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编《永乐大典》
解缙,字大绅,吉水(在今江西)人,幼年聪颖好学、才思敏捷。后来,解缙考中进士,任庶吉士。明成祖朱棣登基后,他和胡广等人均被提拔为翰林学士,担任皇帝的顾问。朱棣让解缙主持编写《永乐大典》,他从各处调来146人,开始了编纂大典工作。一年多后,他们编成一部书,呈给朱棣。朱棣给书题了书名叫《文献大成》,对包括解缙在内的147位编书人都赏给钞银。但朱棣还嫌这部书简略,又让太子少师姚广孝(即道衍和尚)和刑部侍郎刘季协助解缙在原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补,务使一切典籍都包罗在内,无一遗漏。
姚广孝是皇帝的亲信,他的参与,要钱要人谁也不敢驳回。于是在文阁设立了编书馆,让礼部拣派有文才的官吏和四方老儒来担任纂修,选派一些书法好的国子监学员和一些外府县学中的生员担任抄写工作,前后竟动员了3000多人,由光禄寺供给伙食。这次花了将近3年时间才将全书编成。朱棣根据自己的年号,把这部书命名为《永乐大典》,还亲自写了序言。
《永乐大典》共计22937卷,装订成11095册,总计37000多万字,全部用工整的蝇头小楷写成。朱棣在迁都时,用船将《永乐大典》运到北京宫中,藏到宫中的“文楼”里,成为稀世国宝。
●李贽反封建思想
李贽本姓林,名载贽,因避明穆宗朱载量讳改名贽,号卓吾。他出生在福建泉州,其家世代为巨商,到祖父一代家道中衰,父亲林白斋只好开馆授徒以教书为业。李贽7岁发蒙,跟他诗、习礼文”,12岁时已能下笔成文。他写了一篇题目叫做《老农老圃论》的文章嘲笑孔夫子,暗地里还颇有几个同窗给他叫好。
少年时代的李贽便不同凡响,喜欢标新立异,读四书五经,他不喜欢朱熹的注。朱熹的注不论是乡试还是会试都是考试的内容,他居然敢于说不喜欢,甚至加以非议,无疑是需要很大的胆量的。20岁以后,为了养家糊口,他不得不与同龄人一样去走科举求仕的道路。26岁,李贽中举,但他以后再没有去参加科举考试。李贽30岁时开始进入仕途,几十年宦海沉浮后,他在公元1580年云南姚安知府任职期满后,迅即挂印而去。李贽离开姚安时,“士民遮道相送,车马不能前进”,他带走的“仅图书数卷”,“俸禄之外,了无长物”。
公元1581年辞官后,李贽住在湖北黄安好友耿定理家中,他一边教授耿家子弟,一边勤奋写作。公元1584年,耿定理病逝,事情太突然了,他一时竟不知所措。他困于生计,出家入麻城龙湖芝佛院当和尚,他不守戒规,专心从事讲学和著述。62岁,他剃去了头发,有人问起原委,他回答说:“所以落发者,则因家中闲杂人等以俗事强我,故我剃发以示不归……又此间无见识人多以异端目我,故我遂为异端以成竖子之名。兼此数者,陡然去发,非其心也。”这种行径显然是有些抗议色彩的。
公元1590年,李贽的诗文集《焚书》问世,这是一部向程朱理学的挑战书。李贽猛烈地抨击封建纲常礼教,挞伐孔、孟,统治者把他视为“洪水猛兽”,认为他是以“左道惑众”。有人要以“大伤风化”的罪名把他抓起来解回原籍,后来事情不了了之。
公元1599年,李贽的另一重要著作《藏书》在南京刊出。书中毫无顾忌,大胆地贬斥时政,裁量历史人物,抨击社会制度,这下子就大大触犯了统治者,犯下不能饶恕的罪行。公元1600年,道貌岸然的理学家们纠集流氓打手捣毁了芝佛院,使其无落脚栖身之地。接着,又毁了埋骨塔,对李贽进行了最野蛮的人格侮辱。礼部给事中张问达上书皇帝,指控他刊刻《藏书》《焚书》,“惑乱人心”,“不可不毁”。于是,李贽被逮捕入狱。是时,他已是一位76岁的老人了,而且正在病中。但他毫无惧色,神情端庄,镇定自若,宁死不屈。公元1602年的一天,在狱卒给他剃头时,他突然抢过剃刀割喉自杀而死,李贽以刚烈之死抗议封建制度对他的残酷迫害。
李贽著述盈车,明、清两代都被列为禁书,他是明代后期一个特殊的反封建反理学的进步思想家。李贽之所以名传千古,就在于他对封建统治者有一身不肯屈从的铮铮傲骨;在于他敢于打破千百年来人们对孔子的顶礼膜拜;在于他敢于直接批判统治者的精神武器——程朱理学;在于他“非圣无法”的叛逆精神。
●汤显祖“临川四梦”
汤显祖是江西临川人,出生在书香门第。他5岁时就能做对联,12岁就会做诗。他的伯父酷爱戏曲,还从事过戏曲演出,汤显祖从小也对戏曲产生了兴趣。汤显祖34岁时才中了进士,他几次拒绝大官僚们的笼络,被安排到南京当了个闲官,但他疾恶如仇,常常对时事大发议论。有一回他向朝廷上书,指责执政者,还牵扯到皇帝,因此被贬到偏远的地方作了一个县官。可汤显祖并没有消沉,他把县城治理得井井有条,后来反对他的人依然要罢他的官,汤显祖也早就对官场厌倦了,就辞官回到了江西临川老家,开始了他的戏曲创作历程。
汤显祖在临川城内香楠峰下建造了一座新房子、取名为“玉茗堂”,在这里,汤显祖一心一意地创作剧本,还亲自导演排练。尽管汤显祖晚年生活贫困,可他从戏剧创作中得到了无穷无尽的乐趣。汤
喜欢中华上下五千年全知道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