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九年,十一月二十一。
太子李承乾谋反,以失败告终。
参与进来的侯君集等人被押解大理寺。
还有另外三大门阀。
赵郡李氏。
博陵崔氏。
清河崔氏。
此时,李二陛下灭了高句丽,完成了前朝所没有完成的大事,声望正是如日中天之际。
为表仁慈,三大门阀的家主和其嫡系弟子尽数伏诛。
其庶出旁支,永不追究罪责。
对此,满朝文武无人敢提出异议。
一时间。
大唐百姓皆称颂李二陛下乃仁君也。
失去嫡系一脉的三大门阀,从此将彻底的没落。
反倒是没有参与进来的荥阳郑氏,成了最后完好无损的五姓七望的门阀之一。
至此。
门阀的时代结束了。
李二陛下对于整个大唐完成了彻底的掌控。
大理寺的侯君集,在朝会上被人提及。
“陛下,陈国公谋逆,其罪当诛!”
“当诛!”
“臣附议!”
“臣也附议!”
没人为侯君集求情。
然而……
李二陛下听了群臣的意见,却一言不发。
刹那间。
朝堂诡异的宁静。
良久。
李二陛下才淡然问道:“诸位爱卿,侯君集随朕戎马一生,又又灭高昌之功,此子咩高句丽,也出力良多,可否功过相抵?”
众人面面相觑。
且不说陛下此言是否出自于真心,但是谋逆之罪如何处罚,对于李二陛下只字不提的太子李承乾,众人不敢率先提及。
可是,这个侯君集就没这个待遇了。
他若不死,如何以震朝纲。
“陛下,侯君集是臣,臣子立功,那也是陛下赏识,是陛下给的机会。”
“侯君集不死,天下人不服。”
“侯君集不死,只怕后来者……”
点到即止。
倒不如说,他们再为陛下找一个侯君集必死的理由。
如此,就不会显得陛下刻薄寡恩。
史书中,也就不会记载李二陛下杀功臣。
不是陛下杀功臣,是曾经的功臣犯了谋逆之罪,非死不可!
李二陛下见朝臣如此意见统一,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
大理寺。
牢狱。
侯君集睁开眼,就看到了李二陛下进来。
李二陛下问道:“侯君集,朕待你不薄,你为何要随太子谋反?”
侯君集神色如常,道:“陛下,罪臣灭高昌,那是罪臣最得意之际。臣本以为回朝之后,陛下将赏赐于罪臣。可是,没想到却把罪臣关押起来。”
李二陛下怒道:“那是你收刮高昌皇宫的珍宝,此事朕可以不计较,但是你不应该纵兵劫掠高昌的百姓。”
侯君集心中不忿的道:“陛下,那又不是大唐的百姓。”
李二陛下摇头道:“侯君集,你难道不懂朕之心?”
“朕并不是章灭了突厥,灭了高昌,再灭高句丽……”
“朕要让四海蛮夷,归入我大唐。”
“夷入华夏,则华夏之!”
“你能明白朕所做的千古莫有之举吗?”
侯君集听了却冷然一笑,道:“陛下,罪臣谋逆,其罪可诛。至于陛下的雄心壮志,罪臣你刚才不明白,已经不重要了。”
说完,他长叹一声,跪地求饶道:“罪臣死不足惜,当诛九族。只是……罪臣不敢为儿子求情。只是罪臣发妻何其无辜,请陛下饶恕我发妻。”
李二陛下并不作答,只道:“来人,上酒。”
狱卒将酒端上来。
李二陛下面无表情的道:“与朕不醉不归。”
侯君集不再说,盘膝坐在地上。
君臣二人相顾无言。
狱卒在一旁负责斟酒。
一壶酒见底。
侯君集似乎忘记了自己所处的境地,摆手道:“殿下,我是武将,这么喝酒……那是娘们儿之举。”
李二陛下浑身一震,对狱卒道:“拿两坛酒来。”
狱卒将两坛酒抱上来。
君臣二人拍开封泥,好像回到了曾经在秦王府的时光。
酒入肝肠。
李二陛下起身,出了牢狱,淡淡的道:“侯君集,你错看了朕!”
侯君集神色一怔。
次日。
朝会。
太监代为宣布,免除罪臣侯君集死罪。
刹那间。
满朝哗然。
众人只以为,劝李二陛下杀侯君集,就如同三顾茅庐。
如此,那就走着。
谁知。
李二陛下拍案道:“朕不是刻薄寡恩之辈,朕一生也绝不会杀功臣。”
“什么功高盖主……朕不是昏聩之君,不怕你们功高,就怕你们无能!”
“秦王曾说,海外有一地,那里的人肤色为黑色,当地环境酷热,犹如火炉。但是,那是遍地是宝藏。”
“有黄金,有钻石,还有石油。”
“太子李承乾和侯君集一同谋反,本罪无可恕。”
“但是,朕不想杀自己的儿子,也不想杀曾经与朕上阵杀敌的手足兄弟。”
“谋反之罪,罪无可恕。”
“发配太子和侯君集前往海外酷热之地,其家眷就留在长安。有朝一日,他们若能将大唐大唐黑龙旗插在海外酷热之地,朕就赦免其家眷的罪责。”
轰隆——
群臣听懵了。
可是,谁也不敢反对。
杀不杀功臣且不说,陛下都明确表明不想杀太子。
谁若反对,岂不是劝
喜欢大唐之摊牌了朕真不是你爹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