值清朝政府准备与北方的罗刹国(今俄罗斯)交战。急需打探军情,康熙便派出了八旗子弟中的精明强干之人,去黑龙江地区了解情况,并刺探对方的军事部署和地形。也正是有了纳兰等人跋山涉水的辛苦侦察和联络,清朝政府才得以在当地从多的支持下,顺利完成了反击罗刹国侵略的各种战略性部署。这首词,就是纳兰在执行任务途中所作。纳兰的另一首相同词牌的词作中,有“明日近长安,客心愁未阑”这样的句子,应该是在归途中所写。

前两句是写景,后两句便是抒情。对这样的承转启合纳兰表现出了不凡的功力。他在上片末句中用“寒雨”描写天气,也用此来表达自己的心绪,自然地道出了“丝丝心欲碎,应是悲秋泪”的妙喻。“触景则生情”“睹物又思人”。离开了家的人,耳闻目睹的都包含着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暖家庭的憧憬。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写下“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诗句。这便是诗人听到了《折柳》曲,从内心产发出的思乡之情。此时的纳兰亦是如此,他看到断雁远征,隐入天际,寒雨丝丝而落,仿佛自然的悲秋之汨,而沿途所遇的景物,都像蒙上了一层幽幽的惆怅。想到此处,纳兰不觉黯然汨下,发出了“汨向客中多,归时又奈何”之感叹。

纳兰一生中虽然并没有直接经历战乱之祸,但在这一期间,边庭的政治斗争却并没有停息,而作为御前一等侍卫的纳兰,也免不了被卷入宫廷的政治祸乱中,因此他早已心生疲倦。

旷野上的荆棘在顽强地生存着,用它沉默的力量昭示着人间,而纳兰却只有一腔怅意结于胸中。痛呼之不出,心为之郁郁。

喜欢纳兰全词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

状态提示:菩萨蛮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返回顶部
站内强推 亮剑之给孔捷当警卫 元素 神庭玉 夏有乔木:雅望天堂 超人的赛亚人弟弟 总裁的心尖暖妻 斗破苍穹 星环使命 弃妇重生豪门:千金崛起 女校
经典收藏 蛇术士 斗罗:我为了比比东硬刚千道流 魏晋干饭人 生死帝尊 鹰视狼顾 大明之我是朱祁镇 大唐从挽救长孙皇后开始 逆天太子爷 战神爹爹:团宠王妃三岁半 穿越到明朝当举人
最近更新 网游之末日黄昏 冥界之花冥冥 亚炎纪 你这该死的温柔 女神的无双高手 因为爱你而疼 梦回千转 煅魂:风流邪帝犯桃花 直播:女神家的哈士奇天秀 道白道兮泊月
纳兰全词 侯清恒,李少辉 - 纳兰全词 全文阅读 - 纳兰全词 txt下载 - 纳兰全词 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小说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