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战国:鬼谷子的局助读

首页 >> 穿越小说 >> 活在战国:鬼谷子的局助读(章节目录)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shudai.cc/205052/

没有钟表,古人如何计时?(1/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在古代,人们虽然没有钟表、手表这类高端的计时器,但也有属于那个时代的先进计时武器——日冕和漏壶。

最早使用的计时器叫日晷,据说在黄帝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日晷分为晷针和带有时间刻度的晷盘两部分。太阳照射的针影投射到晷盘上的刻度就是当时的时间。

(日晷)

不过,使用日晷的前提是必须有太阳,这就导致夜晚和阴雨天无法判断时间。为了方便计时,漏壶就应运而生了。

漏壶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并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周礼·夏官》和《史记·司马穰苴列传》中都曾提到。

《周礼·夏官》中说:“凡军事,县(悬)壶以序聚柝。凡丧,县壶以代哭者,皆以水火守之,分以日夜。及冬,则以火爨鼎水而沸之,而沃之。”意思是说,凡有军事行动,就悬挂漏壶计时,根据时间来轮流更换巡夜的人。凡有丧事,也要悬挂漏壶计时,根据时间来轮流更换哭丧的人。所有漏壶,都会设置专门的人在一旁看守,并负责区分昼夜的时间。到了冬天,为防止水结冰,无法正常滴漏,还要用火烧沸鼎中的水,然后再注入漏壶。小说开头的孟津会盟,魏惠侯巴不得秦孝公不来赴盟,在中军大帐里就是听着这种“漏壶”的滴答声来消磨时间。

此外,《史记·司马穰苴列传》中也说:“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意思是说,春秋时期的齐国将军司马穰苴赶到军中,立下木表和漏壶来计算时间,然后等待监军庄贾的到来。可见,漏壶的使用在当时已经非常普遍了。

漏壶分为两种,一种是泄水型漏壶,另一种是受水型漏壶。泄水型漏壶先于受水型漏壶出现。

泄水型漏壶是根据壶内水量减少的情况来计时的。在壶内插入一根带有刻度的浮箭,壶底侧部有一小孔,当水从小孔流出时,浮箭下沉,观察浮箭刻度,即可查看时间。但水多的时候出水较快,水少的时候出水教慢,就会影响时间的精确度,所以古人又发明了受水型漏壶。

(泄水型漏壶)

受水型漏壶是根据壶内水量的增加情况来计时的。与泄水型漏壶一样,壶内都插着带有刻度的浮箭,不同的是,受水型漏壶底侧没有小孔,并且还多出一个向漏壶滴水的容器。当水从容器流入漏壶的时候,浮箭就会上升并指示时间。为防止容器内水量的多少影响到水流速度,古人在容器之外又加了一个甚至多个漏壶,以保证容器内的水量恒定,进而保证容器内的水流速度均匀地流向漏壶。如此一来,就确保了时间的精确度。

在漏壶之后,古人又发明了称漏和沙漏。称漏是由北魏道士李兰所发明,通过称量受水壶中水的重量来指示时间。而沙漏发明于元代,通过流沙推动齿轮组,使指针在时刻盘上指示时间,它避免了漏壶因水受气温影响而结冰的缺点。

古人除了用计时器来计时外,还喜欢用“一炷香的时间”、“一盏茶的时间”来计时。那么,“一炷香的时间”、“一盏茶的时间”到底是多久呢?其实,一炷香燃烧完需要两刻钟,也就是三十分钟的时间,所以“一炷香的时间”通常代表三十分钟。而端上一碗热茶,慢慢品尝,到整碗喝完,需要一刻钟也就是十五分钟的时间,所以“一盏茶的时间”通常代表十五分钟。

喜欢活在战国:鬼谷子的局助读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

状态提示:没有钟表,古人如何计时?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返回顶部
站内强推 亮剑之给孔捷当警卫 元素 神庭玉 夏有乔木:雅望天堂 超人的赛亚人弟弟 总裁的心尖暖妻 斗破苍穹 星环使命 弃妇重生豪门:千金崛起 女校
经典收藏 蛇术士 斗罗:我为了比比东硬刚千道流 魏晋干饭人 生死帝尊 鹰视狼顾 大明之我是朱祁镇 大唐从挽救长孙皇后开始 逆天太子爷 战神爹爹:团宠王妃三岁半 穿越到明朝当举人
最近更新 网游之末日黄昏 冥界之花冥冥 亚炎纪 你这该死的温柔 女神的无双高手 因为爱你而疼 梦回千转 煅魂:风流邪帝犯桃花 直播:女神家的哈士奇天秀 道白道兮泊月
活在战国:鬼谷子的局助读 公孙无知 - 活在战国:鬼谷子的局助读 全文阅读 - 活在战国:鬼谷子的局助读 txt下载 - 活在战国:鬼谷子的局助读 最新章节" - 好看的穿越小说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