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朝启昌二年腊月十三夜,一夜的腥风血雨。从皇宫内,再到长安城内外,都充斥着血腥的气息。先有上千叛军死于宫廷之内,再有长安城内一场夺军权之战。
以南长安大营正统领何茂以及东水营正统领董书所率领的叛军,在进入到长安城外城后,无法攻克内城城门,一时间陷入僵局。刘愈派新军从内城南门杀出,杀了南长安大营兵马一个措手不及。随之叛军内部出线哗变,一些亲向于刘愈的将领,于阵前斩杀董书,擒获何茂,叛军不战而瓦解。
刘愈当即下令,将何茂董书及参与策划叛乱的部属,一律军前斩首,以正军威。对于其余参与叛乱的兵将,一律既往不咎,两大营兵马必须在天明之前撤出长安城,回营安置。
腊月十四天明,长安城内一夜的兵荒马乱终于彻底平静下来。但因为昨夜城南发生的一场血战,以至于城内有不少地方血迹斑斑,很多尸体,到天明才来得及搬走,城中没有戒严,但普通百姓还是不敢踏出家门,怕惹祸上身。
刘愈站在皇宫正南门的阙台上一夜,到天明时,心情仍旧没平复下来。这一夜,令他心境改变了许多,尤其是在苏彦身死的那一刻。
城中各方的消息,汇总到刘愈这里,也让刘愈了解到此时长安城内的环境。随着两大营兵马撤出长安城,意味着这次的叛乱彻底瓦解,城中昨夜少部分趁乱出来杀人放火的三清教乱党,也多数被捉拿,就地斩杀。此时长安城内,一切不安定因素看似都已经消除,却令刘愈开怀不起来,一来是因为昨夜的战事实在惨烈,不但叛军方面死伤严重,连刘愈的嫡系新军也折损不在少数;还因为苏彦的死,更因为罪魁祸首的苏哲,仍旧生死不明。
刘愈站在阙台上想了一夜,到底还是没明白过来,为何在当日饯别宴上已经“幡然悔悟”的苏彦,会从沉默的羔羊转而爆发。难道是因而苏哲某些蛊惑人心的手段?刘愈回忆昨夜苏彦临死前那一番抱怨,那时,苏彦是坚信苏哲已经死了,而且是“舍生取义”,为了成全他当皇帝。道理上说得通,苏哲为了确保苏家的基业,放弃生命,给苏彦创造机会登基为帝。可在刘愈看来,还是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首先是苏哲没必要把自己葬送在火海之中,再者,昨夜吴公公出来传旨,却又被杀死,那到底是怎么回事?
刘愈叹口气,可惜那份圣旨已经在昨夜混乱之后无寻,应该是已经被烧毁。在那时刘愈就想过,当时雅前殿内的政令不是统一的,有人让吴公公出来传旨,却有人下令把吴公公给斩杀,令圣旨不得宣扬。
想不明白,刘愈也就不再去纠结。经过一夜的忙碌,他也感觉到几分劳累,尤其是在事情圆满解决之后。但这圆满中,还是有很多令他感觉不快的地方。
刘愈走下阙台,径直往雅前殿的方向行去。昨夜虽然苏彦已经身死,但另外两个参与到叛乱的重要人物,苏碧和柴锦现下正被囚禁着,等着刘愈去审问。刘愈想从他们夫妇二人身上,套到一些有用的情报。
一些昨夜获救的官员仍旧零散坐在雅前殿前,见到刘愈到来,这些官员纷纷起身,脸上却也带着一些后怕的神色。刘愈从中仍旧没见到李延年的身影,刘愈从昨夜就在考虑这个问题,他这个老丈人,到底去了何处。
韩升在众人中,是地位最高的一个,此时却也是最沉默的一个。苏彦死了,韩升心中也有心结,他毕竟是苏家的“忠臣”,知道禅位的天子身死,对于韩升来说,心中的一道坎过不去,他索性就不搭理刘愈。
“信竹君和临清侯,现在何处?”刘愈问一脸慎重之色迎过来的廖明升。
廖明升赶紧行礼道:“回王爷,臣已经妥善安排,将他们暂时拘押在一个稳妥的地方。”
廖明升所说的“稳妥的地方”,不过就是曾经御林军在东烨门前的衙所,以前刘愈任御林军总统领时候办公的地方。刘愈到来,却见几名女军侍卫在外守卫,刘愈这才想起,身为都察院都御使的廖明升,是调动不了任何军队的,只有这些女军侍卫或许会被他“诈唬”,过来帮他完成驻守的任务。
苏碧和柴锦,现在属于“偷生”。昨夜的斩杀令中,其实他们也该被斩首,但刘愈为了获取情报,才勉强留他们活到天明。
刘愈到御林军衙所前,柴锦最先扑出来,想抱着刘愈的腿,却被刘愈身后的侍卫阻拦。柴锦此时情绪也有些激动,看着刘愈呜哩哇呀不知在说些什么。柴锦昨夜看到那般惨烈的战事,心中早就怕死的要命,现在刘愈来,就好像要来送法场,他再笨,也知道求饶。
刘愈摆摆手,让侍卫将柴锦拖到一边,刘愈径直进了御林军衙所之内,又摆摆手,令侍卫站在门前不准入内。
此时苏碧仍旧一身血污,坐在一张椅子上,神态倒也释然。她经历了大起大落,心中早已接受了眼前的事实,她也很清楚,以刘愈的手段,能成事的几率实在太小,她也早有了赴死的准备。
“信竹君殿下,别来无恙。”
刘愈进门,没有找地方坐,只是语气冷淡问候了一句。
苏碧没有了在峰翠宫时候巾帼英雌的威猛,她没有冷笑,甚至连头都没抬起,只是略显颓丧地坐在那里,听到刘愈的声音,甚至把眼睛都闭了起来。当她再睁开眼,眼泪却也滑落。
刘愈不清楚,到底是苏碧在为刚死去的苏彦难过,还是
喜欢庶门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