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了这一点。我们村上有两位小伙,一同闯世界,一位因犯罪被判八年,另一位因为偶然读到两本书,走上改过自新的道路,2010年还被评为孝亲模范。当那位被判八年的小伙子从狱中出来,这位因两本书而脱胎换骨的青年,孩子已经六岁了,这是多么让人悲伤的人生画面。几年来,我坚持和这位服刑的小伙子通信,发现他十分单纯,只是喜欢模仿
一些书上的情节逞能。读着他的来信,我想,写这些书的作家是否想过,他们的文字可以把一个孩子送进牢狱?细想起来,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常识,人的心灵是一个田野,任何进入眼睛的信息都会成为一粒种子,这些种子构成人的潜意识,而人的行动是由潜意识支配的。古人甚至认为,潜意识具有异地成熟性,我们今天读到的一句话,可能在很多年之后开花结果。当一个人在关键时候脑海中闪过“执子之手,与之偕老”,他对婚姻是一种态度;如果闪过“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可能就是另一种态度。还有那些寻求短见者,很可能是当年读过的一本书或者一首诗成为他轻生的推力。也看到一些报道,某电视剧播出后,有不少小孩模仿剧情上吊,差点闹出人命。据报,现在自杀人数已经远远超过交通事故,如此惊人的数字,除过全民焦虑的大背景之外,恐怕和传
媒有很大的关系,而这些传媒的底本,却是文学。曾有这样的体会:看到别人有好事,心生嫉妒时,赶快起诵《太上感应篇》中的“见人之得,如己之得”,就释然;送别人一件东西,不久又后悔了,赶快起诵《太上感应篇》中的“与人不追悔”,就释然;帮了别人一个忙,却未得到对方的感谢,心里不快,赶快起诵《太上感应篇》中的“施恩不求报”,就释然;想起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
心里不免会有怨恨,赶快起诵《弟子规》中的“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就释然。可见潜意识中的句短对人的解脱作用。另一个常识告诉我们,一个人在接受了yù_wàng的诱导后,必须要寻找yù_wàng的出路,那么满足yù_wàng的行为就发生了。以性行.为为例,在不少文章中看到,许多人的第一次性冲动都是在阅读(大阅读)中发生的。现在,全球每年有四千五百万人堕胎,有近七万人死于堕胎,不少为未婚青少年,这些青少年在性行.为前,难道没有受过不良信息诱
导?如果有,制造这些不良信息的同志是否想过,正是他们间接地给这些同志制造了不幸?祝福功能必定来自于祝福性。在22届图博会上,有位出版家说,他认为书没有好坏标准。我说书绝对有好坏标准,一个孩子走丢了,有责任感的人应该把他带回家,但也有人在干着拐卖的事,如果我们承认在带回家和拐卖之间有价值差别,我们就要承认书是有好坏标准的,因为有些书就是把读者带回家的,有些书就是把读者带离家园甚
至拐卖的。一本书让人读完,就有孝敬的冲动、尊师的冲动、节约的冲动、环保的冲动、感恩的冲动、爱的冲动,无疑是好书,相反,自然是坏书。也有人说,文学毕竟是文学,不是教育学,没必要让它承担教化义务。在我看来,这无异于说,菜不是主食,没必要讲究卫生一样。因为无论是主食还是菜,我们的孩子
都在吃。如果看过江本胜先生的《水知道答案》,我们就知道祝福不但是一种心理存在,还是一种物理存在,那么,接受一部带着祝福心态创作的作品,无疑就是自我保健,接受
一部带着怨恨仇视心态创作的作品,无疑就是自我伤害。我以为,要想保证文学的祝福性,写作动机和出版动机显得非常关键。就像为了孩子成长,有些父母也可能打孩子,骂孩子,但他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有些人尽管甜言蜜语,却会把孩子带向歧途。所以说,一本书有没有祝福性,关键要看作家和出版家的动机。如果我们在下笔时,在出版时,心中没有读者,只有利润,祝福性是很
难保证的。
那么,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动机写作?依我浅见,“父母心肠”是一个底线。带着“父母心肠”写作,带着“父母心肠”出版,应该是作家和出版家最基本的品质。在拙著《农历》的创作谈中,我写了这么一段话:“奢望着能够写这么一本书,它既是天下父母推荐给孩子看的书,又是天下孩子推荐给父母看的书,它既能给大地带来安详,又能给读者带来吉祥,进入眼帘它是花朵,进入心灵它是根,我不敢说《农历》就是这样一本书,但我按照这个目标努力了。”为了尽可能接近这个标准,我反复修改书稿。书稿排版后,我仍然让出版社寄来校样修改,同时复印多份,让同事、朋友包括妻儿看,对于他们提出的不妥之处,我基本都作了修正,一次又一次,直到第六次时,编辑说他作了几十年编辑,出了几百本书,没有见过像我这样追求完美的,他实在没有耐心再给我寄了,我才作罢,否则大概还要修改第七次、第八次……《寻找安详<
喜欢终极大僵尸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