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翠萍和萧二柱两口子回到地里时许桂花把能吹嘘的都吹嘘了个遍,所以他俩一回来,地里的人都将目光放在他们身上。男人们不好意思像女人们那样凑在一起八卦,但是那群妇女们却没有这个顾虑,眼下农活不算多,便瞅着队长不注意过来八卦一下。
“翠萍,听说你家外甥女从沪市来的?”
“是不是拿了很多好东西过来?沪市可是个大城市!”
“是啊是啊,说说看……”
离得近的就你一句我一句地打听,远一些地则竖着耳朵,想要从中听出什么八卦消息来。
林翠萍不用多想就知道是谁传播出去的八卦,萧卫军他娘李兰香今天没上工,只有大队长家的婆娘许桂花,她向来喜欢说人八卦。
但这件事也没什么好遮掩的,整个村子就这么大,地理位置又偏,平时谁家有个风吹草动不出一天全村都能知道。现在可不是前两年遭灾难一心只求生存的时候,地里收成上来了,人们便也有了心思八卦。
祝恩慈打算在村里落户,那就迟早得和村里人打交道,在请队长帮忙上户口的时候,跟村里人打打预防针也是好的。于是林翠萍便道,“是啊,我那外甥女是我唯一亲姐姐的孩子,可怜家里出了事,只能前来投靠我。路途遥远,身上值钱的都被小偷偷去了,可是好不容易才到来的,见天可怜哦……”
林翠萍虽然是个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但是她家没有儿子,只有她和姐姐两个闺女,父母便会教导她一些农村生活之道。后来姐姐远走,父母过世,又嫁到萧家来,能在萧老太手里讨生活,让萧二柱跟她夫妻一条心,又能在大灾年分家时请的村里德高望重的老村长出面为她说情主持公道,哪怕外人口中她再是软面善良的形象,其真实内里也绝不简单。
就像今天,她要是吹嘘祝恩慈给她带来多少上等精米精面粉,在得到村里妇人羡慕奉承的同时更会引起别人的嫉妒与记挂。她现在没有娘家,萧二柱又被家里分了出来,住的位置又偏,要是村里不怀好意的二流子夜里摸去偷东西,那真是得不偿失!
更何况祝恩慈还想在村里落户,那就不能表现得太引人注目。不患寡而患不均,祝恩慈的条件要是太好,那村里一些捻酸吃醋的没准不肯她上户口,
“你不是大城市来的吗?你不是有钱吗?那你咋不去城里生活?”
这样的风言风语绝对是有可能出现的。
所以林翠萍绝口不提祝恩慈带了什么东西过来,只编造祝恩慈的身世,往悲惨里说去。祝恩慈告诉她姐姐姐夫是在沪市打工,但是却在一次帮人运货途中车子摔进了山崖去世的。她就在此基础上添加自己想象描补细节,将祝恩慈爹娘说的多么勤劳善良来突出他们的不幸,更是将祝恩慈描绘成一个小可怜,在爹娘去世没有庇护的情况上爹爹那边的亲戚上来打秋风欺负,逼得祝恩慈不得不离开,只能不远千里来投靠她这个小姨。
当然,林翠萍措辞没那么有文化,但是特别接地气,加上她一边说一边气愤抹眼泪,听得旁边的妇女都心酸起来,纷纷跟着指着祝恩慈亲戚的不地道。谁家没有个孩子啊?谁又没个天灾意外的,要是出事了人人都像祝恩慈亲戚那样做,那孩子该怎么生活下去啊?
有些脾气暴躁又富有正义感的老娘们恨不得撸起袖子将那些狠心没道德的亲戚揍一顿,但是考虑到路途遥远问题当然是不可能。
不过,经此一诉说她们对祝恩慈倒是没了一开始的羡慕,反而产生了同情的心思,好心的就委婉地劝说林翠萍留下祝恩慈,毕竟现在祝恩慈只有她这一个亲人可以依靠。
“婶子谁说不是呢?我也不能做那丧良心的人,当初我姐姐在家的时候对我多好,现在我外甥女孤零零一个人,我也不能把她往外推,谁家没有个意外是不是?日子苦点就苦点吧,一家人在一起平平安安就好。”
“是啊,二柱家的你这么想就对了。跟你家那口子商量没?”
“商量了,我家那口子也同意……现在地里收成也好了些,努力些也能勉强养活我一个外甥女的……当初要不是你们这些邻里乡亲们帮忙,我和二柱还有孩子们就挨不到现在了……”
话题说着说着就偏了,但谁也没也在意,农村人聊天都这样。
不过要是祝恩慈在这里,那她肯定会给林翠萍一个赞,因为她既让她的来历过了明路,又让林翠萍一家收留她不会惹人闲话。要是林翠萍不解释解释,别人看到林翠萍一家收留了祝恩慈,还会以为林翠萍一家现在过得多好呢,都有能力收留外人了,想当初他们被分出去时一穷二白,可是村里人帮衬呢!
现在这样一来村里人只会觉得林翠萍两口子善良实在重情义,既记得村里‘恩情’,又不抛弃孤儿侄女。这样的人帮了才不觉得心寒!
一下午的农活很快过去,还没到秋收农忙的时候,队长看着太阳落山了到点儿就让他们下工了。
林翠萍便让萧二柱跟队长说一声明天去山上砍棵树做张床的事,她带着两个孩子在树底下等他。
大队长在林翠萍说祝恩慈身世的时候也在边上听了两耳朵,他是老村长的大儿子,为人虽然没有老村长那样宅心仁厚,但总体上还是个正直的人,加上萧二柱两口子在村里风评向来很好,他也没为难他,点点头说给他批个条子,让他晚上去拿。
自从国家弄起人
喜欢穿越六零小娇媳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